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振兴研究摘要:随着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美景后有着不少老旧的建筑、街区被新楼所取代。所以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并寻找正确、适合的改造模式是紧迫的使命 关键字:历史街区、改造、保护、振兴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伴随着上海经济的腾飞,城市中心地块也越来越被地产商们看中。然而一些极具城市历史意义的风貌区往往就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对于这些地块是拆是留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有着城市历史痕迹、体现出成熟时文化命脉的建筑风貌区,如今有被叫做, “历史街区” 、 “历史性传统街区” 、 “历史文化街区”等。 “历史街区”这一概念最早是
2、1933 年雅典宪章中所被提到,而我国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及是在 1986 年的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这个概念的被普遍认同,也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仅仅保护一栋历史文化建筑是不够的。单栋建筑无法充分体现城市历史文脉与原有的历史风貌。所以人们扩大了保护范围,由单体建筑到建筑环境,到城市景观,到建筑群。 但是,我们究竟如何保护,用什么程度的保护?特别是在众多经济利益下如何进行保护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上海城市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在讨论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之前,我们先来研究当下热门 “成功”改造上海城市历史街区的案例。其一,就是中西结合,体现老上海石库门的上海新天地商业圈;其二,是运用与
3、新天地不同开发理念的,体现上海特色里弄文化的田子坊。 2.1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成形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这里逐渐发展成卢湾区一街三市之一,成为该区域的商业中心。1997 年瑞安集团提出了对太平桥石库门(现在的新天地)改造的新理念:就是将原有的居住功能与商业功能进行完全的置换,使这个区域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个纯高档商业区。此项目共投资 1.5 亿美元,一期于 2001 年完工。上海新天地已然成为上海文化商业的新地标,可以说是上海以石库门为背景的商业区的典型代表。 新天地的改造模式给予当时的人们不少启发,让人们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不在局限于一栋或单体建筑中,而是扩展到对街区、环境
4、的整体保护。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休闲的旅游景点,新天地是一个以老上海石库门为背景,为载体的集中式娱乐、餐饮、文化休闲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功能与老旧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功能上也与其周边地块相辅相成。在新天地中保留着不少的石库门的元素,对原有的老上海居民来说有着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这种老与新,过去与现代的结合也正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种体现。 新天地改造定位为商业用地,所以对原有石库门环境的尺度的改造是理所当然的,原来狭小的“弄堂”空间已经不适合高档商业功能。在新天地的改造中,增加了不少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景观小品等。这使得新天地整个外部环境与现代城市空间相和谐。我们可以怎么说新天地除了少数
5、几栋建筑、建筑外部材料与一些石库门典型的元素外是一个全新的街区。 2.2 上海田子坊 田子坊是位于上海打浦桥地区泰康路街道,泰康路是法租界扩展的结果,所以在这里保留下了整齐的法式洋房,因为租界的相对安定,是的不少文艺界认识在此居住、活动;当年的泰康路文化气息浓厚。之后街区衰弱成一个马路集市,1998 年在政府牵头下对其进行整顿改造。 “田子坊”其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画家“田子方”的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 SOHO 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田子坊算是和新天地同时期开发的老街区,素有“新天地第二”的称号,但是,其开发理念与模式有诸多不
6、同。 看田子坊命名的由来就可看出,其定位于新天地完全的不同了。田子坊的开发模式更像是创意园区的开发模式,即引入艺术创意产业,让一些艺术家进驻创业等。但是田子坊的开发模式又不完全是创意园区模式,其还原汁原味的保留街区的空间格局与环境风貌。并保留了一部分的原有居民,这样更是完全原汁原味的保留了街区原有的生活形态。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只要你在这条如今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不难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了。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
7、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谓应有尽有。 田子坊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一种自然的生长的模式,在早期规划中不刻意的划定每个建筑具体功能性质。前期把一部分艺术创意产业引入后,让其自然的发展餐厅,礼品店,咖啡吧等就会自然的去配套,开发商只要对新开的店把把关就好。当整个街区大道一定气氛后那些原来的居民自会自发的一起配合,更多的居民会自愿的对自家的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整个街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商业体系。 三、反思现有改造模式中的问题 “田子坊模式” 、 “新天地模式”成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两个样板,在上海之外被复制,前者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后者在天津、重庆、南京等地被开发商如法炮制。无论是新天地还是田子
8、坊,在现在看来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笔者认为这种成功更多的是开发商或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成功。我们试想下:当新天地晚上大多数店面关闭后这个街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当田子坊进入晚上后巷子中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住在楼上的原有居民会是什么感受?再者,新天地的这种模式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又有多少呢? 新天地被保留的只是空间格局和外墙体,从屋架、地面到内部空间,都经过了改头换面的二次设计。每一栋建筑下面都挖了 3 到 9 米深的地下空间,作为消防水库。这不符合古建筑保护四原则:原材料、原结构、原样式、原工艺。阮仪三老先生对此批评说, “小桥、流水、人家,没有人家 ,再好的景致也诗意顿失。 ” 台湾视觉艺术家
9、登琨艳称新天地是“假古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天地在商业模式是成功的,但是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上市完全的失败。 田子坊没有像新天地一样“留皮去骨” ,而是完全的保留街区形态,并保留原有居民。阮仪三老先生是怎么评价田子坊的, “是一个国际化的、开放的文化社区” 。他认为,小区是封闭的,使得城市的空间和阶层分明。而田子坊这样的文化社区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将人们的生活、劳动联系起来。但是笔者认为田子坊的模式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随着田子坊的越加火热,田子坊慢慢转变成旅游景点。而众所周知石库门街区小尺度的街道完全是无法满足旅游这种需求的,而如今过渡的商业化更使得街区雪上加霜。 四、城市历史街区的设
10、计思路 笔者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这个概念认识的面还太小,似乎认为把老街区进行商业开发;将其地块进行商业功能置换,把建筑与环境翻新下就是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其实不然,所谓要进行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是对一些在城市发展中被“遗弃” ,被“遗忘”的城市“死角” 进行功能或形态重塑,让其恢复以前的繁荣。所以对于大片老旧工厂社区的振兴也是一种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其对象不仅仅是我们泛指的民居建筑。笔者认为我们再改造、振兴城市历史街区的思路上应该更加的放开,应该尝试打破现有的模式。 4.1 发展模式 一个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必然要和城市其他相关区域形成竞争机制,而其成败也依赖于其竞争
11、能力的强弱。哈维指出这种城市区域间的竞争会出现在任何一个或者所有四个基本的经济领域。这四个竞争领域是:1)有些地区可能成为生产中心的地位而竞争这种地区的工业结构对于提高它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决定性的作用。2)有些地区可能是为成为消费中心而竞争。就是所谓吸引个人手中的流动资金而竞争的。自然或者人工环境、与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场所都对是否成为消费中心起着决定性作用。3)为获得政府资金分配的竞争。就是相关区域成为区域性开发区而获得相关政府基金分配展开的竞争。4)地区可能为了获得地区控制权所展开的竞争,包括那些能够施加经济和政治影响的诸多重要功能。然而,这个领域内的竞争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由垄断力量来指定
12、游戏规则的竞技场。 发展方向基本在这四大领域中,在确定其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地块结构与形态是否适合其功能的转变。 4.2 建筑与街区环境设计 在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振兴中要重视“场所精神“,其是城市历史街区最重要的美学特质,应当予以保持。对于街区肌理的整理也是对历史街区空间特征和场所精神的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与街区的保存 保持对象的自然现状,不在它上面增添或减少任何东西、修复 将对象恢复到其形态的发展过程的某种早起阶段的物质状态、翻新 对建筑的现状实施改善以保证其空间与结构能适应新的功能、重新组建 在原址或新址按建筑原有结构一点点重新组装起来、转化 对其建筑功能进行置换、重建 重新
13、建造已经消失的建筑和复制 精确复制一座已有的建筑都涉及到各种竞争的需求而做选择和判断。 对于建筑的保护也不能过头,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不是指完全不能改变建筑风貌。过分的保护就会出现“假古董”的现象,在城市历史街区中可以存在新建筑。只是其风貌要与街区总体风貌相协调,这些新建筑本身就代表其各自的时代。这才是一个历史街区振兴发展的一种符号,所以笔者鼓励更为大胆的设计。所谓保护城市历史街区不是守旧不变,而是让其振兴恢复活力。我们是在创造历史,不是一尘不变延续历史。 五、总结 对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的还是依赖于政府的推动与支持,政府也不能因为在市中心有几个改造的成功的历史街区就自信满满,大肆宣传。政府要更多的关心周边的一些城市历史街区,让这些历史街区都受到保护,我们知道一两个历史街区无法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换言之一两个历史街区对城市的历史文脉无足轻重。所以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振兴这些历史街区,不是对那些街区一番新了之,更不是一推平了之!而是有机的整体调整区域街区的功能,让功能适合其形态,多些“真街区”少些“假古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