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624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路工程中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摘要:建设公路的过程,级配碎石材料以其方便的施工、低廉的价格,赢得了无数的青睐。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级配碎石层在结构层面上,空隙比较大,这些空隙就是其主要的排水路径,这样就使得水不能够对路面产生很大的危害。级配碎石这个铺筑于沥青和半刚性两个层面之间的过渡层,受三向压,对于拉应力不能够予以传递,对于下层释放的能量能够予以很好地吸收,抑制裂缝的产生。级配碎石本身的隔离功效使得半刚性基层对应的温湿度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减少了该

2、基层所产生的温缩差以及干缩差。 1 实例简介 某公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山区,该区域温和多雨,路面的主要借口如下:厚为三十二厘米的级配碎石底做基层(含水量 3%)+厚度为一厘米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作为封层+厚度为 15 厘米的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厚度为 26 厘米的沥青层。 2 施工技术 2.1 施工工艺 依照试验确定的配合笔,选择合格的碎石进行伴和,伴为混合料以后运至施工的现场,通过摊铺机予以铺筑,经过密实的碾压之后,用每小时四百吨的伴和设备进行伴和。摊铺机共有两台,工人十名,配合作业,碾压机为两台 220 振动的,外加上一台十二吨的双钢轮静压压路机,还有一台二十五吨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负责收

3、面工作。图 1 给出了具体的工艺参考图。 图 1 施工工艺图 2.2 选择合适的集料 粗集料选择的为高强度、高韧性的岩石,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源自颗粒嵌挤,故而粗集料对应的棱角状况,非常的重要。比较合适的细集料为天然砂,因为这种原料的保水性比较好,和易性也不错,碾压比较容易,离析不容易产生,故而对其含泥量一定要予以严格的控制。堆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开,不能窜料,要不然的话,就很难控制级配。 2.3 拌和措施 (1)级配碎石的具体比例要得到严格的控制:级配碎石结构密实,因为骨料对应的嵌锁力使得其产生了较高的强度,级配石还是一个主要的决定路用性能的因素,按照规范的具体要求,建议合适的级配碎石比为 1

4、631.5 毫米的占据四分之一,516 毫米的占大约 40%,河砂大约占 35%,对于细集料的具体用量一定要予以严格的控制。 (2)调整拌和的具体含水量:按照气温和天气的具体状况,适当的对摊铺的具体形式以及含水量的大小进行调整,如果天气比较潮湿,这个时候的含水量就可以高出大约 0.5%到 1%;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气温比较高的条件下用摊铺机进行摊铺,这个时候的含水量可比标准高出 1%到 2%,如果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含水量就可以高出大约 2%到 3%。 (3)本工程在夏天施工,摊铺选择的为装载机,进行人工精整,老油面是下承层,所以摊铺的时候,含水量要比标准高出大约 2%到 3%之间,进行实验,获得

5、最佳的含水量应该是百分之四点八。 (4)均匀拌和:均匀的实现可以借助拌和时间的延长得到实现,检验的标准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离析现象。实践告诉我们,对于集中厂拌的情况,控制起来比较容易,拌和对应的均匀性更高,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2.4 运输 运输环节也会影响到集料对应的离析状况,放料于运料车上的时候,每卸一斗,就要移动一下车位,混合料的堆装分三处进行,这样粗料就会被迫落在车厢的中部。卸料的过程中,粗细集料也可以再次实现混合,降低离析现象。卸料的过程中,摊铺作业如果选择的为装载机和推土机,要从边向前进行,将堆料的具体高度予以降低,料堆呈品字型,避免出现平行布料,形成不必要的离析

6、带;如果摊铺选择的为摊铺机,卸料一定要快,减小首次离析界面在滑动之后产生的二次离析。 2.5 摊铺 本工程量比较小,故而选择的作业模式为人工进行辅助的整平+装载机进行机械的摊铺。摊铺的过程中下面四个方面必须要予以注意:(1)拌和是需要含较大的水量,比最佳含水量还要高出 2%到 3%;(2)按照试铺确定松铺的具体系数,通常介于 1.15 到 1.25;(3)人工对粗、细两个离析带进行处理;(4)整平之后的碾压要及时,如果要补水,就要先闷一下而后压实。 2.6 碾压 (1) 碾压选择的设备为三轮压路机以及振动压路机,这两种压路机的吨位都在十二吨以上吨位的机器。整形以后,只要混合料对应的含水量为最佳

7、的含水量或者这个数字以上,那马就要马上予以碾压。(2)按照当时的具体天气状况,混合料具体含水量的多少,确定碾压的具体状态,避免碾压过长或者碾压过短,在碾压路段,进行明确的分解,避免发生漏碾的现象。依照实验,明确碾压的具体组合方法,一个基本的原则为先稳,后轻,再重。(3)碾压的基本顺序如下:直线段以及没有超高设置的平曲线段,自路肩向中心进行碾压;如果平曲线段有超高设置,那么就自路肩向外进行碾压。(4)碾压的过程中,后轮重叠半个轮宽,此外,后轮一定要将两段接缝的地方予以超过,初压保持在每小时 1.5 到 1.7千米,复压每小时要介于 2.0 到 2.5 千米。(5)依照实验确定碾压的具体遍数,通常

8、情况下是 6 到 8 次,对于两侧要多碾压 2 到 3 次,碾压之后,基层的表面不应该有明显的车轮痕迹。(6) 级配碎石层如果含土,就需要滚浆碾压,直到没有多余细土泛至表面,并且干净的清除表面泛出的泥浆。(7)无论是倒车,还是换挡,一要做到轻,而要做到平且顺,无论是急刹车还是调头,都不能够在完成了的或者正在进行碾压的路段上面进行,倒车应该从原路予以返回。没有碾压的一端,成齿状进行倒车,对于个别“臃包”要配专人管理。 2.7 养护、维护和管理 和传统的水泥材料进行比较,级配碎石层内部的颗粒之间没有粘结,也就是不存在板体性,所以完成铺筑以后,做好对应的管理,就演绎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管理级配碎石

9、层,下面三个环节必须要给予密切的关注:(1)防冲刷。在强降雨的天气下,路面的细集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遭受到很严重的破坏,所以完成施工以后,要马上铺筑下一层,如果不能够马上进行下一层的作业,那么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避免雨水对其产生冲刷。 (2)维护交通。完成铺筑以后,因为没有板体性,故而必须要进行交通管制,交通长期的放开的话,表层就会受到严重的污染,细集料大量的被带走,产生粗骨料外露。假设交通必须要放开,对于车速一定要予以严格的限制。 (3)避免发生交叉污染,通过一定的措施,对表面予以保护。 3 结论 (1)针对级配碎石进行施工,应该尽量的降低纵向接缝的发生。对国道、省道进行大修的过程中,多数的情

10、况下都只是半幅通行。在这样的施工作业下,本路段的施工作业方法可以描述为:超宽进行前一幅的对应摊铺,一般超宽五十厘米;经过碾压成型,将交通放开管制,后一幅摊铺的时候,垂直的把前幅中超宽的那一部分予以切除,切除面务必要保持垂直的形态。将切除的那部分回运到拌和场予以再次的拌和,重新利用。 (2)对于级配碎石层的形式,断面最好为满铺,这样结构内部进行排水的时候,效果才会最好,不过这种模式对于边坡防护,难度就无形中被增加。而且级配碎石层也因为处于裸露的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在雨水的冲刷之下,而形成淘空的现象。研究告诉我们,因为沥青面层受到损坏导致水分不能够均匀而且适量的渗透到基层之中,如果级配碎石对应的孔隙

11、率在 15%左右的话,那么水分就能够重新予以分布,不会产生动水压力。换而言之,和排水的功能相比,级配碎石具有更好的对水分予以重新分布的作用,故而大修路面的时候,如果路段比较正常,对路肩用土进行培育,通常情况下,会每间隔十米进行一米的排水孔的开设,同时用级配碎石将其填满并予以压实。 (3)路段如果对应较大的交通量,基层就会用级配碎石做材料,沥青混凝土选为上层材料,超过四厘米厚,面层总厚在九厘米以上。和碎石层相比,混凝土层的封水效果会更为理想。国道以及省道上,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是半幅通车,故而行车的具体环境也对材料的含泥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样级配碎石层就可能出现局部或者表面对应的含泥量超过了设定的标

12、准,进而影响具体的封水效果,增大基层的含水量,降低强度,造成路面的病害。 (4)修补级配碎石对应的基层坑槽系列问题。因为天气等不同的原因,对于级配碎石基层,可能上面的表层铺筑的时候,就不够及时,这就造成雨天之后,路面出现诸多的坑槽,如果用级配碎石作为原材料对这些进行直接的“贴补” ,那么和原来的基层之间就不能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进而对路层的强度产生消极的影响。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方法有二种,方法一为在坑槽对应的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通过机械的手段或者人工作业的方法抓松坑槽周边,而后用拌和了的级配碎石进行填平并予以碾压;方法二为在坑槽数量本身并不多的情况下,对面层直接进行摊铺,首先用沥青混合料予以对应的填补,经过碾压,再进行对应的摊铺。 参考文献 1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王加弟,等.级配碎石基层的组成设计与施工工艺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241-242. 3沈金安,李福晋,陈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止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车国东.浅谈半刚性与半柔性路面用混合料性能特点J.山西建筑,2008,34(10):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