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设计浅析摘要 :居住区公共空间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公共空间形式,除满足一般的公共空间应具备的特征外,更应该以人的居住需求出发,强调安全,健康,文化气息的体现。但是目前国内居住区空间设计并不尽如人意,对居民更高需求的满足达不到要求。居住区空间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本着经济、生态的原则,满足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要求,人接近自然的需求,文化与场地脉络的体现等。 关键词:居住社区;公共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为实现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合理化设计,设计过程分为前期调研,设计策划,具体施工维管。而设计应该满足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应该本着科学
2、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实现人本关怀,为住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空间景观是城市空间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大多数城市交往空间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人群行为,生产生活方式,民俗宗教)以及空间属性(围合朝向)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需求已从仅满足最基本的住宿生存发展到强调住宅成套、从仅关注社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重视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配套、从仅享受私有性的家庭氛围发展到重视公共性景观的形式、功能与品质。 2 居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特点 2.1 公共性 居住区外部空间是一个居住区或一个组团内部人员共同使用的场所,向所有居住在附近的人开放,虽然应
3、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居民应该在其中自由的交往,交流与互动。 2.2 多元性 居住区中,单体建筑住宅提供人们庇护场所,其群落间隙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另外,在同一场所,人们在其中的活动目的各异,逗留时间长短不同,行为丰富多彩,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活动场所的多元特性。2 2.3 生态与人文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小区规划不单是小区功能、道路系统等较多单一意义的设计,更是小区生态与人文的多重含义的综合设计。 3 国外居住区发展的特点(以德国为例) 3.1 在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 在欧洲国家,住宅一般为私有。其形
4、式、风格、装饰色彩和特点等等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面貌。同时由于体量、形式相仿,房屋之间也共同构成了生动、活泼的居住区环境景观。即使在大面积统一兴建的住宅区中,也十分注重建筑形体的组合和建筑立面的变化。(图 1) 图 1 建筑风格体量各有特点 3.2 室外空间的灵活性 居住区室外空间是由居住建筑围合而成的,是景观设计所依附的场所。德国居住区内建筑规划布局灵活多变,也构成了多种形式的室外空间,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产生了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3.3 环境景观的生态性 德国住宅区中重视保持自然环境的本色,充分利用地形和当地植物等来营造环境景观,避免过多的人为因素而改变居住区的自然环
5、境,并强调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居住区微气候。3 3.4 景观设计中先进的技术性 设计人员和开发管理部门都十分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景观的超前性,特别体现在新型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的应用上,并将各类基础设施与环境景观设计相结合,塑造出有特色的室外空间和景观。 图 2 显著地民族化特色 3.5 景观设计的可参与性 德国景观设计中环境的可参与性主要体现在设计和决策过程中,居民可以直接参与并提出意见,如举行听证会,设置民众信箱,广泛接受居民意见,使环境景观的建设更符合居民要求。 3.6 设计风格的独特性 德国景观设计的风格历来具有一定的特色,从形式上看,抽象的纯粹的几何形式与自然
6、、自由的风景结合在一起,使环境景观既具有自然风景的活力与动力,又赋予景观以意义和秩序。 图 3 风格独特的犹太建筑 4 国内居住区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进程加快,许多居住区拔地而起。而这些居住区档次良莠不齐,带来了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开发商为了牟取利益,忽视人的生活需求,如片面追求绿地率,忽视生态环境的营造;缺乏户外活动场地,或场地的位置选取不佳,利用率很低;北方大面积引水,忽视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得不到良好的持续性景观。现以青岛市城阳区万科城市花园为例,剖析新时代我国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现状。 4.1 公共性景观的实用性缺乏考虑 只重形式,缺乏对人在场所中活动的
7、行为体验和心理感受的仔细推敲,或只是将景观小品、设施放在那里,而不去想到底有多少人使用它,喜爱它。花费重金和人力打造的活动场地,看似很华丽,其实并没有充分实现它的功能。 4.2 公共性景观的设计单调 公共性景观在于提供给人一个户外活动、逗留的场所,不仅要求舒适,安全,还要便于赏景,美观丰富。小区景观的设计在图纸上往往表现的美妙绝伦,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由于缺少对细节的考虑,图纸上大尺度花哨的平面布置,现实中的装饰美化效果并不理想。 4.3 景观设计重平面忽视立体 如果只重视景观平面的规划设计,忽略立体,那么该设计的实际效果就极可能索然无味,合理的景观
8、规划应摒弃华而不实的大范围的平面构成,以满足功能为基础,将立体设计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例如,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来塑造多变的、具有趣味性的空间,也可以利用树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造景元素来塑造立体效果9。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的视觉效果。 5 改善的措施 5.1 设计者从居民需要出发 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小区周围环境的特点,突破传统围墙式设计,涉及更大的范围8。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中心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居民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并时常以小区中普通居民的身份和视觉角度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设计,
9、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具有和谐之美5。 5.2 注重人文气息的展现 小区设计以人为本,自然不能不以人文为背景。应该多在景观设计中添加人文因素,让居住环境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且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人文气息包括多种方面,可以展现地域文化,传统习俗,也可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思想道德文化熏陶等。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在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前提下,注重时代特征的彰显,典型情景的再现,历史文脉的重组等。 5.3 请居民监督,发表意见 居民是小区的主人,在小区环境设计时应该主动邀请小区居民参与设计,听取意见,不但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加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更加
10、热爱小区,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有利于小区的长期管理和发展。 6 发展趋势 6.1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均能享受这些共享资源4;其次要营造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具有归属感的良好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6.1.1 充分发挥场所特性 通过社区中细节的营造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形成稳固的文化联系网络。比如通过空间的重组建立起场所感,追忆场所记忆;通过元素符号化,运用简洁的形式直观的表达间接的意义,以及将单个景观符号重新组合等手法,使传统形式得以再生。 6.1.2
11、 院落空间为居民提供不同的空间层次感 社区庭院不仅为居民提供公共的开放空间,通过院落的围合与开敞,还能形成半私密与私密空间,户外私密空间是家庭室内空间的延续。这样是住户从室内到室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私密逐步走向开放,建立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6.2 功能设施景观化 对于小区景观,人眼所能达到的区域都应该是和谐美观的。有些功能性构筑物如围墙,挡土墙等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应该积极利用起来,让其为小区景观的美化出一份力。正所谓景观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为满足其多义性的目标,应遵循集约化的原则,营造复合性景观,用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6.3 注重创设高程 居住区的高程变化可以产生有
12、趣的景观效果,使层次更为丰富。对于原有地形就有高程变化的基地,需要在规划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6;对于较为平坦的基地适当地进行一些土方调配,有意识地在高程上寻求一些突破。 6.4 未来绿化的趋势 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等逐渐成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之一。底层架空造绿,将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用于绿化和户外活动,是现代生态住宅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查研究,最大限度的合理绿植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生态效能的整体提升,最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景观环境。 6.5 人文营造是重中之重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
13、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区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设计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空间承载记忆,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包括生态与地域(如气候、地貌、植被、乡土材料等方面) ,建立起场所感,同时艺术的表达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在更新的过程中发展景观环境文脉。 结语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有主导姿态,而非人云亦云,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
14、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 科技 .1998(10) 2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 3姚永正,中国园林景观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10刘少宗,见习园林植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1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2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商务印书馆; 第 1 版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