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课程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内涵二、课程的类型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涵二、课程设计的层次第三节 我国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内涵(一)课程的词源分析在中国:宋代朱熹 朱子全书 论学 中提到, “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进程。在国外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 1859)中,由拉丁语 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跑道( race-course ),最常见的定义是指学习的进程( co
2、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二) 关于课程的几种认识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学习经验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4、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三)课程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全部经验,包括课内外一切活动在内,而不限于各科知识的教学。狭义的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主要是课内的课程),包括各教学科目的名称、地位、开设的顺序和教学时数。 二、课程的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课程类型按不同维度来划分主要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各课程类型和科目都具有自身的
3、价值,在课程结构中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其它课程形成价值互补。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 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它以各门科学为基础,从每门科学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按照科学的逻辑,形成独立的学科,然后根据各门学科的性质、地位、作用按顺序编为学科体系。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特点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
4、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优点: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缺点: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 1)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叫广域课程。主张实行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采用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以
5、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于是产生了一种综合的课程或叫广域课程,例如我国的小学“ 自然 ” 就是包含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课程。( 2)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也就是学科课程,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 优点:比较容易结合实际生活,如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可以涉及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等科,如果设综合性的理科和社会这样的课程,就可以在综合课程中联系起来讲,而在分科课程中实施起来就有一定难度,采用综合课程的结构还可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使教给学生的知识比较完整,更加接近生活,有其优越性。缺点:一个是教科书的编写,编写综合性的教科书,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可克服;另一个是师资,由于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但通过培训以及改革师资培养模式,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