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43180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 年粮食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后市政策建议摘要2012 年,在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的背景下,依旧存在几点问题值得关注,如加强粮食耕地保护制度、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适度采取进出口政策确保市场供需平衡,这些都将对粮食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粮食市场;供求形势;价格上涨;种粮安全;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60-03 1 全国粮食市场总体情况 2012 年中央大幅加强农业政策扶持力度,防灾减灾、病虫防控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受国内有利气候条件带动,粮食生产总体向好,价格稳中有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

2、12 年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为 111267 千公顷,较 2011 年增长 0.6%。种植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2012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 58957 万吨,较 2011 年增长 3.2%,连续九年增产。2012 年粮食产量继续再创新高,成为近九年来涨幅第四高的年份。 稻谷价格稳中有升,大米价格涨势趋缓。2012 年全国稻谷市场供求格局较为宽松,价格总体呈现稳中上扬的态势。商务预报数据显示,2012 年 11 月份国内稻谷平均收购价格为 2704 元/吨,较年初上涨6.2%。成品粮方面,2012 年中国进口大米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国内价格涨幅受到抑制。监测数据显示,2012 年

3、11 月份全国小包装大米平均零售价格为 6.18 元/千克,较年初上涨 3.5%;11 月份粳米和籼米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 4.84 元/千克和 4.1 元/千克,较年初分别上涨 3.2%和 4.1%,粳米价格涨幅趋缓,籼米价格涨幅较大。 消费需求增加提升小麦价格,面粉价格同步上扬。受小麦价格优势带动,2012 年国内饲料市场小麦消费量进一步提升,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商务预报数据显示,16 月份国内小麦平均收购价格运行平稳。夏粮收购结束后,小麦价格进入上升通道,特别是 9 月份以后,市场存在阶段性供求偏紧。商务预报数据显示,2012 年 11 月份国内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 2197 元/吨,比年初上

4、涨 5.4%。 2012 年小麦市场制粉消费量继续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数据,本年度小麦用于制粉的消费量达到 8300 万吨,较上一年增长 1.8%,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方面呈现购销两旺的格局。2012 年 11 月份国内小包装面粉平均零售价格为 5.28 元/千克,比年初上涨 2.9%。 玉米市场供求趋紧拉动价格缓慢上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12 年度中国玉米总产量预计为 19278 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8.8%,总需求量为 18764.4 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 5.4%,结余量为513.6 万吨,市场总体处于供求偏紧的格局,由此带动价格缓慢上行。商务预报数据显示,9

5、 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升至年中高位,达到 2197 元/吨。此后随着新一季秋粮陆续收购,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价格出现逐步回落。11 月份价格下行至 2169 元/吨,较年初上涨 4.5%。 2 多种因素影响粮食市场总体运行 2.1 国内谷物总产量再创新高,饲料小麦需求大幅提升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1/12 年度国内谷物总产量达到 51118.3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 4.7%。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分别为20100.1 万吨、11740.1 万吨和 19278.1 万吨,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2.7%、1.9%和 8.8%。受种植效益驱动,本年度东北等部分粮食主产区放弃大豆改为播种稻谷

6、和玉米,由此带动这两种粮食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此外天气因素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利好条件,局部地区爆发的病虫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为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消费方面,2011/12 年度三大谷物预计总需求量为 51192 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 5.9%。其中稻谷、小麦和玉米的需求量分别为 19903.6 万吨、12524 万吨和 18764.4 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 2.3%、13.3%和 5.4%。小麦需求量的提高主要源于饲料消费的大幅攀升,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1/12 年度国内小麦饲用及损耗量为 2600 万吨,比 2010/11 年度增长 92.6%。不考虑库存因素,2011/12

7、年度小麦供求缺口达到 489 万吨,从上一年度的供求有余转为供不应求。 2.2 托市政策拉动粮食价格整体向上 为有效确保全国粮食种植面积 18 亿亩不动摇,国家采取多项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粮农补贴政策和托市收购政策。自 2004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每年颁布最低收购价格,有效确保农民种植收益。2012 年主产区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均为 1.02 元/斤,分别较上一年提高 7.4%、9.7%和 9.7%,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 1.2 元/斤、1.25 元/斤和1.4 元/斤,分别比上一年提高 17.6%、16.8%和 9.4

8、%,成为 2010 年以来涨幅较大的一次。 2.3 局部地区爆发极端天气直接推高国际粮价 稻米市场总体乐观。11 月份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2011/12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估值为 46479 万吨,与前期相比总体持平,其中大米主产国中国、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国的产量均保持平稳增长。2012 年上半年泰国现货市场含碎 10%大米价格持续上扬,6 月份升至年中高位,此后略有回调。11 月份现货市场均价为 575 美元/吨,与年初相比上涨3.2%,市场供求关系较为乐观。 局部干旱天气推高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11 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12 年度全球玉米和小麦产量预估值分别为 8804

9、9 万吨和69606 万吨,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 6.3%和 7.3%,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粮食产量均有下调,造成其不得不采取降低本国出口或限制出口的策略,从而确保国内库存。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2012 年 11 月份玉米和小麦期货市场平均收盘价分别为 740.11 美分/56 磅和 861.51 美分/60 磅,与年初相比分别上涨17.3%和 36.6%,总体涨幅较大。 2.4 粮食进口增速大幅高于出口增速 进口大米价格优势明显,进出口差额明显拉大。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2 年 19 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大米 187.499 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8.

10、762 万吨增长 284.5%,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主要源于进口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越南作为大米主产国,2012 年 19 月份我国累计从其进口大米 134.394 万吨,占到累计进口总量的 71.7%。2012 年 19 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大米 23.369 万吨,较 2011 年同期下降 23.2%,进出口差额进一步拉大。 饲料消费需求增长加紧扩大小麦进口。2012 年玉米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得小麦价格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饲料市场小麦的消费量由 2010/11年度的 1350 万吨增长到 2011/12 年度的 2600 万吨。为有效补充国内小麦消费需求,我国在确保基本自给的同时,大幅提高小麦的进

11、口量。2012 年 19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 321.483 万吨,较 2011 年同期的96.364 万吨增长 233.6%,增幅明显。 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为有效满足国内需求。随着玉米市场能源化、金属化特性的发展,近些年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处于供求趋紧的格局。为满足国内市场的有效供应,我国加紧对玉米的进口。2012 年 19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玉米 411.144 万吨,较 2011 年同期的 63.366 万吨大涨 548.8%。特别是 1 月份进口量高达 75.114 万吨,再创单月新高。玉米进口量激增的同时,玉米出口量总体增幅趋缓,2012 年 19 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24.851 万吨

12、,较 2011 年同期的 9.044 万吨增长 174.8%。 3 后期粮食市场价格预测 2012 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 12995 万吨,比上一年增长 2.8%,秋粮产量为 45962 万吨,比上一年增长 3.3%。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为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稻谷价格继续稳中有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2/13年度中国稻谷总产量预计达 20500 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 2%。稻谷消费需求量预计为 20200 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 17200 万吨,其他消费量为 3000 万吨,所占比重分别为 83.1%和 16.9%。随着后期年末临近,稻谷消费市场将呈现

13、供求两旺的格局,粮食生产企业的开工率明显加大,价格将呈现上涨态势。元旦、春节过后,新一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有望在政府部门指导下进一步上调,届时市场需求将适度减弱,价格逐渐趋于平稳。 小麦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受小麦饲用消费需求的带动,新一年度国内小麦市场继续存在供求缺口。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不考虑上一年度库存因素影响,2012/13 年度小麦新增供给量为 12040 万吨,其中总产量预计达到 11800 万吨。小麦消费需求量为 12370 万吨,其中制粉消费量为 8400 万吨,其他消费量为 3970 万吨,所占比重分别为 67.9%和32.1%。受 2011/12 年度国内玉米增产带动,小麦价

14、格优势趋于减弱,数据显示 2012/13 年度小麦饲用及损耗量预计为 2300 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 11.5%。新一年度小麦市场供求缺口将达到 330 万吨,价格上行压力总体较大。 玉米价格依旧高位运行。近年来,玉米作为饲料加工、新能源储备的燃料,全球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国内供求趋紧,价格持续上涨。受此影响,2011/12 年度国内部分大豆主产区改为播种种植效益更高的玉米,由此直接提升玉米产量。不考虑上一年度库存因素,2012/13 年度国内玉米新增供给量预计为 20340 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2.7%,其中产量将达到 20100 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 4.3%。玉米市场需求量预计

15、为 19960 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 1700 万吨,饲料消费量为12100 万吨,其他消费量为 6160 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 6.3%、7.1%和 5%。玉米市场整体供求趋紧的格局依旧存在,价格还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 4 未来粮食市场运行的若干建议 为确保国内粮食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已采取多种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然而面对粮食市场总体发展现状,依然存在若干问题有待解决。 切实加强粮食耕地保护制度,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努力创造最优的种粮环境。尽管近年来我国种粮总面积保持连年增长,但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国内耕地保护制度依旧不容忽视。坚持 18 亿亩耕地面积的底线依旧

16、不能动摇,粮食安全日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以来,国内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前应该努力探索和建立市场化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证耕地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加大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改善农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增加资金、人力等的投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耕地制度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最优的种粮环境。 区域粮食生产特征明显,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中国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特征总体较为明显,粮食生产重心变动轨迹沿“东北西南”方向往复推进,变动方向由“趋向东南”转为“趋向东

17、北”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粮食生产地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而北方粮食生产地位得到稳步提升。南方粮食生产地位的弱化主要由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下降而形成,北方粮食生产地位的提升主要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上升而形成。区域粮食生产格局的形成导致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调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北方粮食主产区供给任务更加紧迫,而南方粮食主销区需求进一步增大,因此需要政府建立合理有效的粮食调配机制,加强区域之间长期而有效的合作,使得粮食安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部分粮食品种进口增速较快,粮食安全不容忽视。为满足国内有效需求,我国加大大豆、玉米等品种的进口。受种

18、植效益影响,当前我国的大豆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 70%80%。而玉米作为三大谷物品种之一,近年来也由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小麦市场受饲料需求增加拉动,2012 年 19 月份累计进口量比 2011 年同期累计增长 233.6%,整体增幅较大。进口量的大幅攀升最直接的根源在于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相比更占优势,以玉米期货价格为例,国内外平均价差在 300500 元/吨。因此有必要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基本自给,特别是玉米的“紧平衡”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避免重蹈大豆的覆辙。一方面确保基本口粮和饲料用粮,另一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扩张,使玉米市场做到产需基本平衡。我国作为粮食消费大国,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将直接引起国际粮价动荡。因此,在确保粮食生产基本自给的同时采取适度进口的策略,以确保国内粮食市场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国强.中国粮食调控目标、机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2杨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聂振邦.近期国际粮油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2,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