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343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省际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摘要:笔者利用省域数据,首先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其次,对省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不显著,并非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外贸规模、个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虽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但贡献较小;技术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贡献较大。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FDI;技术水平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150) 作者简介:武晓霞(1982-) ,女,山西运城人,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审计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

2、要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90-06 收稿日期:2012-11-12 一、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一)供给视角 1.外资规模与产业结构。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的资源调整,FDI 的产业领域不断扩大,许多学者认为,FDI 通过增加资本供给、增强外贸、技术溢出和优化市场结构四方面推动了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DAS(1987)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进入东道国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垄断东道国的市场,但是长远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反而能够提高当地企业的竞

3、争力,优化东道国的市场结构,最终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文东伟等(2009) 、陈立泰等(2012)的研究表明,FDI 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高远东等(2010)运用面板协调理论和动态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了 1985 年2006 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 FDI 的长期影响和短期的修正机制。结果表明,各区域 FDI 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长期的影响和显著的差异,短期除东部地区外该影响均不显著。 2.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是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引擎。黄文正(2011)将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联系起来,运用 VAR 模型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的技术吸收和创新

4、具有延展性和可移动性,通过作用于需求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李平等(2012)构建了人力资本系统与产业结构系统的耦合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智力回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国际智力回流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促进效应在一定滞后期内显著提高。 3.技术水平与产业结构。目前,研究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较少。高越等(2011)揭示了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李健等(2011)基于1978 年2006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的调整影响比较大,对

5、第三产业的影响力度较小,技术进步是深化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部途径。 (二)需求视角 1.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消费需求涉及个人和政府两个层面。第一,个人消费需求主要通过收入和价格引导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二,政府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和集聚。 2.投资需求与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运用成分分析原理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关系。从增加值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改善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3.外贸规模与产业结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认为,通过比较利益机制,国际贸易可以促使双方国内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发展。谢涓等(2012)依据转

6、移份额分析法,将产业结构分解为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研究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该正向作用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张平等(2012)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通过构建贸易开放与生产率进步相结合的模型,发现出口贸易的增加抑制了服务业比重的上升,而且分位数回归的研究表明出口扩张是中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的主要原因。 除上述因素以外,还有学者分析了人口流动因素(闫海洲,2010)等。当然,以上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 FDI。有学者指出,FDI 的部门偏向性、产业偏向性以及区域偏向性有可能制约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因为 FDI 的国际流

7、动是以逐利为目的,其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总是在跨国公司的利益目标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之内。另外,东道国本身的产业结构、产业承接能力、投资环境与政策等也会制约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综合以上文献,其共同点是把产业结构升级看作独立的变量,忽视了地理空间效应,空间定位能力低,导致研究结论缺乏应有的解释力。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经典统计和计量分析中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吴玉鸣 等,2006) 。因此,这里我们引入空间因素,利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 为了定量分析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及

8、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衡量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定义如下,假设某地区经济包括 n 个产业,将这 n 个产业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依次排列,记其在该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为 q(j) ,显然 0q(j)1,由此得到该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用 w 表示)为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自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一)自变量选择 根据第一部分涉及到的因素来设定变量。各变量选择标准如下: 1.供给因素 (1)外资规模(fdi) 。多数学者认为 FDI 能够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过就中国而言,市场垄断和产权保护等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外溢,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9、。因此,关于 FDI 的产业结构效应在中国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本文采用各省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当期 GDP 的比重来衡量外资规模。 (2)人力资本(h) 。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数量方面的产出的增长,还包括质量方面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等。本文将人力资本因素考虑在内。人力资本采用各省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其中,1998 年2001 年的数据来源于陈昭等(2004) , 2002 年2010 年的数据按照同样分方法进行估算。 (3)技术水平(s) 。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社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以研发存量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各省

10、区历年研发存量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即 Sit=(1-)Sit-1+RDit(i,t:各省区和年份) 。其中,RDit 采用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1998 年的研发存量用 Griliches(1980)的方法来计算,即Si1998=RDi1998/(g+) 。根据 Coe 等(1995)的定义,g 用 1998年2010 年各省区每年研发支出的对数形式增长率的平均数, 为研发资本折旧率,仍然沿用 Coe 等(1995)的回归结果 5%。 2.需求因素 (1)个人消费需求(c) 。消费需求主要是个人消费需求和公共消费需求。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需求与个人收入水平相关

11、,个人消费结构会随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该指标我们用各省区人均 GDP 来衡。 (2)投资需求(i) 。投资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只考虑了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该指标采用各省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 (3)政府消费需求(g) 。政府消费需求反映了政府的规模以及对市场干预的程度,政府消费需求的变化能够引导全社会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不同产业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替代与变迁。政府干预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基础。该指标我们用各省区政府最终消费支出

12、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 (4)外贸规模(tr) 。对外贸易是来自外部且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资本的快速积累推动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进而推动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反过来,贸易结构优化反过来又带动了资本的积累速度,最终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产业结构。用进出口总额与 GDP 的比重来表示。以上数据来自于中经网、 中国统计年鉴 、 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 、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各省区统计公报等。 为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我们先对各个变量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具体见表 2。 (二)模型设定 常见的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两种。 1.空间滞后模型(SLM) 该模型分

13、析各个变量在一个地区是否存在扩散现象,即,空间溢出效应。表达式为 2.空间误差模型(SEM) 四、实证分析 (一)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前文已经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省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即集聚现象,下面将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1998年2010 年 28 个省区(重庆、西藏和宁夏部分数据无法准确获得,因此不予考虑)各种因素对省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 为便于比较,突出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建立了三个模型普通固定效应模型(FE) 、SLM 模型和 SEM 模型。其中,SLM 和 SEM 模型又分别细分为空间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和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

14、 3。 1.选择最优模型 首先,比较固定效应面板估计结果和空间面板回归估计结果空间回归模型采用了极大似然(ML)估计法,并通过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SLM模型和 SEM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值 R2 均高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另外,SLM 模型中空间滞后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达到了 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对本地区产业结构有同向的促进作用,而 SEM 中空间误差回归系数也均为正值,也达到了 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仅受到本地区相关变量(各种自变量)的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相关变量的影响。这说明空间因素的确在发生作用。 其次,比较 SLM 模型和 SEM 模型常见的选择标准

15、有拟合优度 R2、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 、似然比率(LR) 、赤池信息准则(AIC) 、施瓦茨准则(SC)和拉格朗日乘子等。这里我们采用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准则进行选择,该值越大,模型拟合效果越好。从表 3 给出的具体估计结果来看,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因素的各种模型中,空间固定效应 SEM模型估计结果的 LOG-L 似然值优于其他五个各种空间面板模型,因此,本文进一步关注 SEM 模型的估计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可以将回归结果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的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目前阶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仍然不足,因

16、此,固定资产投资并非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其次,外贸规模、个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较小,在 1%和 5%显著水平下为正,构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这三个变量每增加 1%,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0.093720%、0.013728%和 0.012531%。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我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缓解了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结构供需矛盾” ,对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点与实证结果相符。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科技竞争,近年来各国都将目光聚焦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出口。另外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已经扩大到

17、高新技术领域。因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个人消费需求也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大大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最小。 最后,分析技术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从回归结果看,技术水平的回归系数最大,在 1%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且为正,说明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每提高 1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将提高 1.016888 个百分点。因而,技术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外商直接投资也在 1%的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远远超过了其余

18、 5 个变量,说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将对省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五、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果表明,28 个省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到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个人消费需求、外贸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不显著。具体结论如下:(1)中国各省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并非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2)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仍然不足,并非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而不能给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多少好处;(3)外贸规模、个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4)技术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

19、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原因在于技术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相互促进,比如 FDI 可以通过竞争效应、示范和模仿效应、人员流动和培训效应、前后向关联等渠道改进东道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业结构。 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依赖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种空间依赖性还表现出鲜明的空间差异性。结合各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提出几点建议:(1)要将空间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中。即,在制定产业结构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省区的异质性特点。同时,重视各省区之间的空间联系,推动各省区的内部互动,加快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 (2)调节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同时调整政府消费支出的

20、内部结构,寻求政府运行成本的最优规模。一方面要合理调节政府干预程度,引导其发挥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要降低政府运行成本,转变财政支出方式,加快向政府消费的转变。 (3)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除了通过对外贸易和 FDI 的方式获得技术外,还要加大对国内研发投入、本土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要发展科技含量和劳动力生产率较高的行业,以科技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 (4)进一步完善外资引进政策。加强对外资的技术要求,重点引进技术密集型项目,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 FDI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

21、业,而在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仍然很低。 参考文献: 陈立泰,余春玲,王鹏.2012.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服务业发展基于 28 个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经纬(5):22-26. 陈昭,陆铭,金煜.2004.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12):25-33. 高远东,陈迅.2010.FDI 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差异化分析-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9):62-66. 高越,李荣林.2011.国际生产分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12):78-84. 黄文正.2011.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基于 VAR 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