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研究摘要:文章以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为目标,构建了“区位规模” 、 “空间环境” 、 “设施配套” 、 “安全保障” “社区管理” 、 “社区氛围”6 个准则层,包含 27 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选取都江堰壹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过程,和模糊综合评判步骤,对样本进行了分指标评价及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反馈信息。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社区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5.12 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了重大损失,大量住房被毁,灾民流离失所。在党和国家的带领和支持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集八方力量,进行灾
2、后重建,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灾区面貌焕然一新,灾民也逐步走上正常的生活轨迹。在灾后重建中,社区环境重建是安居环境重建的重要体现,是安居环境重建及灾区居民能否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的基本保障,关系到灾区健康的、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一种缩影,人们对社区建设的感触是最为直接的,是最为熟悉与关注的。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灾后重建成功的重要基石。本文以重建社区环境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环境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检验灾后重建成效,为灾区长远发展提供反馈建议和理论借鉴。 研究范畴 在城市规划中,社区多是指与城市、居住生活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居住的人群
3、及其所处空间的总括。更强调空间的特征、地域范围,把社区作为聚落的某一层次。诸如,家庭、邻里、社区、城镇、都市、区域等从小到大的系列中的一个层次。 本文认为:社区是指通过设计的组织方式所形成的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市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 本文研究范畴属于狭义的社区环境,是以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居民为主体,研究社区内部居民以外各项因素对社区的影响。 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简明科学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如实地反映社区环境性能目标的构成,反映环境目标指标的支配关系,而且指标体系的繁简适度,既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相互重叠,又
4、不能过少过见简,使指标信息遗漏。 系统性原则。影响社区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构建社区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是全面的反映居住环境的基本特征,就必须考虑到影响居住环境质量各个方面。因此在构建每一方面每一组的指标时,各个指标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联系。而从宏观的每一个方面到微观的每一个指标都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只有这样的评价系统才能够反映居住环境的综合环境质量和各个分类各个方面的环境质量。 可量性原则。要对居住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和判断,就要求对影响居住环境的质量进行量化。量性原则就是:评价的指标可以直接的量化或是
5、对于定性的指标可以通过间接的赋值量化。 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就是要统一评价指标的含义,适用范围。统一评价指标的数据的采集方式,统一指标的统计口径和分析方法。只有在统一性原则下的指标才具有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求居住环境的评价指标质量要易于获得。因为对于有些指标虽然能够全面而清晰反映社区环境的质量,但是要获取这样的数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或是物力的话,而条件又不允许的话,便会失去它的现实意义。 动态性原则。对于社区环境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定的历史与现在水平,及其发展的趋势。 评价因子收集 相关文献研究 1961 年 WHO(世界
6、卫生组织)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即安全性 (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 陈浮以南京为例,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原则出发,选择建筑质量、环境安全等五个准则层面及 56 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2。张文忠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构成居住环境评价的 5 大指标体系,安全性、环境的健康性、生活的便利性、出行的便捷度、居住的舒适度等,建立城市居住环境评价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 田美荣,高吉喜等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相关研究中,提出
7、生态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以生态流的关系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生态社区内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除人以外的环境,其应具备生态适宜、环境健康、生活便利、景观优美、文化和谐及管理高效的特征;生态社区包括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通过系统功能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表征生态社区的空间变化,通过得分变化和弹性指标表征生态社区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分析(AHP)法建立了以内部结构、系统功能、动态过程 3 个角度划分的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3。 张林英等在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综合考虑了绿色社区的环境、资源及人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对未来发展的支撑,将一级指标划分为
8、满足需要、资源有限、环境有价、未来更好 4 个方面4。相对于其他社区相关评价,可持续发展社区对社区资源、经济有所偏重,环境、居民因素依然成为评价体系研究主体以及指标构成。 地震灾害总结 社区营造成为日本、台湾等许多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手段,通过社区重建环境评估,也能较为全面的对灾后重建取得的绩效进行判定。徐德耀从安全性,健康型、便利性、永续性四个方面对重建环境进行了评估,并分别提出了影响各项建设的重要指标,更特别提出可持续加强的重点。 通过大量地震灾害文献以及汶川地震相关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得出以下总结。灾后重建是一项巨大的、长期的工程,灾区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那
9、么灾害之后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上的问题成为一个长期的挑战目标。通过灾后重建带来的影响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1)加强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跨越。(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居民之间互动交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加快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促进居民和谐共处。 (3)重视灾区文化保护,加强灾区文化宣传,结合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社区活动等,强化灾区文化特色,延续灾区民俗风情。 (4)做好产业转型,培养灾区居民就业能力,促进灾区群众就业。 (5)从经济上、生理上、心理上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灾区群众安居、社会和谐。 评价指标体系 总结前文相关研究,
10、通过 KJ 法、德尔菲法等综合分析,笔者构建了以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为目标, “区位规模” 、 “空间环境”、 “设施配套” 、 “安全保障” “社区管理” 、 “社区氛围”为准则,包含 2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图 1)。 图 1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体系 数据库建立 样本简介:都江堰“壹街区”于都江堰城区东北部,是上海对口都江堰援建的城镇灾后永久性安置房项目,集居住、教育、医疗、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是探索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开展城区重建的新模式的新型试点。以营造“和谐家园,生活乐园,大众公园,生态花园”为规划理念,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体的复合型城市街区
11、为定位,建成体现上海建设理念和水平,以人为本、舒适宜居的和谐新区。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样本第一手资料。由居民对构建的 6个一级指标,27 个二级指标进行重要程度评判,以便后期进行因子权重计算;由居民对构建的 27 个二级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结合后期计算,对社区及社区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问卷分为基本信息、综合评价、因子重要程度评定及具体评价 4 个部分。 本研究计量方式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采用五级制对指标项目进行定性评价,其定量标准如表 1 所示。 表 1 五级评价标准 一级因子,采用重要程度排序,从 16,排名越靠前,重要程度越高。记分时,排名第一的得分为
12、6,第二得分为 5,以此类推,第六的得分为 1。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6 份,采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 进行数据录入,建立评价数据库。 指标权重 (1)权重计算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将李克特量表进行计算,转化成 AHP 中的 19 比率标度方法,按照 AHP 中的两两比较方法,求出判断矩阵,再用平方根算法求出矩阵的特征向量相对权重5。根据矩阵理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就是相应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权重,这样就可以把居民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定量描述。事实上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6789,1-9 标度的缺陷很多,一是它的排序权值较粗并且与人们的判断差别较大,二
13、是有可能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逆序,三是矩阵一致性与思维一致性相脱节10。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 将 1-9 标度类型转化为 e(0/5)e(8/5)标度,进行权重计算。 表 2 19 分级比较标度 注:ij2,4,6,8,1/2,1/4,1/6,1/8表示重要等级介于ij1,3,5,7,1/3,1/5,1/7,1/9相应值之间时的赋值。 通过 SPSS 软件对都江堰壹街区重建社区环境一级评价指标得分统计。得出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为 DBCEAF,其赋值情况如表 3所示。 表 3 准则层重要度赋值 注:根据得分情况,可在 19 范围内对赋值进行调整。 将因素重要程度赋值带入
14、下列公式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一级指标两两对比数值。 几个比较指标经过次比较、判断构成判断矩阵。 通过 YAAHP0.5.2 转换为 e(0/5)e(8/5)标度,得到矩阵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Mi,将求出的值带入公式 计算向量, 得出=0.7408,=1.3498,=1.1051,=1.6487,=0.9047,=0.6066。 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W1=0.1166, ,W2=0.2124,W3=0.1739,W4=0.2594,W5=0.1423,W6=0.0954。 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 CI=0 经过以上分析、计算,最终得出符合进行层次分析计算的都江堰壹街区社区环境评价一级
15、指标权重分别为0.1166,0.2124,0.1739,0.2594,0.1423,0.0954。 按照该方法对指标层进行计算,得出权重分布如表 4 所示。 表 4 指标权重 (2)指标重要程度统计分析 都江堰壹街区准则层重要程度排序为:安全保障空间环境设施配套社区管理区位规模社区氛围。表现出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灾区民众安全意识很强;“社区氛围”的没能受到重视体现了灾后重建中,对于心理重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加强。 对 27 个二级指标重要得分平均值进行统计,以更为直观的折线图形式表现(图 2) 。由图可见: “区位规模”中,对“地理位置”的重视高于“社区规模” 。 “空间环境”中,对“自
16、然环境” 、 “景观绿化”和“抗干扰性”表现出了较高关注度,而对于“建筑风貌”重视程度一般。 “设施配套”中“住房” 、 “教育设施” 、 “医疗设施” 、 “交通设施” 、“环卫设施”重要度较高,娱乐设施不被看重。 “安全保障”中,安全因素都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中“治安安全”重要程度得分最高。 “社区管理”因素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 “社区氛围”中, “邻里关系”和“社区文明”重要程度十分突出,其他两项较低。 可见,居民对于硬件设施的关注度较高,对于管理和社区文化等软件建设缺少必要的重视。 综合评价 (1)评价标准 在对样本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其评价定量标准,以便与对最终评判结果进行评定。结合问卷设计中李克特量表的制定特点,本文给出以下评价定量标准。 表 5 评价定量标准 (2)单一因素评价 图 3 单一因素平均分值折线图 从折线的起伏波动分析。线波动区间较小,除娱乐设施外,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