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药物外渗病因素 1 、药物因素 2 、机械损伤 3 、生理因素 4 、血管因素 1 、药物因素 (1 )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2 ) 速度过快 (3 ) 输入的药物引起血浆pH 值及渗透压改变,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等均可引起血管壁损伤, 使其通透性增高, 而发生输液外渗。输液外渗的高危药物 高渗液体如: 50% 葡萄糖注射液、20% 甘露醇、10% 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右旋糖酐 血管收缩药如: 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垂体素 阳离子液如:氯化钠、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化钙 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 化疗药物如: 阿霉素、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甲氨碟呤、放线菌素D 、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新、诺维本、卡莫司汀、氮芥、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损伤大、后果严重。 其他:造影剂、静脉高营养药物、血液制品、某些抗生素等。如:乐凡命、脂肪乳、氨基酸、柔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容易外渗人群1 、不会表达的婴幼儿,2 、感觉迟钝的老年人,3 、麻醉未清醒者4 、应用镇静剂的人,躁动患者等。2 、机械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