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就是张小龙。张小龙创造了微信,但很少人知道他创造微信之前三年的孤独岁月。马化腾说,他的人生能不能到另一个高度,就看微信了。他给了张小龙足够的研发空间和资源平台,才成全了微信的情怀。我们看到微信登陆界面上那个眺望蓝色星球的孤独小孩,就是在张小龙再三坚持下的结果。我从没有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你的朋友圈里都有谁?(什么人) 你和你的这些朋友都会在朋友圈里做什么?或者发些什么内容呢? (动态,心情,聊天,图片,视屏,工作) 有没有哪些内容是你不想看到的? 有没有不想被别人看到的? -你会采取什么方法? 记者从 134位使用微信的网友中调查发现, 81.6%的人使用过微信朋友圈屏蔽功
2、能。其中同事、领导占13.4%,父母占 5.2%,微信营销的朋友、同学占 39.6%,频繁更新的自曝狂占 34.3%。不想被无聊的信息刷屏、不想让领导干涉自己的私生活、想保留隐私、不想看朋友的自拍和显摆、不想让父母唠叨和担心成为了屏蔽的主要原因。 “你看了 Z君最近发的微信朋友圈吗?跑去日本看樱花了,真爽。 ” B: “啊?我怎么没看到。 ” 这段发生在深圳华侨城 OCT某家餐厅里的对话,直接造成了一对朋友关系的彻底破裂。因为被 Z君屏蔽,所以 B只能在 Z君的朋友圈里看到一片空白。自此以后, B再见 Z君,两人无话可说,形同陌路。 你是我的 “好友 ”,但你看不到,也进入不了我的朋友圈;我可以和你聊天,说我想说的话,但我以 “设限 ”的方式,屏蔽了更多信息。相比于果断 “拉黑 ”,这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客气拒绝,有些人并不知情,有些人心知肚明;有些人为此恼怒;有些人淡然接受。若说完全没有芥蒂,有些自欺,果真为此大动干戈,倒显得没有心胸。 据说,朋友圈里,遭遇屏蔽最多的是两类人:领导和父母。这实际上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两个层面:工作和亲友。偶尔的那些小牢骚,小心思,小动作,小谎言岂不都暴露在上司和父母的眼前?想要保留一点儿隐私,只能将他们 “请 ”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