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994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分工优势的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分工优势理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工序拆分化”的思考与整理,并基于内部减少阻力、外部促进创新的内外协同思想,分别建构了以企业家、职员、客户三者联动的内部循环持续性管理创新模式和区别于以往简单“政产学研”合作基础的多对多管理创新共享合作模式,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具体实施,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由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分工 管理创新 推动模式 引言 从芮明杰(1994)与常泽修(1994)等人于 1994 年在国内首次明确管理创新概念至今,我国管理创新研究经历了从最初的概念阐述到内容划分、从方法实施到体系评价的快速

2、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管理创新口语化、标语化,对于管理创新推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反观管理创新的形式化、虚置化却也说明了如何有效地运用管理创新措施,推动措施的有效落实应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而从目前国内文献的相关研究看来,对于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管理创新的具体性研究与拓展性研究,如李玉海等(2010)选取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评价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而王智辉(2010)将管理创新的研究对象从企业转移到了政府机构;龚新蜀等(2010)则将对管理创新的考量拓展至系统生态学领域。案例分析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证借鉴意义,但也决定了其并不具备一般普遍性;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基于分工效应及优势,从企业

3、内外两方面建构有效并具一般代表性的管理创新推动模式。 分工优势理论借鉴与企业管理创新阻力 对于分工,亚当?斯密(2009)曾做过以下总结:通过分工,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减少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损失时间;在简化劳动、节省劳动时间的同时,也促进了机械的发明,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借鉴分工理念,要推动管理创新就不应该局限于单一主体本身(企业范畴)进行讨论,可以将其进行“工序的拆分” ,以达到简单化与实践化的目的,即从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所有社会活动集合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充分重视与运用各因素主体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势利导;而“工序间的协同”则可以根据内部刺激(即来

4、源于创新主体内在因素变动的影响)与外部刺激(即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管理创新主体的影响)的两大划分,以从内减少阻力,从外促进创新的内外协同思想,实现管理创新的共振效应,并通过各自主体分工优势的发挥,最终引导企业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模式的转变。 现实中的劳动分工起到了简化过程、提高效率的作用,从问题分析角度,结合工作流程的结构,与以往条例式的问题概括相比,也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与集中性。按照戴维?奥斯本对于创造过程三阶段即“寻求事实、寻求观念、寻求解决问题”的划分法,本文将企业管理创新流程划分为管理创新战略的制定、管理创新模式的选择、管理创新措施的实施三个阶段。在管理创新战略制定阶段,有创新战略

5、主观决断性的问题;在管理创新模式选择阶段,存在创新模式选择单一性的问题;在管理创新措施实施阶段,会遇到创新措施实施不到位的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推动模式构建 (一)内部循环持续性管理创新模式构建 企业内部条件作为管理创新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企业管理创新成功与否,因此,改善内部条件是推进企业创新落实的根本保障也是基本前提。相对于以往妥协或强硬姿态单方推动创新不同,依赖于各角色的划分,充分发挥角色功能,使成员充分了解并自发参与的多方模式无疑更能体现发挥分工的优势,所以本文在内部循环持续性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中,充分利用角色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的关系,选取企业家、职员与客户三类简单角色(

6、为方便演示) ,通过角色功能的整合运用,增进协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企业内部的创新阻力,推动创新措施的积极落实。 在企业家、职员与客户的三元推动模式中(见图 1) ,首先表明了管理创新的目的不仅仅限于稳定局面,强化职员管理,而是由管理支撑推动企业未来发展,完成战略目标。而从以往的企业流程企业家职员客户来看,企业家处于决策的顶端,而客户属于企业外决策结果的被动接受端,这种生产主导型的经营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现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三元模式也凸显了客户端的重要性,推进了客户职员企业家(即建设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满足市场一线员工需要的组织管理流程)这一逆向决策体系的建立。如图 1 所示,在三者的循环作用

7、中,从正向决策机制角度,客户元的引入与强调,增加了企业家、职员的相互依赖感,而目标的趋同性则转移了两者间基于管理职能的潜藏冲突,减少了两者对立的可能,为相互间有效协作开展构建了良好的前提;从逆向决策机制角度,未来市场需求倾向为经营者提供了企业管理创新实施的基本立足点,避免了基于维持现状的管理创新模式随着企业发展陷入“改革问题改革”的反复循环,而结合战略解构的各个子目标不仅指明了各部门管理创新方向,也为管理创新的落实与持续推进提供了保障。双向机制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管理创新的层次化发展(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管理方法) ,而管理创新具体化、基层化本身又加深了经营者与职员间的相互联系,继而又巩固了

8、双向机制的循环作用。所以内部三元模式的构建,通过力的均衡,从局部角度为三者实现充分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整体角度则为企业的持续性管理创新而非阶段式的管理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外部多对多管理创新共享合作模式构建 外部环境相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而言,虽然无法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但其影响不可忽视。有利环境的创造,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管理创新进程,减小决策者主观性思想的疑虑,从分工角度,外部大范围环境主体因素协调整合相比较于企业内部小规模角色分工,也具备更好的理论效果。基于外部引导创新的主体思想,本文引入政府与高校(科研所)构建外部多对多管理创新共享合作模式。与以往常规模式不同,在典型的“产学

9、研一体化模式”中(见图 2) ,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运用自身经济手段(税费优惠的出台)与行政手段(相关政策条例的制定)的同时,推动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受制于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以及高校与企业配对、关联等问题,三类机构优势都无法因有限的分工而实现充分的发挥,所以,简单“一对一”模式虽然一定程度加快了企业管理创新的进程,却依然存在如企业受惠数量受局限,不利于企业自觉创新意识的产生、创新模式不利于推广、容易使企业产生依赖性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拓展至“多对多”模式进行考量,即将相互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围,分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并通过机构优势的互补,提高分工效率,而互联网技术

10、的发展与普及给这一模式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图 3 所示,基于政府、企业、高校管理创新共享平台的搭建,首先奠定了有效分工的基础,实现了纵向信息的直通(即政府 企业 高校) ,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实的企业需求为高校科研提供了实践的机遇;而横向信息流通(即高校 高校、企业 企业、政府 政府)则拓展了信息平台的效用,实现了信息共享。从高校间管理创新基础理论的学术研究,到企业间管理创新具体实施的经验分享,直至政府间管理创新施政理念的互动交流,通过信息共享,避免了有限资源的重复浪费、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益。与技术创新平台受制于专利影响无法有效落实的局面不同,作为企业

11、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其外溢性倾向,保证了管理创新平台的顺利开展,且伴随国内管理热潮的逐渐兴起,企业自身的管理需求势必会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给跨地域间的相互协作创造了可能,也为后续实现更广阔的分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有利条件。伴随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同时,企业相互间管理创新的激励效应、学习效应以及整体创新文化氛围都将大大促进区域内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在另一方面,集聚效应所产生的优势也吸引着区域外企业的不断参与,并推动管理创新平台的持续扩张,通过创新资源的丰富化,再一次实现了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提升。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

12、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结论 管理创新虽然仅是企业内部的一项举措,但其涉及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甚至技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干涉、相互联系使得管理创新实施的复杂性大大增加。所以本文借鉴分工优势,围绕管理创新三个阶段阻力问题,以内分工构建适宜的内部条件,着力减小管理创新冲突的可能,保障措施的具体落实;以外分工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发展进程,依托于共享平台的搭建,也有望降低管理创新的主观性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内外部结构

13、的分工搭配,较全面地实现了各方优势的整合,有效分散了企业所承担创新风险,这对于国内管理创新的发展普及势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舒昌俊,李玉海,周升梁等.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 4.王智辉.政府管理创新探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J.长白学刊,2010(2) 5.卢全晟,龚新蜀.基于系统生态学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研究J.求索,2010(8) 6.亚当?斯密.国富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岳志勇(1973-) ,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理论及创新理论研究,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文宗川(1973-) ,男,汉族,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创新理论研究,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胡靓(1986-) ,男,汉族,山东德州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创新理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