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0252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文学革命 发生时间: 1917, 倡导者以及发表文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到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到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到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的三大主义。) 4.新文学意识:内容人上是追求人和个性的解放,形式上主张新文体意识,白话文意识 5.四大社团: 社团名称 成立时间地点 文学主张 刊物 创作风格 创造社 1921 年 1 月日本东京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的要求”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 初期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后期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

2、志。 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文学研究会 年月北京 “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小说月报 强调写实主义,着眼于严肃额的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地忽略了娱乐作用。创作“人生派”和“为人生”的文学 语丝社 年月 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语丝周刊 独具风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 新月社 1923 年北京 倡导新格律诗;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新月月刊,诗刊季刊 主张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

3、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 6.湖畔诗派: 1922 年 3 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7.鲁迅主要篇目 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 1918-1922 年所作的 15 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 14 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 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

4、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明天(寡妇单四嫂) 、 一件小事(“我)、孔乙己(孔 乙己)、药(华老栓、华小栓、夏瑜)、头发的故事( N 先生)、风波(七斤)、故乡(闰土)、 阿 Q 正传、 端午节(方玄绰)、 白光(陈士诚)、兔和猫、 鸭的喜剧(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 2)彷徨主要篇目 祝福 (祥林嫂)、

5、弟兄 离婚(爱姑) 幸福的家庭 (文学青年) 伤逝(涓生和子君) 长明灯 孤独者(魏连殳)、 高老夫子 (高尔础)、 示众 肥皂(四铭) 在酒楼上(吕纬甫) 3)阿 q 形象分析 1 他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农民 2 觉 悟不高,突出在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3 精神胜利法 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人的弱点 4)呐喊彷徨主题: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礼教吃人本质 8,郁达夫 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主要特点: P70 71 创作特色: 强烈的主观色彩:取材上较大程度的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一己体验,自我心境;表现生的苦闷,性的苦闷,提倡“自

6、叙传” 自我情绪史。 以自我为中心,人物(虚构的文学形象)经历与郁达夫相似。 单一角度的表现手法。 感伤的抒情倾向是郁达夫创作风格最重要表现特征。 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讲究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裁,轻视情节事件(直接呼告,心理描绘,景色抒情) 零余者:特征,怀才不遇,遭社会挤压,处于社会边缘,空有一腔热血,贫困潦倒,不与社会世俗同流合污。 叙述在“我”的自叙中单一线索展开(“我”的主观色彩)心理描写很有层次感,写出各种状态心理(静止、波动、冲动)冲动 呼告式的自由,外界刺激下的微妙的心理,灵与肉的冲突,道德冲突。 散文化的小说:注意意境的营造,结构松散,淡化情节 清丽自然 地文笔。

7、“零余人”形象:小说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人”的哀怨。愤世嫉俗,感伤忧郁,内向又敏感,孤傲又自卑,浓重的理想色彩,强烈的幻灭感和危机感。 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a,主人公热爱祖国,渴望祖国强盛,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b,关切同情劳动者的苦难命运,把一己私情的真切感受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情感力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解放要求和社会解放要求的统一。 颓废气息,色与欲的描写: a,受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东方古国名士风流影响的必然反映 b,作者身处于窒息的时代气氛中放浪 形骸,愤世嫉俗的一种变相的表现和畸形的抗议。 郁达夫开创现代抒情小说(又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其

8、主要特征有: P72 74 自我的写真:强烈的主观色彩,以自我为中心人物,取材于一己体验,表现“零余人”的形象,单一角度的表现手法。 感伤的抒情:这是其创作风格最重要的表现。以抒情为艺术中轴,注重心理表现,注重景色描绘,忽略结构剪裁,轻视情节事件,善于表现外界刺激下的微妙心理。 结构的散文化:结构松散,营造意境,淡化情节。 流丽、清新的文笔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 ,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以及由此而生的变态性心理。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 作品最后通过主人

9、公之口喊出的“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表达了郁达夫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8,郭沫若 主要的诗集有:星空瓶前茅恢复 诗论的核心“主情说”,即“主情主义文学观”,其主要特征为:尊崇自我,偏重主观,认为艺术是自我的表现,是艺术家一种内在冲动的不得不发的表现,强调创作 的天才、灵感和激情。“文学的本质始于情感而忠于情感”,“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这“情”应是纯真的,饱满激愤的,也是自然流露的。诗是诗人主体兴奋及主体癫狂情绪的产物,是直觉,灵感和心性的显现。 女神: 1921 年出版,郭沫若第一部新诗集。 P98 100 将五四时代精神于诗人创作个性高度融合统一。 强烈而集中

10、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 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P101 102: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激越的音调,华赡丰富的语言,浓烈瑰丽的色彩,突出体现在抒情主人的形象上 9,闻一多,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体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诗集有红烛、死水。倡导新诗格律化。 诗论的核心为讲求诗的“三美” P92 93: 音乐美: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最重要表现的是节奏感要强。绘画美: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

11、行之间要均齐,以求整齐感。 10,徐志摩,是“新月”诗派 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诗歌的艺术特色 P89: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三, 30 年代文学 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 1930 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其活动时间为 1930 1936 年。 主要文学活动: 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 ,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都做了不少翻译

12、介绍工作。左联从一开始就重视理论批评工作,其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对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人”及“论语派”等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进行了批评。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他们很重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很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 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等。出现了许多

13、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的猛烈反抗,农村生活和斗争的题材。 30 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2,流派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 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

14、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新感觉派: 20 年代 30 年代前半期的现代小说流派,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影响。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黑婴,徐霞村,叶灵凤。 1932 年,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 。 1935 年,施蛰存辞去现代编辑一职,标志新感觉派的解体。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小说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其真正自觉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小说有将军低头、梅雨之夕、善女人品行。刘呐鸥为开山作家。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创作特点 P162:从题材上看,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人情世态,并侧重展现都

15、市生活的畸形和病态。在艺术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新感觉派“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并把主体的感觉投诸客体, 使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在人物刻画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京派 P203: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 代表作家:废名,沈从文,凌叔华,萧乾等。 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创作共性:追求艺术的健康纯正,多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建构自己的审美天地,具有乡野的平和质朴之美。表现“乡土”和“都市”一种文化对峙

16、。政治意识的淡化和艺术独立意识的增强。较多描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题材,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转向文化关照,表现普通人生。从容节制与古典式的审美趋势。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境界和谐,圆融,静美。擅长于抒情小说,生活化,散文化的牧歌情调。注重地域文化气息的营造。 现代派: 20 世纪 30 年代在中国产生,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20 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系和繁复的意象来构成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

17、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主要杂志:现代、新诗、小雅、诗志。 代表诗人:戴望舒,其作品雨巷是由新体格律诗过渡到现代派自由诗的标志。 ,作家 丁玲, 1930 年加入左联。 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早期作品延续五四潮落期“个性解放”幻灭的思绪,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是中 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 20 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1931 年,作品水标志创作的转变,增强了社会批判意识,作家主体性增强,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目标指向社会批判,是个人叙事和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文风犀利,锋芒毕露。 茅盾 作品: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子夜中吴荪蒲的人

18、物形象 P172 173: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点的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他果敢,冒险,刚强,自信,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但失败后则虚弱,颓废,甚至企图自杀。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表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巴金 作品: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P198 199:双重人格,既追求个性自由,美好理想,又屈从于封建专制,表现出在封建专制重压下我们民族懦弱苟且的国民性。性格中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代的特征,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维护 者和受害者。人物的典型意义在于,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觉新的

19、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 老舍:主要描写北京的市民阶层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物形象 P184 185:经历了“精进向上 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初到北平时,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坚韧,顽强。在事业和生活上遭到厄运时,他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厄运。当命运给了他不堪重负的打击后,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变得 堕落和自私。 最能表现老舍文化立场的人物是老派市民,国民性问题。 沈从文 作品:边城 创作特点 P204 210:潜心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政治意识的淡化和艺术独

20、立主题意识的增强,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性,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这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 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从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对这种人生形式的表现的极致时对“神性”的赞美,即爱与美的结合。 在探索理想人生形式的同时贯穿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 想。继承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观念和“改造国民性”的传统。他所坚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性立场和文化精神。具有历史感,反思现实。 重视创作主体的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清新,温柔,淡远额牧歌情调,生活化,散文化。 很强的写实性,而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式又自觉掺入“梦”的成分,

21、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善用象征。 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边城 P210 212 创作动机: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字做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一个极度净化, 理想化的世界,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的有机结合和自然交融。 翠翠:爱与美的化身,具有人性美,人情美,性格清澈纯净,天真善良,温柔恬静。 曹禺 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P229 230:追求自由,却又被封建专制所压迫和折磨。性格忧郁阴鸷,乖戾。爱得热烈,恨的疯狂,具有雷雨般的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 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

22、剧发展的贡献 P242:他的戏剧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人”的主题,这是五四主题的发展,他出色的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及 其众多人生,有力的冲击了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曹禺戏剧发展了我国的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为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艺术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四、 40 年代新诗概述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 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卢甸、孙钿、化铁、方然

23、和牛汉等。七月诗派以胡风的文艺 理论为依据某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九叶诗派”是在 3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创造诗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为代表的“自觉地现实主义者”。这个诗派过去被称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纸质出版了九人诗选九叶集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五、 40 年代小说: 1、钱钟书围城创作特色(书)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围城首先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 小说同时是一部新“儒林外史” 方鸿渐的旅途也正是一个精神追寻的历程。 小说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和心理转折有深

24、入细致的把握与表现,同时,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独特的讽刺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还有一个版本,围城创作特色(笔记) 1)人生情景的描写; 2)自我围困; 3)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4)幽默讽刺 2、张爱玲 代表作:传奇流言秧歌赤地之恋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 创作特色:即传统又现代;即大雅又大俗;袭旧创新。 抗战初期成立的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 1938年 3月 27日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汇合起来,形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街头剧、街头诗因其短小轻盈而盛行。 六、 50、 60 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1、文学批评 1

25、)、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5)、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6)、文艺政策的调整 2、伤痕文学主要作品、代表作: 伤痕文学:文汇报 1978 年 8 月 11 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得名便 源于此。 “伤痕文学”的开拓性意义: 1、第一次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个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2、第一次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3、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

26、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主要作家和代表作: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肖平墓场与鲜花,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宗璞的弦上的梦 、韩少功月兰、陈国凯我该怎么办等 3、反思文学主要作品、代表作 84 页 主要特征: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文革”荒谬本质,从一般的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 谌容的人到中年、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的布礼,张贤亮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路

27、遥的平凡的世界 4、改革文学主要作品、代表作 85 页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5、寻根文学作家及作品: 87 页 韩少功爸爸爸归来去 阿城的棋王 王安忆的小鲍庄大刘庄 汪曾祺受戒 七、 80 年代中期: 先锋小说代表人物:马原、洪峰、苏童、余华、格非、叶兆信、孙甘露、潘军、北村、吕新 先锋小说主要特点: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 ,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

28、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八、新写实主义主要作家作品及特点: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 80 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 80 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 1987 年之后先锋小说赠与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应。 主要作家:王朔: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 池莉: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 方方:落日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纸婚年 刘震云:一地鸡毛 刘恒:教育诗苍河白日梦 叶兆言:挽歌关于厕所 写实主

29、义文本特征: 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统一 3、 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困难困 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 九、 90 年代大众文化特征: 消遣性、娱乐性为旨归 商业性、时尚性为外表 及时性、现实性为内涵 附: 1、结合陈奂生上城,谈高晓声创作特色 1)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以“探求者”眼光,塑造“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有着中国农民善良、朴实、忠

30、厚的传统美德,也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 陈焕生形象最早出现于“漏斗”户主,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在陈奂生上城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展示: 陈奂生上城通过凡人小事,写出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复杂微妙的心灵历程。 陈奂生本是出了名的“漏斗户主”,如今靠了党的政策,终于从贫困中摆脱了出来,“囤里有米,橱里有衣”,“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身上有了肉,脸上有了笑”,“无忧无虑”,“满意透了”。自由市场开发以后,他还能上城还卖油绳。小说叙写了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和愉悦,深刻地反映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民物质生活的变化。 小说在反映农民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精神面貌

31、的变化,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应该有怎样 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 : 在生活改善之后,陈奂生的精神面貌不一般了,他有了新的需求,“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但作为一个底层农民,自然不会有更高的要求。他只希望自己“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其后与县委书记的巧遇却给了他这一资本。因此,他“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要比以前有劲多了。”显然,陈奂生分明有着阿 Q 式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胜利法。 陈奂生的历史要求与精神现状是矛盾的,高晓声以冷峻的笔法,深入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提出 了变革时期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2)现实主义的创作

32、手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摹生活。小说基本上以情节的自然发展为线索,但有时也采用意识流手法; 3)在人物刻画上,通过个性化的细节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 4)语言富于幽默感和地方色彩,主要采用大词小用的方式来实现,如“侦察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作者描述“神鞭”从“神”到不神,从灵到失灵过程,对传统文化以辛辣的讽刺。 结合受戒谈汪曾祺创作特色 汪曾祺的文化小说,往往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的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看似超脱的人生境界,实则是作者对于健康人性的呼唤和追求。受戒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与村姑的恋爱故事,作家有意识地将那种晶莹剔透充满

33、着纯情的爱情领入了诗的境界。作品中小和尚明海和村姑英子的恋爱过程的描写本身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象征,作者把明海当做一个普通人来描写,让其按照自然天性发展,表明了对健康人性的礼赞。作者一方面描写明海和尚每天开山门、扫地、烧香、磕头、念经等超凡脱俗的苦行僧生活;一面又描写了“野和尚”们杀猪、吃肉、打牌、搓麻将、甚至逾越门禁的偷情世俗生活,可谓打破了人与宗教之间的隔膜,真挚感人 ,充分的显示了作家对于充满着纯情的自然之爱的眷恋。 淡化情节的小说模式,运用平和恬静的散文、随笔的笔调,向读者娓娓地叙述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打动吸引读者。 兼具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他的小说读来平和淡泊,细细咀嚼意味无穷,寓

34、人生哲理与凡人小事的叙述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事件描写之中,化神奇为平淡。 从总体风格的角度考察,他的小说强烈地表达了一种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如受戒结尾处那充满着生活情趣的水荡景色描绘那样楚楚动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面恒久的定格在读者的视觉之中。浓重的乡土风俗的氛围和 在这种氛围下活动着的人,相互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自然天成,别有一番情趣和意蕴。 他的语言别具一格,简洁明快,流畅自然,是一种“诗花的小说语言”。如受戒中明海烫戒后于小英子隔河相对的话语。 纵观他的小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一的审美情趣和单一的小说形式技巧的一次冲击。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提出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的口号,还不能带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