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先争优活动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摘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在高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其首要的前提是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水平建设,使教师明确师德水平建设的规范要求,从而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师德建设 创先争优,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统筹抓好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创先争优
2、活动,既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和服务师生以及在新形势下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在教师队伍中,师德则为其核心环节,为此,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对高校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师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教师的学历、学位档次提高了,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了,梯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性也明显增强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成为教师队伍的主流。但是随着近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入校学人数的巨增、师资队伍的日渐庞大、各种社会思潮对教师的冲击,滋长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影响到他们价值趋向,导致有些教师理想信念淡化,不
3、安心本职工作,不想多奉献,不愿到学生中深入了解情况,注重实际利益。学术上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教学上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还有依靠学校财力进修而另寻高就的,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质量,损害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显然,这种不良的师德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师资尤其是师德建设是形成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前提条件,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师德建设,切实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对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广大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加强师德
4、建设是推动高校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的力量源泉。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于师生关系、教师集体、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一系列师德行为规范体系。师德是教师之魂,体现着、承载着和发展着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其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德建设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校学习,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
5、校教学质量更高期待。要顺应这种期待,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学科专业建设才能抓得起来,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上得去,科研和社会服务才能有所作为,学校才能有立足之地。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师德又是第一位的,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政治方向,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精神追求,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只有身正,育人才能取得成效,才能成为学生爱戴的教师。总之,师德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前极
6、其重要的任务。 (二)良好的师德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的依托 师德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创造知识,为学生传道与解惑。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乃至行为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一时一事,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世;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本人而且会通过学生影响到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教师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因此,教师有必要首先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尽快步入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明确创先争优活动中师德建设的规范要求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要求,是教育系
7、统的行规,它是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遵守和实践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人201111 号) ,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一)爱国守法。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历史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向心力,一直鼓舞中华民族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和活力。具体表现为抵抗外来侵略,为争取民族解放、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捍卫国家统一而献身的精神。它是对自己所属民族或祖国多年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热爱意识,包含
8、着较强的地理意义和浓重的民族意识,也是对自己家园故土热爱之情的扩展和深化;它渗透着“天下为公”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精神,渗透着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现实性;它是对民族自我价值的肯定,能够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千百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不倒,根本原因就是有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信念作为思想基础。这种情感、信念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世代相承,潜移默化地凝聚在人们的心坎里,而且每当生活轨迹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更显得刻骨铭心,成为永志不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一种无坚不摧的迸发力与再生力。作为一名人民
9、教师,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为国尽力,为民造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敬业爱生。敬业与爱生是师德的最基本要求。敬业要求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要为教育事业尽责尽职,要有高度责任感。爱生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敬业与爱生是相辅相成,一方面,敬业必然爱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
10、和高度责任感,才会投入他的全部精力和才华从事教育,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爱生促进敬业。 “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充满献身精神”(3) 。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也才能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书育人。教师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爱护学生不仅仅是教师事业心的体现,而且是育人纽带。教师爱护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生活、学习和政治上的全面关怀上。将教书与育人结合
11、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把开发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宗旨,鼓励学生自立、自强、自性、自爱,启发学生在思考中成熟、点燃学生创造的热情。要组织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学环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的引导、哲理的启迪、政治的关心、生活的体贴寓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严谨治学。作为一名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12、掌握过硬的教书育人的本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细心研究学生,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严谨治学”落到实处。(五)服务社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六)为人师表。
13、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别强调师表意识的重要性。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 三、
14、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师德建设的举措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目前借助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在教师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一些富有成效的活动,利用党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推动整体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提高。 ()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师德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校党委、系党总支、党支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工程责任制。即党组织领导亲自抓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活动过程的实施,从而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
15、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把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师德建设和创先争优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二)建立和完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价奖惩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和提升的关键环节。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建立更加合理的先进党组织和党员评优评先机制,以此来带动师德建设卓有成效,要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进行评价,就要先明确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先进内涵,再从依据、原则、标准、内容四个方面来构建契合新时期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规范的创先争优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以高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
16、社会舆论与自评以及他评的重要作用。评价的结果必须与既得利益挂勾,从而积极引导师德师风朝良性方向发展。对于师德不达标的在评优评先晋职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师德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尽可能把教职工支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把党的工作向院部、系室等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单元拓展和覆盖。各基层党组织要创新活动方式,加强群众工作,在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大力发展和培养优秀党员,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在师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党员参与师德建设,努力模范实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17、” ,以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促师德建设。 (四)大力开展“以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崇高师德”为主题的师德实践活动。开展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纪律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建立健全师德标准和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循教育行业规范准则,争做诚实守信模范、文明礼貌模范和校园道德模范。 (五)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大力宣传道德知识,普及道德规范,树立师德典型,增强广大师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六)建立自律与他律结合机制,以有效地监督约束人。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他律和自律手段的有机结
18、合。一方面用明确的师德规范加强外在的约束和监督。另一方面要使教师自觉地进行自我塑造。提高师德水平,关键还在于建立内化自律机制。内化自律机制可以使教师实现从满足社会要求到履行自我道德准则的心理平衡,这是师德建设的目的,也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曹玉彦.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12) 3陆霞.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学理论J 2010(34) 作者简介:唐召云(1963) ,男,现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部长,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匡利民(1965) ,女,现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