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80075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摘要:当前有关主体性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诸多的疏漏,即忽视了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发挥。隐性教学主体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研究者、课程教材开发者等人。文章通过对隐性教学主体的忽视的原因及危害分析,探讨了隐性教学主体影响教学的途径,并探求了发挥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的对策。 下载 关键词:教学主体;隐性教学主体;行政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08-03 时代呼唤“主体性”、唤醒主体意识、弘扬主体性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人的主体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我国教育正发生着天

2、翻覆地的变化: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主体性。对此,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积极开展有关“主体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从 1995 年到现在,是教学主体研究的凸显期,各种理论成果纷至沓来,实验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忽视了隐性教学主体及其主体性。 一、教学主体与隐性教学主体 “主体”一词属于哲学范畴,其总是相对于客体而言,无客体就无所谓主体,无主体就无所谓客体。主体属于人的范畴,正如马克思所说:“主体是人,课题是自然。”离开人,在人之外是无所谓主体的。 究竟什么是主体?归结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看法:(1)主体是指现实的人;(2)主体是指作为对象性存

3、在物的人;(3)主体是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主体是指进行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自我认识机能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主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等等。尽管关于主体范畴的这些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其合理性,但未能全面地把握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我们认为,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人。 根据对主体的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将教学主体理解为:教学主体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教学过程中,只有发挥了主体性的教学主体才是真正的教学主体,主体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省性等基

4、本特征。 按主体是否直接出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将教学主体分为两类:显性教学主体和隐性教学主体。显性教学主体是直接出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即通常所指的教师和学生。隐性教学主体是指不直接出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是指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研究者、课程教材开发者等人。 “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及其主体性是目前教学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其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以及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对隐性教学主体的重视不够,对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对隐性教学主体忽视的原因及危害 (一)隐性教学主体被忽视的原因 1.隐性教学主体自身的特征。教学过程是产生教育结果的最主要环节,因而教学过程最引

5、人注目。为此,以教学活动为中介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师生相应地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在教学活动后面,一批支持并推动教学顺利进行的工作者却被置之不理。隐性教学主体不直接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以其特有表现方式间接参与教学活动。 2.隐性教学活动的特点。隐性教学主体间接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显性教学活动发挥作用。因此,它只是对教学活动起指导功能,其一切行为内容如教育法令法规、课程设置与实施等都通过师生才得以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其主体性的发挥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3.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传统教学理论将教学要素分解为学生、教师、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环境、反馈和教学方法。据此,师生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主

6、体。这种传统的教学主体划分仅仅考虑到了微观层面上,而对宏观教学主体(隐性教学主体)的认识却是盲点。 4.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首推提高教学质量,而影响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因次,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师和学生。国家教育法令法规大多围绕在教师和学生身上,配套建立的系列教育体制大都与教师和学生有关。 (二)忽视隐性教学主体的危害 隐性教学主体和显性教学主体同是教学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两类教学主体受重视程度截然不同。主体性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所参与其中的人都发挥其主体性,对任何一个层面的忽视都不利于主体性教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隐性教学主体长期受冷落势必产生诸多危害。

7、 1.有碍主体性教学研究的发展。自主体性教学产生以来,一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出于不断发展、逐步扩大过程中。回顾主体性教学研究历程,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让人们认识到主体性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主体性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忽视隐性教学主体必然阻碍主体性教学全面、深入研究。 2.有碍教学主体的主体性的发挥。隐性教学主体不直接地出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因而不为人们所注意,其主体性也就易于被忽视。众所周知,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学科专家被视为当然的权力拥有者,课程理论专家的建议和呼吁被置于次要的地位,甚至他们无法直接参与学科课程开发过程,至于具体的课程实施广大教师们的意见向来被排斥在课程教材编

8、制过程之外的,他们只能接受现成的教材,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大一统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早已将课程教材的范围和内容固定化,这最终“一纲一本”的做法导致了“固定教科书”的产生,那些区域性、地方性的课程教材只能退出课堂教学。这些做法显然没有尊重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教师们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更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主体性教学理论构建中忽视隐性教学主体的问题。教学主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得不到适时发挥,必然影响显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发挥。隐性教学主体的主体性最终凝结在行为结果上,若主体性被抑制了,其行为结果必然出现瑕疵。隐性教学主体的行为结果

9、不仅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也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旦教学活动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就会阻碍师生主体性的发挥,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3.有碍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疏漏,都会造成整体功能的不足或丧失。因此,隐性教学主体不受重视必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教学是教育最基本、最关键的活动,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好坏。如果隐性教学主体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必然会影响到教育质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隐性教学主体对教学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也是不可忽视的。隐性教学主体对教学的影响有一定的途径,这些途径也是发挥其主体性的地方。 三、隐性教学主

10、体影响教学的途径 (一)教育行政管理者 教育行政管理者作为隐性教学主体之一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管理者、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 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者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行使权力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法规和政策、制定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并经常进行检查和指导;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制约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直接实施者,教育行政管理者主要通过体现国家及地方权力意志的教师职业控制方式外显地规定了教师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旨在使教师确定职业身份、获得职业技能、内化职业价值、养成职业规范意识,进一步说便是,通过体现国家意识或地方意识

11、的法令法规、常规管理熏染教师职业意识,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因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者主体性发挥得正确与否会对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对教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是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决策者和实践者,其经常处于劳动力供与需的中介位置上,能灵敏地反应劳动力供与需双方的意向和需求,所以在所有管理者中应是最有发言权的主体,也应该是当今教学管理改革中最能动的主体。而学校教师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学校管理者就是让全校教师明确工作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价值观念对教学会产

12、生很大的影响。校长的价值观、认知、情感、个性等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等。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对教师如何组织教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我们推行的学校管理方式是较为严密的等级模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干群关系,有着上下级之别。学校管理者主体性是否发挥或者发挥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学校的稳定。 (二)教学理论研究者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且必须以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理论工作者便是以自己的活动结果教学理论时刻影响着教师教学。教学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职责在于给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因此他们的主体性非常重要。教学实

13、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教学理论研究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理论和实践是两个永远不可分割而必须紧紧结合的命题。 (三)课程教材开发者 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课程(教材)及教学环境,可见课程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性了。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课程,课程教材开发者就通过课程的开发来影响教学过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范围和内容、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等要素的制订都必须发挥开发者的主体性。 四、隐性教学主体主体性发挥的对策 针对隐性教学主体对教学的影响途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主体性发挥 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者必须建立完备的教师专业组织和健全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

14、策制度。因为前面分析了,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者主要通过作用于教师影响教学,那么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也就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组织被看作教育改革的巨大力量,对政府对教师都有很大的益处,专业组织的发展的作用发挥情况可当作教师主体性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中国教育会是最大的教育专业组织,属于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主要任务是开展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术交流等。当前的中国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会以及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学会等其他的教师学术组织在激活学术理论研究、川办教育刊物、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以及联系国际教育机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专业组织看,我国纯粹由教师组成的教育组织力量薄弱,因此,形

15、成教师专业组织机构成为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学校管理者要发挥主体性,校长的责任更大。校长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向地方学校委员会直接负责,发挥校长的主体性是非常迫切的。校长主体性的发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变校长的教育观念,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只有这样才能进而树立办学治学观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其次,校长应抓好教学管理,亲临教学第一线,获得教学管理指挥权和发言权。这样才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以减少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与教师在教学上取得尽可能的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主体性。再次,学校应强化基层建设,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校长要强化学校各部

16、门的协调。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共同围绕教学中心做好管理工作,以产生整体效应。除了校长要做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机制对教学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应实行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作为被管理者的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潜能都具有很大的弹性。实行柔性管理主要是通过带动教师的主体性促进教学,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具体应做到: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关心教师的精神需求;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做好以上几点,也就能很好地发挥学校管理者的主体性。 (二)教学理论工作者的主体性 教学理论研

17、究者应成为教师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终究还是得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理论研究者应避免闭门造车,要多与教师们交流沟通,亲自到一线教学体验教学,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就共性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最终形成教学理论并进行推广,用以教学实践的指导。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或者说是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这与理论研究者与基层教学实践的脱节有关。这就要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程教材开发者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没有教师对课程的真正领悟和灵活操作,教学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大为减小

18、,学生得不到最佳的发展,课程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三级课程模式的推行,教师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权力,课程教材开发者也应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不再把课程开发视为自己的“自留地”,积极给予教师实在课程开发上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师为合作者,把教师引进课程开发的伟大工程中来。同时,课程教材开发者应广泛听取家长、社区人士等人的意见,开发出适合学生特点及社会需求的课程。课程教材开发者在课程的范围和内容上应留有余地,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能够灵活多变地增添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思考、积极反思,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05. 靳玉乐,李森,沈小碚,刘清华著.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M.重庆出版社. 耿德英,龚丽娟.试论隐性教学主体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5,(11). 周小丁,冷泽兵.隐性教学主体抑制教师主体性的反思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4). 陈永煌.校长如何实施教学管理J.校长与教学,2007,(4). 胡世明.踏入“柔性管理”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