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节约型校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苦耐劳创造了人类伟大的奇迹。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 于是有些同学都养成了铺张浪费、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多数学生追求安逸舒适、享乐的生活,不劳而获的思想浓厚,勤劳意识淡薄。他们对身边的小事无动于衷,没有一点节约意识:空空的教室里灯全开着、无人使用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淌都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很多小学生认为读书,劳动、工作都很辛苦,而且表示自己如果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会半路撤退;认为农民太辛苦、社会地位低,因此看不起农民、不愿意当农民。这些问题,十分令人担忧。 勤和俭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馒头吃两口就扔掉,没过多久,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了。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