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策略分析【摘 要】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阶段中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控制展开探讨,制定了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做好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与科学管控,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效果,创设显著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识别 1、前言 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建设周期较长,规模大,需要应用复杂的工艺技术,且参与单位较多,因此在项目造价管理阶段中会包含一定变更现象以及较多风险影响因素,倘若无法科学识别,有效防控,便会令建筑工程面临风险因素并蒙受经济损失,影响原定目标的科学实现。为此,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阶段中,应有效识别造价
2、风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方能遵循工期安排,创建出质量优秀、成本投入合理,安全优质的建筑项目工程。 2、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过程中包含的风险因素众多,其中工程总量以及价格的风险囊括在总价合同之中,统一由承包方进行承担,为此总价合同为承包方面临风险的主体合同计价模式。单价合同内,基于工程结算阶段中依据承包方按照完成合格的工程总量进行计算,为此工程量的波动变更风险将是业主方的主体承担内容,价格风险则由承包方承担。也就是说承包方与业主一同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担,因此当前国际工程项目中会利用单价计价合同进行管理。业主则会引入具备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与顾问一同拟定
3、合同,确保工程合同内容的全面优质,这一现象表明,较多对承包方不利的赔偿事项责任、相关规范条件以及业主反索赔风险将显著提升。加之,合同谈判包含的他类承包方相应权力会被业主有所管控,进而提升了合同风险因素。工程承包方则往往同业主签署没有法律效力的相关协定,没有形成对合同规范签订的有效准备。合同内容之中相关条款欠缺完整性,同样也令业主的相关权利无从保障,还会令承包方蒙受不良损失。 承包方需依据各异的计价方式明确投标报价阶段中应用风险费率。一般来讲,传统定额报价需要施工单位担负报价以及工程总量计算的相关风险,而利用清单计价模式,则进行工程量的总体计算风险会由业主方承担。倘若在结算阶段中,现实完工工程量
4、较工程量清单内的总量产生偏差,则需依据投标文件与相关施工合同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理。即倘若施工方没有依据图纸相关要求进行施工,进而引发实际的施工工程量同清单内容不相符,那么将以清单明确工程量作为既定标准,对于存在差异的超出范畴则不应予以认可。而由于招标阶段中建设方出具工程量清单内容存在误差,而引发了实际工程建设量同清单内容不相符,则应依据图纸进行明确计算,对施工方依据图纸完成的总体工程量则应给予明确认可。 3、完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阶段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有效的识别风险方式,然而对工程项目造价总体风险的识别,却欠缺全面细致的论述与科学的实践。由此可见,当前造价管理
5、对风险的管控相对薄弱,管理人员没能全面及时的提前明确识别工程管理与造价控制过程中包含的风险因素,进而令风险管理不良失控,还会造成工程成本造价的不良超支。导致该现象的成因在于对工程造价各类风险因素的识别自身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同时风险识别的具体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创建科学有效的识别方式与管控体系尤为重要。 3.1 创建风险信息管控体系,做好有效的跟踪汇总与处理 为做好工程造价控制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应依据建筑项目工程根本需求创建优质的风险控制信息体系。该系统功能在于快速汇总、处理以及储存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类具体活动与实践过程阶段的丰富风险信息,进而便于为风险识别管控、研究分析提供优质服务。利用创
6、建的管控信息体系,可做好建筑工程整体过程的价值化信息跟踪,明确建筑项目活动各个发展阶段,应用工程客观环境与现实条件的不断变更,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置收集,形成同建筑项目相关联的风险信息。该过程是持续的信息处理及汇总收集,同时也是风险识别实践活动中提供价值化动态信息的具体步骤。该过程是持续的信息处理以及汇总收集的任务,同时也是风险识别实践活动之中提供价值化动态资讯信息的具体步骤。相关人员应丰富管控经验,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展开系统全面的评判分析,优化具体实践方式,应用有效的分析风险模型以及仿真模拟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类别丰富多样,为此应做好风险种类属性的明确认定,并对各
7、个引发风险因素的产生概率做好全面研究,明确其具体大小水平与实际分布。该阶段需有效应用当前掌握信息、相关工程项目历史资料以及现实经验进行评判。倘若引发风险事件的因素呈现多层面,则应做好主体因素的研究评判,采用多变量的探究探寻引发风险的根本成因。 明确风险主体因素后应对其后果进行全面研究,掌握形成后果的具体严重性,并应将风险有可能引发的后果做有效转化,令其形成可引发具体数量的造价损失。建筑工程风险引发通常并非单纯而行,是并行引发的,因此应通过后果价值量衡量,明确处理的先后次序。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已经识别的风险因素具体发展过程应实施有效的跟踪研究,并作出风险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明确风险事件将在
8、什么时间引发,寻找其具体的成因,变化的标志,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风险策略。对建筑工程每实施一次风险因素识别,均应在最终出具相应的报告,内容包含工程当前风险因素清单。同时应明确风险事项的类别、具体成因、相关说明、风险实际后果与价值量,进而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3.2 明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的具体分布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风险的具体分布包括理论以及简化分布,前者为造价风险引发的理论概论分布状况。借助理论分析、推导以及风险事件的仿真与模拟方式便可明确。针对不同造价风险、事件种类引发的概率分布状况存在差异性。一些服从正态分布特征,而一些则遵循 T 形或 S分布原则。一般来讲多类建筑活动数
9、值均呈现连续分布模式。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选择明确清晰的风险概率分布应秉承科学的实践原则,即首先应列出当前掌握的相关于变量的状况与其所处具体环境,而后应明确机会类型分布概率。再者应选择可映射研究变量具体特征状况的该类分布。工程造价控制阶段中风险因素的简化分布则是指,基于不同工程实践活动,会呈现出各异的造价风险比率,因此,倘若逐个将各项实践活动具体分布均找出,应用该类分布计算明确具体活动事项有可能形成的风险造价,是不可行的。为此人们研究创设了借助简化分布明确造价风险的手段,例如可利用三角分布,识别风险因素,制定科学预防控制策略,进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4、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风险策略 针对
10、建筑工程造价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后,应制定科学的防范策略,掌握良好的处理方式,进行风险的控制与转移。 4.1 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全过程造价管理 为有效规范工程参与建设单位实践行为,我国出台了较多法律规范标准、规章体制,而该类法律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依据。建筑工程当事人应依据法律规范行事,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不良违规受到法律惩处,还可保护自身享有合法权益、免受利益的不良侵害。可将法律作为有效的保护利器,做好项目风险的科学管控。对市场各类动态信息应全面掌控,汲取汇总多样化资讯,还应对市场环境进行合理良好的预测与研究,进而为工程建设规模、施工进度以及相关标准、管理定位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建筑工
11、程发包方应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做到事前控制,主动控制,明确控制的目标。承包方应依据招标文件、承包合同的实质性条款,科学捕捉市场竞争的趋向态势,了解劳动力以及各类设施设备的市场价格波动,进而有效依据法律规范形成有效的投标价格,并做好过程中成本管理。 。 4.2 重视前期及设计阶段目标管理,做好事前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持续周期较长,且投资经费庞大,需要实施多次的计价管理,为此其造价管控目标的明确应伴随施工建设过程持续深入且分阶段实施。前期的有效决策以及设计则成为建筑工程控制造价的核心关键。项目投资制定决策后,则管控造价的重要环节就在于做好科学设计。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经费涵
12、盖一次完成的项目造价以及交付应用后的费用,还包括工程使用期到期后投入的拆除以及报废的经费。为此首先在设计环节中应明确设计目标造价,做到事前控制。控制过程中应注重做好设计规划方案的审核,倘若施工方案超过投资具体额度,应实施必要的全面整改。 4.3 完善招投标管理,实施有效的风险分离 就建筑工程发包方来讲,应科学编制合理严明的招标资料以及合同条件,进而可对承包方创建有效的约束指导标准。就工程项目承包应由技术、法规法律以及商务视角明确严格合理的定性以及定量标准,做好投资资格的有效审核,优选资质水平较高、信誉好的承包方一同投标。建筑工程投标书则应实施有效评定。建筑工程承包方应深入钻研、科学分析招标资料
13、文件,制定投标策略,降低合同内容签订的后续风险。招投标管理应确保公平合理性,有效保护投标与招标方的相应合法权益,明确项目工程法人履行责任的现实状况,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管控,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确保建筑项目工程的规范、顺畅施工建设。 风险分离为令各个风险单位实现有效的分隔,预防风险因素引起连锁反应,并令各方受到不良牵连。该类处理方式可将风险因素控制在一定范畴之中,进而降低不良损失。针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风险分离的有效方式,例如为降低由于汇率价格波动引发的汇本风险,项目承包方可将采购区域扩大,在不同国家进行设备的购买,支付多种类货币。还可令庞大的建筑工程有效划分为若干标段,并分配发包至若干
14、承包方,而非令整体工程全部发包至一个承包方。这样一来便可有效预防承包方无法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而引发的整体建筑工程建设不佳、疏漏错误、提升造价投入的风险。招投标时将造价风险因素在建筑工程参与方之中作出合理有效的分配,令各个当事人均能够担负相应的风险责任,方能激发各方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进而令建筑工程整体造价风险实现有效的管控,最终合理实现效益目标。 4.4 加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并采取有效策略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材料价格、工程量、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物价的变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气候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也是有规律的,工程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工程变更来体现的。工程变更的
15、多少直接决定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变化数量。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工程变更。因为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形成阶段,而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实现阶段。合理控制施工中的工程变更,造价就不会超出施工图预算的范围。 施工环节进行成本造价管控,主要是加强投资跟踪管理,合理控制施工中的工程变更和索赔事项的发生。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应做好事前控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否则极易造成总体投资失控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及价格都是通过合同约定来实现的,有效的合同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方法,科学合理的确定合同工期、价格是确保工程建设顺
16、利实施的关键,有效的合同管理就是要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和提高索赔管理水平;竣工结算是施工阶段造价的决定性文件,也是该阶段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的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也是科学合理评价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 5、结语 总之,准确识别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极为重要,我们只有通过价值化资料的汇总收集、跟踪分析、全面捕捉识别风险因素,作出风险分布的科学分析,方能强化预防管理,有效应对造价风险,降低不良影响,分散风险的集中影响,规范建筑工程建设,令其在合理公平的招投标管理中、信息化体系管理下科学推进,完成工期目标,提升施工建设质量,节约成本投入,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海英,刘丽.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2010(21). 2张柯,王小林,曹萍,冯超.地铁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