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本”视野下儿童习惯的优化策略摘要:人们常将儿童习惯分为生活习惯、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对儿童习惯的显性层面的认知。深入分析儿童习惯形成的动因,则会发现在生物性、社会性、个体精神因素影响下的不同习惯模式。 关键词:儿童主体 习惯 教育策略 一、对儿童习惯的诠释 常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但怎样培养习惯,培养什么样的习惯,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乏力。目前,我国对儿童习惯大都沿用陈鹤琴先生生活习惯、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分类,但儿童习惯的动因,尚需进一步探讨,只有突破对习惯的平面化认识,逐步改进完善相应的教育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儿童习惯的优化。 1.在生物法则下形成的习惯
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 “趋乐避苦”是人的基本天性,换言之,习惯是在个体根据生物的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在逐渐减少错误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桑代克并由此提出他的关于奖惩的系列技术。这种技术在斯金纳那里演变为复杂的通过外界力量去塑造或矫正人的行为习惯的技术。 2.在社会法则下形成的习惯 德国早期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在研究中选择了进化程度较高的大猩猩做实验,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一种顿悟(对目标与条件关系的突然领悟) 。这导致了以后的心理学家强调理性是形成和发展人的行为习惯的强有力的因素,强调个体对社会生活准则以及做事经验的领悟。 3.依从内心法则形成的习惯
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呼吁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不能把心与脑分裂,要培养理智和情感合一的人。这与中国古代主张的“内外兼修” 、 “慎独”的思想有某种暗合。罗杰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的学习行为的特征,如有效学习的获得应该是渗透行为,不仅仅是认知,而且还应该渗透到人的态度、行为习惯的改变,有效学习的行为的获得,应该是自我评价的,不必过于依赖外在的权威,而是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指向。二、不同教育观指导下儿童习惯的形成路径 斯金纳等人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学习者学到什么不由个体决定,而是受到环境控制。奥苏贝尔等人认为,儿童行为依赖于心智在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分析眼前情景的结
4、构,以及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马斯洛、罗杰斯等人认为,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对儿童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者个人意义,是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是一种无意义学习。而经验学习以儿童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儿童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儿童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能更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 “生本”视野下儿童习惯的优化策略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认为,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儿童认识的深入
5、,教育的过程绝不是一厢情愿的“施” 、“受”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儿童的“纤夫” 。可以说,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既取决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决定于在互动的各个环节,是否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教育策略。而有目的、有计划的习惯形成和习惯优化的活动设计,其流程应包括下属步骤:追踪分析、目标取向、环境创设、干预策略、评价策略。 1、追踪分析 了解儿童是教育的前提,培养儿童习惯必须关注不同个体的现实生活,在活动内容上注重让现有知识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与儿童的经验、需要相联系,而不单是纯粹从学科本身结构和社会需要出发。观察是了解一个人的兴趣和需要、经验水平、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要因素
6、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目标取向 不同的教育目标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目标强调可理解性、可把握性、可操作性;生成性目标注重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强调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体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表现性目标不预先规定儿童的行为变化,而是关注儿童在复杂的互动活动中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现,追求表现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从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对儿童主体价值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弥补了单纯强调行为目标的缺失,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环境创设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形成儿童行为习惯,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等
7、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言之,教育者自身的行为习惯即会成为儿童习惯获得的模板,如果教育者自身就有很大的缺点,那么任何方法都是没有用的。事实证明,盲目的环境创设,主观性的、成人化的环境创设,不能满足儿童探究的欲望、审美的需求、好动的天性,必然导致在儿童行为的引发和维持中的困惑,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干预 在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活动过程中,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何种方式进行指导,受教师的儿童观、发展观的制约,能否更好地实现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实现教育效果的有效性和最大化,取决于实施者所采用的干预策略。在儿童习惯形成的教育实践中,着力于个体发展动机的唤起,着力于生命
8、的自主性的实现,主张为个体发展提供适宜、适时的帮助,其中所体现的教育的有序性,正是生本教育倡导的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5、评价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 “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接受、被爱、被引以为荣。尽管父母并不赞成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他们应该和孩子交流,应该一直都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的生活” 。今天,在评价的实施中,充分体现对被评价者的尊重,已成为一个重要原则,而尊重的实现,则要求评价者必须是个别化的,是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应当从儿童的不同的个性和潜能出发,制定评价标准,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遵从儿童的个别差异,体现评价的个别性,这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