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摘 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现以人为本也是国家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学校在人力资源培养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下载 关键词: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马克思等都曾对以人为本有相关的论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2、理念,其价值基础都是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学校在人力资源培养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这就给学校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1.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力量和源泉 任何一个社会阶层,它的主体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构建和谐学校,首先要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学校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人本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这样构建和谐学校才有基础和条件。 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这就注定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学校发展的全面性、
3、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三者之间必然联系、缺少一条,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内涵,也为我们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保证 2.1 正确理解教育管理的理念。人是教育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这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精髓与最高宗旨。学校管理者必须明确的是自身不仅仅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必须重视管理和教育的结合。 2.2 实行以人为本是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
4、心态和不良情绪的途径。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态就是人的内心想法,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状态。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3.实行以人为本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创新方式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是以“工作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等等,在教学上通常是垂直型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有严格的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常规、教材管理制度等,可以说其教育管理的思路是认为学生是被管理者、被训导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忽视对“学会做人”的教育,只有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才是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创新方式。 4.学校教育管
5、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几点建议 4.1 明确管理目标,科学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教育管理者的目标应是: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尊重学生的权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二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发展的机会。三是采取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现在,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学生渴望真诚平等,希望和领导老师成为朋友。因此,在教育引导时,要坚持讲实话,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以平和的姿态、平实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2 掌握工作原则,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育管理成功的关
6、键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讲好三个工作原则:一是将心比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积累学生资料,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心比心=关心+动心+交心。二是和而不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和学生交往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是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必须能够做到进的去、出的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放弃自己的工作目标,也不要求学生观点完全和自己一致,力求合理的平衡点。三是就事论事。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优点,教育管理者进行激励,不伤及学生的人格尊严,重在引导,将学生引导到自我管理的层面上。 4.3 做到真正的走近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 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7、,取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走到一起来,面对面、手牵手,才没有“距离感”、“生疏感”;只有不断增强同学们的血肉联系,才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认同感”。 4.4 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发展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一是在思想教育方面:重点在于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挫折类型,在学生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和引导。二是在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校园文化构建方面,学生工作者应该是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帮助者,重视非正式组织和学生正式组织的互补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重视对违纪事件的处理。三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始终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多做好事、实事。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弃、自满等心理障碍,做到自信、自强。 总之,只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教育管理目标,让学生更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北京:三联书店,1987 成功?教育J2011(1) 作者简介: 乔秀华,女,山东莱阳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教育心理学讲师,长期从事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现为鲁东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