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 2011 年 10 月 14 日 13:49:42 来源: 人民日报 几位“花腰傣”姑娘在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表演民族舞蹈。从 2003年起云南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新华社发 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 思考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文化体制改革 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文化产品创作层出不穷,文化“走2 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 文化的力量,
2、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 制,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逻辑必然,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部署启动、全面展开、深化攻坚。经过 8 年的探索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天,我们已经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正迎
3、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一、 改革,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 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 中国改革的特点是经济领先,其他领域依次推进。当经济领域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时,文化领域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0 年,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们的出版社大多一头雾水,图书博览会不能像书市一样卖书,这个道理让很多人想不通。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刚拿到哈利波特中国版权,这个今天看来如此普通的案例,那时却瞬间被演绎为出版业的神话。也就是在这一年,“文化产业”这 4 个字正式写进中央文件。 进入新世纪,“ WTO”这短短的 3 个字
4、母给中 国人上了第一堂国际贸易的扫盲课。然而,打开的贸易之门却让门内的人倒吸一口凉气:全世界每 100 本图书, 85 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 小时音像制品, 74 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虽然只有全球影片数量的 10%,但它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的“事业单位”这样一个体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根本找不到对等的称谓,更不要说进行版权贸易。就好像整个世界坐在一张桌子上打牌,“中国”这个特殊的选手,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化法人地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国际 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华文4 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
5、化体制改革的外在诱因,那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压力则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不平衡,“精神饥渴”现象日益强烈的尴尬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文化单位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多少划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想当年,一个小小的 香玉剧社 ,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挣的钱给国家捐飞机;可文化体制改革前,许多文艺院团竟到了无钱排戏的地步。原因何在?关键在于香玉剧社是向市场要钱,而国有院团则
6、是向政府要钱。 长期以来,我们的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属公益的,公益属性模糊;本属市场的,市场属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有文化、无市场”,构成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面是加入 WTO 以后国内的文化市场要逐渐放开,一面是我国5 的文化单位难以与国外文化企业同台竞争;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一 面是国有文化单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复兴的迫切要求,成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课题。 事实证明,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全面协调的社会进步,更不会简单地推进人的全
7、面发展。如何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崭新航程。 二、 改革,不 啻一场深刻的革命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盘点一下中国文化的家底,几乎令人望而却步: 10000 多家报刊,近 10000 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 570 多家出版社, 30006 多个发行企业, 2300 多家文艺院团
8、,近 1000 家影视公司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可谓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这样一场涉及面极其广泛的改革,如何平稳有序地推进,着实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智慧。文化本身的复杂性 、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使体制改革的过程注定充满艰辛。它所涉及的内容枝枝蔓蔓,需要调整的关系层层叠叠,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操作,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改革的困惑同样来自内部。文化体制改革是“一把手工程”,但哪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不想花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改革的成本由谁来买单?原本就穷得叮当响的文化厅局,不改革好歹还有几个院团可以管,现在一改革似乎什么资源都没有了。 改革之初也曾顾虑重重。先改的单位小心试探,后改的单位观望不
9、前;条件好的地区想“脚踩两只船”,既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又享有企业的收益;条件不 好的地区则想慢半拍、等等看。 经过最初两年的试点和探索, 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终于明确: 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简单的一句话,拨云见日,使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变得清晰起来。 改革之难,其难在人。如同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一样,7 这也涉及数以万计人员的身份转换 以什么样的身份退休直接决定了退休后每个月拿多少钱。而且旧庙拆了,新的庙又没有建立起来,让只会念经的和尚做什么?谁能把人的后顾之忧解决好,谁的改革才能成功;谁愿意支付改革的成本,谁才能获得生产力的解 放。 一场
10、不可逆的改革发动起来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关口上,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成为改革的强大推力。从2003 年开展试点,到 2005 年点面结合,再到 2009 年全面展开,文化体制改革如关山飞度,一刻没有停歇。一年一次的经验总结会,半年一次的考察学习,一个月一次的进度汇报,使改革既有明确的任务书,精细的路线图,又有具体的时间表, 要求 2012 年上半年,所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基本完成 转制任务, 基本完成 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任务, 基本完成 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任务, 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 法改革任务。这四个“基本”,其实都是硬任务。 中央甚至建立了退出机制,明确规
11、定,对不具备市场准入条件的出版社,允许其在做好资产财务清算和人员安置的前提下停办;地方所属电影制片厂在 2009 年底前尚未完成转制任务的,将视为自动退出;非时政类报刊不符合改革要求、不具备市场生存条件的也要退出。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5 年底出台的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8 见 ,充分彰显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 和信心。 2009 年 8 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改革,进入决定性阶段。
12、 国务院随后出台的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担心,在政策支持面前消融;共识,在不断探索中达成: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养不起”,不会“一转就死”,也不会使传统文化消亡。目前,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出人出戏出效益,生存状况远好于改革前。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也将人类社会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上载”,并制成数字文化消费品。 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三、 中国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9 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扣重塑市场主体、
13、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这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的关键所在。不下决心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硬壳砸掉,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的市场主体。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 2004 年 1 月,北京儿艺完成股份制改造,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彻底转为公司法人,实现了惊人的飞跃:演出场次增长了 7 倍,总收入增长了 100 倍。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制 590 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制 595 家, 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
14、络整合。 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4000 多家,核销事业编制 18 万个以上 。随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曾经靠吃“皇粮”生存的事业单位开始面向市场,“ 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 这些惊人的变化证明:文化单位蕴藏的潜力是巨大的,文化市场开发的前景是广阔的,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10 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大大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建立健全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海浦东新区通过“竞标 +配送”的方式,把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权由政府交给基层、交
15、给受众,变传统的“上面送什么,下面看什么”为如今的“下面要什么,上面给什么”。自 2003 年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尤其是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达到 18%以上。 政府实施的 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 调整结构,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各地通过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使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 2008 年 3 月 24 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 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 正式挂牌,成为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的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整合省内发行网络,控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