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中国国债市场的功效分析及完善思路摘 要:中国经济从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对政府职能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在政府职能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国债市场财政筹资和金融调控两大功能,为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改变及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国债市场的功能效应,并基于内生交换经济学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的思路。 下载 关键词:国债市场;内生交换经济学;财政融资;金融调控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0-91-0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
2、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得到确立并不断完善。而市场经济内在的规律性,要求我们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服务型的政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出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与这一矛盾不无关系。因此,实现政府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协调配合,不断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经济领域当中,政府职能应当定位在宏观经济的调控、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的规则制定和监管,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从以前过分干预微观经济的角色中转变过来。同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符合市场经济要
3、求的一系列制度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政府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必备条件。我国的国债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建立完善的国债市场体系是实现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因此,不断完善我国国债市场体系,促进国债市场的功效发挥,以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政府职能的有效转换,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国债市场的现行状况分析 1981 年我国重新发行国债,至今我国国债市场已历经了近 30 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我国国债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总体规模在迅速扩大,国债品种及期限结构正逐步优化。2010 年我国国债实际发行规模为17778.
4、17 亿元,其中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 1900.00 亿元,电子式储蓄国债1296.27 亿元,记账式付息国债 11472.50 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 3109.40亿元。另外,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 2000 亿元地方债。 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初步形成了由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3 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由中央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总托管,并根据不同市场参与主体采取不同具体的托管结算安排。 从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债市场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是相互割裂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而且这 3 个不同交易场所的交易规则、体系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5、,造成了国债市场有效监管的难度。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相反,国债市场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国债市场在规模和市场体系建设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国债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造成的难以形成基准利率、国债市场的割裂状态、做市商制度不够完善、市场的功能定位不合理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包括国债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影响。而且,政府机构的官僚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制度创新的形成。理论上,这可以从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解释。而国债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财政融资
6、和金融调控两大职能,同时为政府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起到协调配合的作用,有利于政府经济调控职能的有效实施。这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型具有十分积极和关键的作用。 二、中国国债市场的功能分析 (一)国债发行和流通的场所 从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债的发行和流通需要一个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市场基础。没有一个完善的国债市场,国债的发行和流通不能有效实现,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性资金的目标也会受到影响。国债市场作为财政融资的初始功能地位是明确的,具有十分明显的转型经济背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融资体制到创造性的设置国有银行制度来获取金融剩余,再到政府发行公债的方式直接融资。政府发行国债筹资的主
7、要目标有: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到期旧债和投资特定的建设项目。除此之外,国债还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府通过发债扩大政府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形成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国债融资仍然是政府筹集资金的来源方式。2009 年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 4 万亿投资计划以拉动内需,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新发行了国债 6658 亿元,代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 2000 亿元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城投债 2500 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债市场为政府 4 万亿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已经完善,而且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国债市场体系相比还
8、存在差距。 (二)政府实现金融调控职能的重要渠道 财政和金融共同决定着社会的资金配置,而国债市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有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实行调控。政府实现金融调控职能主要是利用国债市场作为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手段。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较为强烈,以及再贴现率的调整空间非常有限,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运用最频繁的日常管理手段,而国债的高流动性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无风险性决定了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政策工具。同时,国债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的金融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资源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配置。在完善的国债市场当中,国债利率可以作为金融体系中的基准利率,在金融市
9、场价格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戈德史密斯的金融深化理论所认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着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国民经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和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化。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债市场功能定位存在着重财政筹资和轻金融调控的情形。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地发挥。这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国债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到国债市场定位的相关制度制约。相反,这种扭曲的功能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债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资产组合的重要场所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投资国债实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适应其资产负债的管理
10、的需要。而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国债的投资实现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储蓄率的机构下,发达的国债市场是居民投资的重要渠道。 三、基于内生交换经济学的分析 内生交换经济学(EBEF)是以分析制度设计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科学。内生交换经济学强调制度演化背后的驱动力量的内部性质,分析得出制度的形成是基于激励和约束的相互作用的结论。 任何经济学理论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哲学命题的一致性上。内生交换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是基于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社会学命题的基础上,即关注于人类交换(人类交换是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金融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科学的基础上,国债市场理论则是建立在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国债市
11、场理论要建立在金融市场理论的基础上,而且要特别注意其自身理论的条件性和应用性,也就是其区别于一般金融理论的个性。 国债市场理论的分析首先要从社会学的基础开始。在内生交换经济学的框架中,不再采用正统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定,而是认为人是一个内在的矛盾体,这更贴近于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人与人的有限理性的差异又构成人类交往中的资源禀赋。根据韦伯的理论,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可以划分为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和社会行为。随着制度的发展,经济社会行动逐渐成为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形式。这种分析也体现了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的逻辑关系。经济社会行的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制度正是由于其可以消除人们交换
12、之间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了。这一点诺斯曾讲过:“社会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确立一种稳定的机构来降低人类交换的不确定性。制度的稳定性与制度的可变性并不矛盾。”事实上,制度的优越性必然依赖着其内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正是约束和激励的共同作用促进制度的产生和变迁,也就是说政府职能的有效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债市场的发展层次和完善程度。两者之间存在着螺旋推动的相互作用机制,政府职能转型有利于国债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而国债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也会很好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有利于其向服务型、有限型的政府转变。 基于内生交换经济学框架的菱形理论分析了制度的形成机制。初始制度通过约束和激励作用减少无效交易,同时交易
13、各方也产生了比较优势。之后交易各方通过这种比较优势的互换,促成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最后在交易双方博弈和谈判的过程中逐步消除或降低内生、外生交易成本,与此同时新制度也就形成。这种分析给我们定位政府在国债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职能有很大的启发。政府建设国债市场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围绕在如何降低内生和外生交易成本,以促进新制度的形成。 交换在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所显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也使区分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成为一种必然。政治市场同经济市场的交换,界定为一级交换,与外生交易成本相对应;经济市场的交换则界定为二级交换,与内生交易成本相对应。我国国债市场体系中监管当局同市场参与方的交换属于一级交换的
14、范畴,体现的是发行人同投资人都关系;而市场参与方之间交换则属于二级交换的范畴,体现的是投资人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自身在国债市场一级交换的过程中要有合适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降低外生交易成本。然而,目前我国的政治市场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共权力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官员的权利寻租行为也成为必然现象。一级市场中有效交换的难以实现,必然会通过特定路径扭曲二级市场上的合理交换。 在内生交换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应用性角度上利用基础价值路径范式(BVP 范式)来探讨我国国债市场的完善思路。 (一)从基础维度来看,要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建立所依赖的基础条件 首先,要有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其次,要
15、重视教育,教育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能够提升人们对正确经济理论的认知程度,从一定层次上促进先进的国债市场制度的建立。第三,要为国债市场发展提供足够发达的货币和信用体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方面的完善,要充分履行其监管职责而避免对市场进行直接的干预。 (二)从价值维度上,要明确我国国债市场的功能定位 这就要制定好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目标,定位好发展具有何种功能效应的市场。而我国国债市场的功能定位要做到财政融资与金融调控并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效应。在总体思路上,国债市场的定位应该服务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助力于政府履行其对人民的
16、公共受托责任。 (三)从路径维度看,依赖价值维度的取向确定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具体措施 1.加强我国国债市场的法律制度建设。法律制度的建设便于政府界定其市场监管职能,合理地划分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权责分工,使其致力于制定规则和确保规则得到履行,有利于造就一个规范、有序、高效的国债市场。 2.完善国债市场的基础设施。针对国债市场的分割状态,建立统一互联的市场托管清算结算体系,使投资者可以在两个市场上自由交易,确保整个国债市场的高效运行。 3.加强国债的余额管理工作。在国债适度规模的理论指导下,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债务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上减少国债风险。也就是保证在国债市场功效发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国
17、债市场的消极作用。监控国债可能发生的对民营投资的挤出效应、货币化的通货膨胀效应等,加强国债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4.完善国债品种,构建合理的期限机构。国债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交易品种和期限结构。同时致力于促进国债收益曲线的形成,发挥国债的基准利率信号显示机制。适时发展国债衍生品市场,逐步引入国债远期、掉期和期货交易,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规避市场风险的投资工具 。 5.快速发展国债市场的中介机构。完善做市商的双边报价制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鼓励、支持信息服务商的发展,为国债市场的高效运行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 (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杨大凯、周成跃.国债市场体系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31. 刘辉、马通.国债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50-72. 李新.中国国债市场机制及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7-81. 白钦先、汪洋.金融变革中的中国国债市场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05). 高坚.中国债券资本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