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5456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基本教材: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 4 版。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重点)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各自的含义、内容,对比把握三者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要求联系经济学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三、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一)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结构第二节 社会保险(一)定义:要重点把握社会保险的含义: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是指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二)地位:知道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原因有三点::1、它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即人口中最主要的部分;2、它承担的风险最多;3、它所占用的资金也是社会保障中最大的部分;(三)特点:强制性、储蓄性、互济性、补偿性;(四)内容:老年社会保险、疾

3、病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第三节 社会救济(一)定义及地位:社会救济亦即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二)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不同:1、对象不同;2、目标不同;3、经费来源不同;(三)对象:无依无靠、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由于意外灾害一时困难的人;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四)内容:归为两大类: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其中灾害救济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紧急救济行为、灾害预防、灾害预警服务三种。第四节 社会福利(一)含义

4、: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具体了解四种含义,即公共福利事业、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以及上述三种形式的综合。(二)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和女职工福利。(三)形式:有货币形式、劳务形式、实物形式三种。第五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一)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三)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四)社会政治的稳定剂;四、习题:1、名词解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2、为何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3、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

5、: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种基本类型及其含义,并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了解在探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新措施。三、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从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风险的增加出发,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

6、经济的一种稳定机制。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本节主要分析了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福利国家理论、英国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在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贝弗里奇报告书的重要意义。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本节从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开始,进一步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俾斯麦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通过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第一个社会保险法为何产生于德国。(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和技术基础1、社会保险制度的

7、组织基础:以抵御劳动风险为目的的互助组织从制度属性、管理形式、项目设置、责任承担等方面,为后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组织经验和基础。2、社会保险制度的技术基础:商业保险的发展为后来社会保险提供了技术方面的经验,同时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属性、作用和对象、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管理体制、保障水平和立法范畴。第五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世界上基本形成了四种社会保障模式:(一)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二)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三)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四) “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应该着重掌握四种模

8、式的含义和特点。第六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保障(二)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三)在“左”的干扰中调整和发展四、习题: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类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 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的问题,认识它们变革的原因,明确改革的方向及改革措施,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的方向。三、主要内容:第一节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发达

9、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成本太高。2、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3、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4、社会保障制度未能随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1、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其中增收主要靠缴费率和取消原有缴费最高限额,节支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措施主要是:(1)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3)改革养老金调整办法。2、在失业保险方面主要是:(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2)延长领取失业保险的等待期。3、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了解各国不同的变革措施,把握由给付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的转变及各自含义。4、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0、(1)目标有三个:公平、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2)措施有四项:引入竞争;改革住院医疗费;改革药品付费制度,节省医疗保险费开支;扩大健康保险覆盖范围。5、应付就业模式变革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6、促进再就业以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第二节 经济转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相互补充的保障体系。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3、增加缴费主体,提高缴费率。4、提高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待遇。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主要是一些亚洲国家。(三)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如智利、秘鲁的

11、改革。(四)医疗制度的改革: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主。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模式的弊病:(二)覆盖范围狭窄,不同所有制劳动者待遇差异悬殊。1、差别过大和平均主义同时存在。2、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待遇。3、社会化程度低。(三)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新模式:(1)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2)尽快充实养老保险基金。(3)加快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体系。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制度。3、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4、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扩展到城

12、镇全体劳动者,关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农村社会保障问题。5、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体系。6、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化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四、习题:1、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遇到哪些问题?2、经济转型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那些变革?3、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4、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重点)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社会保险基金都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社会保险基金。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社会保障

13、基金的概念和作用,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筹集渠道和运营方式。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及分类: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1、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2、按社会保障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1、政府财政支持2、雇主和个人缴费3、社会筹资4、其他渠道(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1、征税方式2、收费方式3、强制储蓄方式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

14、原则(二)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方式(三)不同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和投资原则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长期收益原则、多样化原则、可流动性原则。(三)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金融投资、实业投资(四)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方式第五节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四、习题:1、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分为几类?2、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什么?4、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投资渠道有哪些?5、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原则是什么?第五章 社会保障

15、管理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了解社会保障如何进行,知道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求明确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内容(一)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拟定基本法规,通常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即行政管理。(二)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包括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管理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三项。社会保障基金一般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它是由国家、单位、享受者的代表组成的事业性公共机构。(三)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了解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是为社会保

16、障的享受对象提供一系列必要的服务。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类型:(一)政府直接管理的社会保障:政府除了承担立法、监督责任之外,还要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管理。(二)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负责社会保障立法和监督,公法组织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管理。(三)以私营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一)改革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2、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集中管理优势未能充分发挥。3、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4、社区服务体系有待发展,社会保障管理基层基础工作需要加强。(二)完善

17、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四、习题:1、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问题有那些?3、怎样发展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六章 社会保障水平一、课时分配:3 课时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以及限定因素,了解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测算和评价,理解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保障“量”的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三、主要内容:第一节 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特点及意义(一)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指标: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指标是指为了衡量、表现社会保障水平而选取的变量。1、计算公式: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

18、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2、社会保障的范围划分(中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1、制约因素: 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2、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动态性特征;刚性特征;社会保障水平客观存在一个“适度区域” 。(三)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通过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可以探索出社会保障制度与其外在环境要素之间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中加以运用。第二节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一)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既包含“量”的内容,又包含“质”的特征。 “量”是

19、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是“质”与“量”的统一。(二)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不适度”的影响1、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积极作用:(1)保障公民基本的经济生活水平,履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保证社会的安定。(2)在保障公民生活的基础上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增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周期平衡,避免出现财务危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转。(4)有利于政府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有力杠杆,促进储蓄、投资和生产性资金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2、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和超度的含义3、社会保障水平

20、超度的影响(三)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确定一个较为明确和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与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基本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四)社会保障预警系统:是指社会保障预测、监督机构通过建立科学、灵敏的预警系统,通过对量化资料的分析,及时发现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社会保障潜在危机,以便国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社会保障危机的发生,维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转。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一)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分为两种:1、按照社会保障内涵与外延: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2、依据社会保障支出的承担主体:国家财政、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集体、社会团体等。(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及存在的问题1、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建国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几乎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严重破坏,1978 年后进入恢复、发展和改革的时期,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对于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测算有不同的口径和方法,但绝大多数的测算都表明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趋势。2、存在问题:(1)中国社会保障的绝对水平(2)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对水平(3)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判断(4)中国社会保障的负担主体(5)中国社会保障子项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