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摘要:自 2005 年推行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以来,各级高校,高职院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发挥了辅导员思想导师、心理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职业导师的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高职院校工作的不断深入改革创新以及社会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探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找出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意见。 下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工作 建议意见 2005 年,2006 年,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这是高等学校推
2、行辅导员制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自高职院校建立辅导员制度以来,它使辅导员的各项角色作用充分发挥,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高职院校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崭新的大学生群体同普通大学生群体相比,具有独具特色的一面。立足高职院校的特点,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角色作用,取得新的成绩。 1 高职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 1.1 职责不清,角色定位不明确。辅导员首先应该是指导员,其次是咨询员,然后是服务员和管理员。许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范围界定不明确,以致在辅导员的使用上存在多头管理、使用错
3、位等现象。只要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通过向辅导员下达任务来完成。例如:学校学生处、后勤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各学院等多个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分配指派工作,要求辅导员进行组织和参与。这种工作体制,必然使得辅导员疲于应付服务性、事务性工作,一方面影响了辅导员的自我定位,感觉自身就像一个打杂的,爹不亲娘不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唤,就像学生的保姆一样;另一方面挤占了辅导员开展主要工作内容的时间,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 1.2 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基本素质不理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 1:200 设置辅导员岗位,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情况看来,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人员
4、配备不足,导致辅导员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在扩招后,这种矛盾更显突出。另外,从辅导员角色定位要求出发,需要辅导员具备能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心理疏导教育的能力,同时要求辅导员具有能与学生良好沟通,让学生敞开心扉的亲和力及沟通能力。然而,现状却是,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从学生直接转变为辅导员,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学科的专业素养,同时缺乏社会经历、人生经验,因此很难将辅导员工作做细、做实,很难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2 高职校辅导员工作推行不力的原因 2.1 辅导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辅导员参加工作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
5、能;二是工作经验缺乏。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是由学生直接走向辅导员工作岗位,社会经验不足,角色转换时问短,工作缺乏适当的方法与技巧;三是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高职院校尚未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只考虑到数量,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将许多不适合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增加到辅导员工作队伍中,缺乏足够的政治理论素养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其结果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2 学校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学校行政事务的多头管理,导致辅导员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真正花在“辅导、疏导”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加上辅导员数量不足,分管的学生数量过大,以致无法将学生
6、思想工作做细、做深。管理体制上的种种矛盾冲突,不仅影响辅导员角色定位,制约队伍建设,而且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培养管理制度。 2.3 成长发展机会有待拓宽。辅导员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及就业指导等,工作负荷大,休闲时间少,尤其是其岗位公众认可度低,待遇、培训、晋升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专业教师相比,发展机会较少,出现“爹不亲,娘不爱”的状况,致使辅导员有后顾之忧,工作热情不高,思想压力大,制约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多数辅导员两到三年就考研或
7、转岗,致使学校辅导员流动性大,工作延续性不够。 3 促进高职校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措施 3.1 学校方面 3.1.1 选聘优秀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这一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并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提供各项要素保障。关键要把好选拔关,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认真考查,严格选拔优秀人才。一是要引进新鲜血液,面向社会选拔具有工作经验,综合素质高,热爱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有志青年;另一方面要“盘活存量资产”,善于发现在校优秀的学生干部,对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擅长作学生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要注意发现、着重培养,及时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 3
8、.1.2 建立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把其放在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要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沟通与技巧、就业指导以及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上岗培训,要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讨论,定期实施专业学科的培训,同时要定期派遣人员到高等学府去深造进修或到友好学校去交流学习,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3.1.3 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保证思想稳定。高职院校领导层要为辅导员制定出有别于专业教师的职业晋升规划,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提升。辅导员直接面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年轻化程度要求高。这项工作不仅仅需要经验,更需要年
9、轻人的热情和激情。所以,应根据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程度高、流动性大的特点,有计划的通过进修、转岗等途径及时确定他们未来的工作去向,解除辅导员思想包袱,保证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 3.2 辅导员自身方面 3.2.1 提高思想修养,保持工作热情。作为辅导员应有这样一种品性:固穷,耐得住清贫;淡名,守得住本性;爱才,热爱学生;乐教,做好本职。当然,这也应该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品性。辅导员作为介于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要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工作。要沉得下心气,不受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影响,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要有对
10、学生将来负责的高度使命感。只有具备上述品性,才具备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要件。 3.2.2 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辅导员不同于专业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素质要求高。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消除自身职业倦怠现象,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好学生、教育好学生,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2.3 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总结提高。辅导员要主动思考和敢于探索创新,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切忌直观模仿别的辅导员以及其他院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结合本校、本学院、本专业、本班级以及辅导员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创新工作方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作为高职院校第一线的思想导师和心灵导师,辅导员在工作中应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掌握规律,提高工作成效,要恪守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最基本道德规范,用真情温暖学生,用道理开导学生,用行动感染学生,做学生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沈波.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陆飞杰.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07.46. 吴建强.试论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