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张齐华平均数教学实录(请注意他的语言表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9294 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一、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生:(齐) 喜欢!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
2、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师,您也太瘦了点。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小力、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们三人还约我进行了一场“1 分钟投篮挑战赛” 。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生:(齐) 想!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 1 分钟投中了 5 个球。可是,小力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师:呵呵,还真
3、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小力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师出示小力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 个,5 个。生会心地笑了)师:还真巧,小力三次都投中了 5 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力 1 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生:5。师:为什么?生:他每次都投中 5 个,用 5 来表示他 1 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 1 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 个)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师:为什么?生:这也太少了,肯定是发挥失常。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不过,麻烦来了。(出示
4、小林的后两次成绩:5 个,4 个) 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生:(齐) 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生:我觉得可以用 5 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 5 个。生:我不同意川、强每次都投中 5 个,所以用 5 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 4 个和 3 个,怎么能用 5 来表示呢?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 5 来表示,对小力来说 生:(齐) 不公平!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生:可以用 4 来表示,因为 3、4、5 三个数,4 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 5 个,比 4 个多
5、1 呀。生:(齐) 那他还有一次投中 3 个,比 4 个少 1 呀。师:哦,一次比 4 多 1,一次比 4 少 1生:那么,把 5 里面多的 1 个送给 3,这样不就都是 4 个了吗?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 。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生:(齐)4 个。师:能代表小林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齐) 能!师:轮到小刚出场了。(出示图 )小刚也投了三次,成绩同样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我觉得可以用 4 来代表他 1 分钟的
6、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 7 个,可以移 1 个给第一次,再移 2 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 4 个。所以用 4 来代表比较合适。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 12 个,再用 12 除以 3 等于 4 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 4 来表示小刚 1 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师板书:3+7+2=12( 个) , 123=4(个)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生:能!都是 4 个。师:能不能代表小刚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
7、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比如,在这里(出示图) ,我们就说 4 是 3、4、5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 ),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生:在这里,4 是 3、7 、2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 4 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不能!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生:也不能!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 4 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它究
8、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生:这里的 4 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生:是小刚 1 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师板书:一般水平)师:最后,该我出场了。知道自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所以正式比赛前,我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我每一次的投篮情况?(师呈现前三次投篮成绩:4 个、6 个、5 个)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我前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肯定输了。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张老师平均 1 分钟就投中了 5 个,和*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没投呢。生: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
9、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生: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超常,投中 10 个或更多,那岂不赢定了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师出示图)师:凭直觉,张老师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生:输了。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 1 个,也太少了。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生:大约是 4 个。生:我也觉得是 4 个。师: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第二次我明明投中了 6 个,为什么你们不估计我最后的平均成绩是 6 个?生: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投中 6 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 6 个。生:前三次的平均成绩只有 5 个
10、,而最后一次只投中 1 个,平均成绩只会比 5 个少,不可能是 6 个。 生:再说,6 个是最多的一次,它还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所以不可能是 6 个。师:那你们为什么不估计平均成绩是 1 个呢? 最后一次只投中 1 个呀!生:也不可能。这次尽管只投中 1 个,但其他几次都比 1 个多,移一些补给它后,就不止 1 个了。师: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生:小一些。生: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生: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6+5+1=16(个),16 4=4(个)师:和刚才估计的结
11、果比较一下,怎么样?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我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许你就会赢了。师:试想一下:如果张老师最后一次投中 5 个,甚至更多一些,比如 9 个,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估一估,也可以动笔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生估计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生:如果最后一次投中 5 个,那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 1 个移给第一次,很容易看出,张老师 1 分钟平均能投中 5 个。师: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5=20(个),204=
12、5( 个) 。生:我还有补充!其实不用算也能知道是 5 个。大家想呀,原来第四次只投中 1 个,现在投中了 5 个,多出 4 个。平均分到每一次上,每一次正好能分到 1 个,结果自然就是5 个了。师:那么,最后一次如果从原来的 1 个变成 9 个,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 ?生:应该增加 2。因为 9 比 1 多 8,多出的 8 个再平均分到四次上,每一次只增加了 2 个。所以平均数应增加 2 个。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9=24(个),244=6( 个) 。结果也是 6 个。二、深化理解 ,延伸思维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出示三图,并
13、排呈现)(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师:最后的平均数生:也不同。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生:一个数。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 1 变到 5 再变到 9,平均数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 ,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
14、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了。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生:我还发现,总数每增加 4,平均数并不增加 4,而是只增加 1。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都增加 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 ?还会是 1 吗?生:不会,应该增加 4。师:真是这样吗?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关于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在这几幅图当中。想不想了解?生:想!师:以图 6 为例。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数,而有些
15、数还不到平均数?(生点头示意 )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一样多,都是 3 个。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吧?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师:这儿还有几幅图,情况怎么样呢?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还是同样多。师: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都一样多呢?生:如果不一样多,超过的部分移下来后,就不可能把不到的部分正好填满。这样就得不到平均数了。生:就像山峰和山谷一样。把山峰切下来,填到山谷里,正好可以填平。如果山峰比山谷大,或者山峰比山谷小,都不可能正好填平。师:多生动的比方呀!其实,像这样超出
16、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师出示如下三张纸条)师:张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 10 厘米。(呈现图 10)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张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 10 厘米只长了 2 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 10 厘米一共短了 5 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 10 厘米。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 10 厘米长还是短?生:应该短一些。生:大约是 9 厘米。生:我觉得是 8 厘米。生:不可能是 8 厘米。因为 7 比
17、 8 小了 1,而 12 比 8 大了 4。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 155 厘米吗?生:有可能。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吗?生:平均身高 160 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 160 厘米。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 155 厘米了。生:平均身高 160 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
18、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 155 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 170 厘米。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 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生:姚明!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200 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 厘米?生:不可能。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 2 米。生:姚明的身高是 226 厘米。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师:没错。据
19、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 178 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师出示图)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生:平均水深 110 厘米。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 130 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生:平均水深 110 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 110 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 150 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
20、险。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最新的健康报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师出示:2007 年世界卫生报告 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71 岁)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 130 年前,也就在张老师出生那会儿,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 68 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 70 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
21、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生:我想,老伯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 71 岁,而自己已经 70 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 年了。师:老伯伯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生:不懂!师:你们懂不懂?( 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 70 岁的老伯伯,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生:老伯伯,别难过。平均寿命 71 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 71 岁。如果有人只活到六十几岁,那么,你不就可以活到七十几岁了吗?师:原来,你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呀!(生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劝告。别的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生:老伯伯,我觉得平均寿命 71 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师:谢谢你的祝福!不过,光这么说,好像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或是老太爷,已经超过 71 岁的?如果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生:我爷爷已经 78 岁了。生:我爷爷已经 85 岁了。生:我老太爷都已经 94 岁了。师:真有超过 71 岁的呀! 猜猜看,这一回老伯伯还会再难过吗?生:不会了。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有谁愿意大胆地猜猜看?生:我觉得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有 65 岁。生:我觉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