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 内容目录一、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历史 和现状二、育苗设施三、亲鱼培育四、采卵、孵化五、苗种培育一、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始于50年代,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所限,偏重于形态和生态的研究,自60年代开始,海水鱼类人工繁殖与育苗研究突飞猛进。 60-70年代,人工繁殖研究工作相对集中于鲻科鱼类中的梭鱼,在海水、半咸水、淡水梭鱼诱导产卵试验均获成功。 一、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历史和现状 70年代末以后,人工繁殖的研究重点由植物性食性鱼类转向动物性食性鱼类。以鲷类(真鲷、黑鲷等)、鲆鲽类(牙鲆、黄盖鲽等)、鲀类(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等)、石首鱼类(黄姑鱼、大黄鱼等)、石斑鱼类(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等)、鲈类(花鲈、尖吻鲈等)为主,进行了人工培育亲鱼、药物诱导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采卵、培苗等各项试验,均获得较好效果。 一、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历史和现状 自80年代至今,我国的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在已达全人工养成的亲鱼有:真鲷、黑鲷、黄鳍鲷、牙鲆、花鲈、梭鱼、大黄鱼以及引进的英国大菱鲆、眼斑拟石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