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众路线与唯物史观广元市委党校 蒲泽洪逻辑结构 第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第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 第三、群众路线的知与行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 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其中起决定性的是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社会心理和以一定理论形态表现的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
2、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第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时社会赖以生存哈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 3)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 相对独立 性。一是历史继承性;二是不同步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 。 2、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因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认同自然的关系。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实体性因素,也包括管理、科学技术等非实体性因素。 第二、生产关系的含义:使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导致而这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基本适合 基本不适合 新的基本适合,周期性发展。这一规律叫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