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风险控制的研究摘要:国家审计具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社会监督的作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审计职责与能力,在发挥国家审计积极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国家审计风险的管理,争取缩小国家审计的风险,减轻风险带来的危害。建立完善的防控机制十分不易,同时,要保持国家审计防控机制的效用,也要不断完善该机制。 下载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1-000-01 国家审计风险的存在与造成的严重后果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建立健全审计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国家审计风险的防控能力。本文从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和特征以及国家审计风险成因的
2、分析和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和特征 1.范围的扩大性。民间审计具有自愿性,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拒绝接受风险比较大的客户的委托或者取消与大风险客户的业务约定;与民间审计相比,国家审计具有强制性,没有对不同风险的客户进行选择的权利。另外,除了具有审查报告权外,国家审计还具有对报告的处理权、处罚权与移交权,它所扩大的权限无疑也拓宽了风险的内容和区间,这些都加大了国家审计的风险。 2.损失的多层次性 国家审计风险所造成的后果有多种表现形式,最直接的是经济损失,另外还有政治、社会、名誉、形象、信誉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审计属于政府行为,审计一旦
3、失败,其后果和损失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波及的范围也广阔得多。 3.影响的广泛性与长久性。审计风险承担后果的范围与审计委托人有很大关联,与民间审计只受某一客户股东委托从而只对相关利益主体负责不同,国家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审计失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大,而且很容易造成人民不易消除的心理阴影。国家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而进行的审计与监督,它代表的是国家,针对的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一旦发生国家审计风险,不仅会给企业、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甚至整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
4、加强对国家审计风险的防控与管理,从而减轻由此产生的危害。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和特征众所周知,在国家审计过程中,有很大可能会遭遇误受或误拒风险,从而使得审计主体承担责任或者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审计风险指的是国家审计主体及其相关审计人员由于审计意见或决定中不正确、不客观的结果而承担某些责任或者承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 二、国家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 1.审计体制不合理。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根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指示行事。根据当地政府的行政和业务的双重管理体制的指导,审计机关在行政上隶属于地方政府,在业务上“既要听从上级审计机关的指挥,又要服从地方长官的意愿”,而且还要为地方经济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当地
5、的政治服务,在夹缝中成长,这样就违反审计独立性。 2.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对于社会审计而言,国家审计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没有考虑审计职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性,部分审计机关的复审机构不完善,造成无监督或监督不严的情形。目前整个审计过程中通常都是由一个业务部门完全负责审计项目包括审计立案、审计计划、审计验证、审计审判、审计执行。 3.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较差。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审计事业起步较晚,审计队伍相对年轻,很多审计师缺乏经济理论、基础技术项目理论及 IT 知识,不符合现代审计制度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6、正常进程难以按照审计工作的要求进行,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整个社会的审计风险在改革的大潮中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少。以下列举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政府审计风险。 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审计监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有效落实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尽快改善实施细则,把法律规则的审核标准和审计风险控制作为审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审计的层面上,必须遵循国家审计署的规则,以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2.完善审计体制。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审计制度,从行政型审计体制过渡到立法型
7、审计体制,就是让国家审计成为立法系统管理的一部分,隶属于立法机关,这样,国家审计就不再依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了其独立性,从而审计风险得到规避。随着条件的成熟,审计独立性会随着新的审计体制的确立而得到解决。在当前尚不具备改革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条件下,现行审计体制的作用与效率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3.加强审计监督。我们可以尝试实行“业外监督”和“同行评议”。业外监督,可以分为公众的监督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审查,政府部门监督就是像由纪检部门、财政部门进行对审计机关工作的评议和监督。同行评议,是加强政府机构的外部监督,确保政府审计质量的重要机制。同行评议的主体一般包括同一级别不同的地方审计机关或有
8、足够的实力和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为同行评议奠定了监督和审查的基础。此外,还要定期向公众开放对政府审计质量评估的结果,以提高他们对政府审计情况的掌握,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 4.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国家审计人员的招聘中,可以适当提高“门槛”,提高学历的要求,同时提高审计的实践经验要求,加大社会在职人员招聘力度。其次,加强审计师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提高业务技术以及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能力较高和潜力巨大的专业人才,要定期轮换岗位,通过不同环境的磨练,使他们提高知识水平、增长工作经验。 四、结束语 总之,国家审计的工作是非常重
9、要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同时,导致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也很多,它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以完全消除。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实际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国家审计风险,从而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董楠.风险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功能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2,12:86-89. 孟亮.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浅论新国家审计准则下审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N.中国审计报,2012-04-11(007). 夏碧波.湖北省红安县审计局.浅析国家审计风险及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2-06-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