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 *镇就乡村振兴工作作交流发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具体的路径安排和政策抉择。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这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行动。 *区是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联系点, *镇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AAAA 级农业休闲旅游景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更是*。因此,勇立潮头敢为先,争当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领头羊,我们责无旁贷、势在必行。下步,我们将
2、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刻领悟、精准发力、先行先试,把乡村振兴作为全镇上下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打好治水拆违、垃圾分类、“四边三化”等一系列环境治理硬仗,切实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围绕美丽乡村“一村六美”,充分挖掘自然、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 设具有鲜明个性的精品村和特色村。 一、坚持走产业融合之路,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效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镇将以成功申报 *小镇为契机,抢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深化放心农业八大体系建设
3、,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更多的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主体,将放心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从“盆景”变“风景”的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 部署,积极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出城口改造、棚户区建设、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收薄弱,内生增收能力不强 ,自营收入比重不高 ,经营收入增长缓慢 ,增收渠道狭窄。二是 *四社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治成果巩固面
4、临较大压力。三是项目推进步伐还不快,项从落户、开工到投产见效周期偏长。下一步, *镇将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二是深化完善“三权”分置改革。充分享受“第 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红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经营,确保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000 亩。三是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力争通过 3年时间,逐步完成张大公路沿线村落农田整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筑巢引凤,每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少于 15 家,促进产业化经营和结构升级,加快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5、 三、突出“调结构”,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一是壮大提升优势产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蔬菜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布局发 展。充分发挥前进牧业、万通农业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在种苗培育、模式创新、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争每年新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1000 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8个。二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依托正在实施的前进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破周边村社界限,扩大规划范围,启动实施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形成核心带动的发展格局。三是打造张大公路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带。以张大公路为界限,东侧重点发展观光、有机农业,并利用污水管网全线
6、贯穿的优势,更多引进分布冷链物流企业和高科技、无污染、可循环的生态绿色环 保型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西侧分步实施土地平整项目,重点发展连片设施农业、蔬菜花卉玉米制种产业、特色林果业等特色产业。四是以南二环和南三环形成的环形区域,围绕河满、南关、前进、八一四个村,利用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的政策机遇,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郊经济,全力打造环城城乡融合发展圈。 四、突出“优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对乡村道路交通、通讯网络、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生态涵养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明确村庄建设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道路、供水、环 卫、污水处理
7、等一体化水平。二是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重点做好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和困难救助的统筹衔接,加大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室建设改造力度,促进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营造整洁美丽的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着重整治住宅小区、居民点、村社主干道路环境卫生,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出城口改造、棚户区改造、违法建设“清零行动”和集贸市场经营交通秩序整治,有效改善镇村环境面貌;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持续巩固南关四社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治成果 和大气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加快推进污水入网工程,完成 8 个农村住宅小区污水污染问题
8、。 (一)坚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广“公司 +合作社 +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村经营主体,新增专合组织 11 个,新建五大优质生态农产品基地 3000 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9 个、牦牛鲜销平台 5 个。积极申报“ XX 松茸”地理标志保护品牌,认证绿色有机食品 4 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 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3 万亩。举办“ XX 出品”县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制定 XX 苹果、 松茸等农特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建成公共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授权“ XX 出品”试点运行企业 3 家。全年农业总产值达 3.24 亿元。 (二)坚持繁荣电商产业,助力群众增收。
9、高效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园区入驻企业 15 家、电商商户 34 家,建成 89 个乡村电商服务点。参加央视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高原之舟全国电子交易平台”在 XX 上线,第一批牦牛线上交易订单 600 万元。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 1000 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 600 人次。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村庄。将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扶贫新村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融合,以 XX 苹果、酿酒葡萄、玫瑰等特色农产品集中种植区域为重点,积极发展水果采摘、农业观光、生态美食等旅游项目,打造集观光、住宿、餐饮和农业体验于一
10、体的休闲农庄,带动全县农(藏)家乐、乡村民宿发展。全县新建聚居点 1 个,申报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缮 3 个,建成 44 个幸福美丽新村,创建省级“四好村” 4 个、市级 30 个。四姑娘山镇获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老营乡下马厂村成功申报四川百强名村,抚边乡 大坪村、四姑娘山镇长坪村获省级精品村寨殊荣。 (四)坚持推进脱贫攻坚,夯实发展基础。制定实施精准 脱贫中推进“三稳模式”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整合投入 1.78 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桥梁、巩固提升等项目 468 个,易地扶贫搬迁 92 户 334 人,完成 733 户藏区新居建设,建成标准化村委活动室 41 个、村卫生室 44 个,开通“宽
11、带乡村” 44 个,建成民俗文化传习所 8 个,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2017 年 31 个贫困村、 1043 户 3755 人脱贫摘帽,已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 五 、 2019 年“三农”工作要点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农村产业培植、服务供给、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发展共享等核心要素,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振兴乡村。 (一)抓住产业兴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生态农业试点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争新建示范基地 1400 亩、道地中药材 2000 亩;推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化养殖场 8 个、农产品加工设施 1 座、冷藏设
12、施 3 处;规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创建省级示范社、家庭农场 1-2 个,市级示 范社 5 个;建立农业生产保险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分险基金 220 万元,引进融资担保公司,努力实现乡镇农业保险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牧民通过土地草牧场流转、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突出生态宜居关键,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结合“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工作,加快编制实施国省干道沿 线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20 个幸福美丽新村。重点推进四姑娘山旅游集镇打造,开工建设四姑娘山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四姑娘山镇金字街停车场、供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四
13、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建设,努力完成 16 个交通部、浙江援建扶贫项目,新建改造产业路 95 公里,便桥 15 座,基本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完成崇八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抚美达日”渠系配套建设,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增灌面 3000 亩。深化“厕所革命”,不断改善城乡环境。 (三)弘扬传统文化根基,推动农村文明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 XX、建设 XX 的热情和干劲。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牧民健身场所建设,做好县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三 馆合一”规划。常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办好四姑娘山传统朝山会等系列文艺活
14、动。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申报汗牛布扎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县非物质文化传习所,为打造“文化 XX”奠定坚实基础。 (四)打牢治理有效基础,推动农村和谐发展。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教育,持续用好“最美 XX 人”道德品牌,弘扬最美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普及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大力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深化“七五”普 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加强基层法治创建, 创建一批省市法治示范单位。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和“三官一师”进网格,满足群众法律
15、服务需求。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 (五)把握生活富裕根本,推动全面脱贫奔康。统筹好“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之间的关系,实施拟脱贫村硬性指标项目 224 个、巩固提升项目 137 个、县摘帽硬性指标项目 43 个。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试点, 灵活运用“产业带动、资源开发、资产盘活、股份经营、服务创收、民俗旅游、联合发展” 7 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精心实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特色扶贫项目,扎实推进“三稳”脱贫模式,让每个贫困户有“稳定的能人带动、稳定的精准产业、稳定的保障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
16、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值增效。 六 、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特别是贫困村,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仅限于水、电、路,还要讲求 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市内各乡村在垃圾处理、农作物存储、能源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需依据乡村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较为有限的区域内容纳比较齐全的所需功能。三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完善农村基本制度。三是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完善农村基本制度。市内乡村经济大多 还是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对乡村产业经营管理多为粗放式的,随意性很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发挥主体作用,探索具有操作性的乡村治理方式,使自治合理有效。还要下大力气鼓励人才返乡创业,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