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促进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南关学校 王娴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才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才是对充满灵性和发展的学生生命的尊重。 一、对话生成预设目标的“弹性”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这些生成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目标群,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