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已逐渐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命运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其表层及深层成因,然后直击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下载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对策在银行经营业务中,流动性被称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商业银行必须基于此来进行一切经营活动。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开放,银行需要增强抗风险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已上升到重要议程。银行若面临流动性风险,易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从而关乎到整个银行的命脉,也会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201
2、1 年,银监会提出比巴塞尔资本协议 III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制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全面评估现行审慎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基础上,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其中流动性监管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促使商业银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的负债经营和盈利性经营特点导致资产和负债不平衡,流动性风险就这样一直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 (一)表层原因 首先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方面,商业银行极大吸纳存款,最大发放贷款,通过存贷利差获取收益,这种负债的被动
3、性使商业银行不能确定所放贷款和投资等业务资金的使用流向。向外借款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方式,但资金有效供给风险和借入款项费用风险使得流动性风险存在。其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方面。商业银行为了赚取丰厚收益,势必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迎合客户需求,这也会带来流动性风险。总言之,资金在时间与空间上交换利用的缺口使得流动性风险难以减少到极致。 (二)深层原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是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深层原因。追逐收益不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宗旨要求,而且是其壮大实力,提升信誉,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然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通过负债经营榨取资金收益,自有资本份额较小
4、。因此商业银行首要考虑的是资金流转的畅通安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若追求高盈利就会冒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相反有较高的流动性,盈利性就会降低。由此可见,高收益和高流动性不具有一致性。商业银行的这种盈利模式必然促使流动性风险一直“潜伏”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 2012 年银行所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必须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更大挑战的准备:一是实体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面临主营业务增速放缓、发展空间受限等挑战,银行业利润高增长难以持续;二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偏紧“存款难”现象依然突出;三是市场格局深刻变化,盈利空间受到挤压。银行传统优势领域面临多方挑战,比如第
5、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的活跃分流了银行业务资源,负债成本上升导致银行业息差有下行风险,中间业务增速也将由上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期;四是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风险防控压力较大。今年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少放出 4000 亿资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总体上虽有所放缓,但仍存在以下现状: (一)“短存长贷”,期限错配现象严重 目前,存贷利息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源泉,为提高盈利额,商业银行极力投放中长期贷款,吸收短期存款,由此期限错配现象十分凸显。2011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 6.95 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 83.2%,同比上升
6、15.7 个百分点。报告还警示,由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以短期资金为主,虽然有些短期资金会体现出长期稳定的倾向,但“短存长贷”上升趋势将加剧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另外,由于银行信贷资产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央行不断加息更会凸显期限错配的隐患风险。2011 年的持续加息更是助长“期限错配”。进入 2012年,四大国有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普遍上升,有些已经接近 75%的监管标准,这样极易诱发挤兑风险,从而也加剧流动性风险 (二)资产结构单一,不良贷款率偏高 商业银行贷款占商业银行资产组成的主要部分,资产结构明显单一。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二级储备,通常一级储备保留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因此对于资
7、金的灵活抽回的掌控性就很差。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回升,资金回笼难度加大,2011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4,279 亿元,较三季度末上升了 201 亿元。其中可疑类贷款与次级类贷款比重超半;其次由于贷存比约束与存款承压,2012 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较大现实压力。银监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为 64.5%,比上年末下降 0.3 个百分点,同比上升 0.4 个百分点。足以见得存贷比缓和力度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流动性管理压力仍是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
8、建立起有效的早期预警、中期监测、后期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其次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流动性风险时也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规避和转移风险手段单一,几乎没有研发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也尚未形成多元化系统性的可行解决方案;另外多数商业银行没有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专业部门,因此商业银行在应对流动性风险危机时就显得十分乏力。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以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银行业内控机制建设”,银监会也出台了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
9、项重要课题。在此,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管齐下,解决“短存长贷” 央行加息是引发期限错配重要原因,资产证券化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因长期贷款比重过大而带来的资产流动性风险,解决和消除因存贷款期限不匹配而带来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资产方面,央行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拓宽非贷款资产的运用渠道,多途径压低中长期贷款比例,大力改善银行资产流动性;对于负债方面,可以视具体情况发行次级债、一般性金融债券、大额长期存单等长期负债工具,提高长期资金存量,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成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基金,促进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充
10、实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工具等。 (二)调整资产结构,发展货币市场 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倒逼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目前商业银行单一的资本结构不足以应对流动性风险危机,应当重视扩大流动性二级准备,并设立分层次、分流的流动性准备。同时,应加快发展货币市场,丰富货币市场投资工具,拓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比如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并形成转让和交易市场;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国债品种和数量等。这样商业银行可以灵活自如地掌控资金变现和投资,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节省了额外成本,利润增幅也会迅速提升。(三)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控结构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提出的管理
11、原则标准,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及其专门委员会、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及报告路线,建立适当的考核及问责机制。另外,建立立体网络式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框架和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及时迅速向高级管理层提供数据分析结果;还有就是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规定设定风险衡量指标,实时对整体金融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监测、预警、分析和控制。商业银行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的流动性做压力性测试,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以防患于未然。(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参考文献: 闻岳春,段弈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对策研究J
12、.金融论坛,2011,(2):11-15. 巴曙松,袁平,任杰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综述(一)J.金融博览,2008,(12):28-29. 李玉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66-67. 郭少杰,杨洁.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97-98. 吕厚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及控制措施J.时代金融,2012,(1):86. 徐凯.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1. 郝红海,武军.浅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12,(12):14-16. 徐子雯,赵欣.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因及管理策略J.知识经济,20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