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教学论意义探析李茂森教育发展与研究2008.12摘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从教学论的视角出发审视了课程资源对知识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和评价观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指出在课程资源的视域下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超越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向学生主体的自我意义建构迈进。关键词:课程资源:知识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一、课程资源对知识观的重新定位1教材概念对知识观的局限从教材概念出发的教学往往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掌握。这种书本知识是由国家组织某一领域的学科专家编制的、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科知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往往是分离的,并被看作是有待占有的“对象物”,因而这种知识具有客观属性。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传递“法定知识”的主要载体,它是以“公共知识”的形态出现的,这就造成教师、学生所具有的个人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生命化形态的资源被排斥在知识形态之外。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易停留在对结论性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过程性知识的意义建构与体验,使得“个人知识”的存在缺乏合法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