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551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品过程能力分析与提高摘 要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提高产品加工过程能力。本文重点论述了过程能力的分析方法、过程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高过程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影响因素;提高过程能力的对策 一、过程能力概述 1.过程能力含义 过程能力又称为工程能力或工艺能力,指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下能够生产出合格品的能力,即保证过程质量的能力。 2.过程能力作用 一般情况下,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实际波动成正比,即过程能力越高,质量波动越小,过程质量月容易得到保证。所以控制过程质量就是控制过程能力。 3.过程能力表示 根据过程质量的统计规律,一般采用“3”原则来描述过程能力的大小,即:=6。它表示

2、在 6 范围内,产品质量达到 99.73%合格率情况下,过程能力的值。 这种过程能力表示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质量特征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其次控制的结果是产品的合格率能够达到 99.73%。因此,上述过程能力概念只能应用于一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而不适应于粗加工、精密加工等过程。 二、过程能力分析 1.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只能表示一种过程固有的加工能力,即加工过程达到合格率 99.73%情况下的,控制线的上下界限范围。而与产品合格率不是99.73%的过程能力是否合理和如何控制无关。为了反映过程能力能否满足客观技术要求,需要将过程的实际加工能力与规范要求相比较,以便能够根据经济与技术方面的要求,调

3、整过程能力,所以引入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 所谓过程能力指数就是表示过程能力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的保证程度,过程能力指数记为 Cp=(T-2E)/6T/6S。式中,T公差范围 总体标准差 S样本标准差 实际计算时,一般是用样本标准差代替总体标准差进行计算。 2.过程能力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步,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注意要随机抽取样本,并控制与总体的误差。 第二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首先,确定过程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实际加工过程一般有三种类型:1)双向公差,样本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2)双向公差,样本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3)单侧公差:包括只有公差上限要求和只有公差下

4、限要求两种情况。 第三步, 查表确定过程的不合格率或合格率。 3.过程能力分析 根据过程能力指数评定分级表和实际规范要求分析过程能力的适应情况。 过程能力评价结果有三种情况: (1)过程能力过高,Cp1.67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放宽过程管理、放宽检查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过程能力充足,1.67Cp1.33 。这种情况可以对不重要的工序放宽检查,抽样间隔放宽一些。 (3)过程能力不足,1Cp。这种情况必须对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过程能力。 三、提高过程能力的措施 1.过程能力影响因素 从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Cp=(T-2E)/6T/6S,影响过程能力大小的因素有

5、3 个:公差范围 T、样本均值与规范中心的偏移量 E 和样本标准差 S 。 这 3 个影响因素中公差范围 T,一般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少放宽,因为放宽就意味着质量水平的降低。所以,提高过程能力的措施只能是减少样本均值与规范中心的偏移量 E 和样本标准差 S。 影响样本均值与规范中心的偏移量 E 和样本标准差 S 的具体要素则是 5M1E,即:操作者、材料、设备、工艺方法、环境、测量。因此,要提高过程能力就必须对这 6 个要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改善。 2.设计过程能力提高方案 (1)选择问题:减少偏移量 E,还是减少标准差 。选择 E 或 的关键是看对过程能力提高的影响程度和实现的可能性。

6、(2)现况调查:问题确定后,就要对现况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症结。 (3)设定目标:确定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为提高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所以,目标必须是用数据表达的数据值。 (4)原因分析:针对问题从 5M1E 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原因要彻底,可用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进行一层一层的分析,一直要分析到能够采取对策的末端原因。 (5)要因确定:通过原因分析,会分析出许多有可能影响问题的应用,但这些原因有的是主要原因,有的是次要原因。要因确定就是要把主要原因找出来,为制定对策提高依据。确定要因需要对末端原因逐条进行确认,找出对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证据,以确定其是要因。确

7、定要因的方法有调查表、散布图、正交实验法等。 (6)对策制定:要因确定后,就要针对所确定的每个要因制定消除对策。对策制定的步骤:提出备选对策-决定所采取的对策-制定对策表。对策制定的方法有:简易表法、矩阵图、PDPC 法、优选法等。 (7)对策实施:对策制定后,就要严格按照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计划来实施。每条对策实施完毕,要再次收集数据,与对策表中所确定的目标比较,检查对策的有效性。 (8)检查效果:所有的要因都得到了解决或改进,就要按照新的流程或操作方法进行试生产,并从试生产中收集数据,检查所取得的效果。(9)制定巩固措施:试生产效果确定后,就要针对巩固措施把效果维持下去。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加工过程标准,并评价和分析过程能力的提高状况。 (10)循环提高:总结经验并分析影响过程能力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过程能力的提高设计新的方案。 (编辑/李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