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456993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届)论文题目 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所在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新闻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报业集团数字化路径探索为例【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开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发展数字出版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更为艰辛。因此,寻找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最佳契合点十分重要。本文从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入手,以各大报业集团打造数字报业的实践为例,叙述传统出版

2、业数字化转型的的发展方向,简述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关键词】传统出版业 数字出版 报业集团 转型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新闻出版总署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报纸 1943 种,期刊 9549 种,图书出版单位 580 家,音像出版单位 378 家,网络出版企业 195 家。全国共有国有、民营、外资、合资发行企业 12 万余家,印刷复制企业 18 万余家。图书品种从 1978 年的 1.5 万种增加到 2008 年的27.41 万种,报刊品种增加了近 10 倍。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扩展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出版业已经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障碍和严重挑战。电子

3、出版、网络阅读、在线销售,甚至电子阅读终端设备销售,都已经逐渐蚕食了传统出版业的份额。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出版带动传统出版产业的现代化成为出版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报刊出版业更是如此。 “数字报业”就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设计,以至于各大报业集团均被纳入这一总体设计框架之中。一、数字出版的崛起传统报纸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一)数字出版的源起和概念从数字出版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字出版是网络的数字技术与传统出版的交集,它包括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和新兴数字传媒的崛起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该说,数字出版是一种混合出版形态,

4、是一种由内容提供商将著作权人的作品数字化,经过对内容的选择和编辑加工,再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复制或传送到某种或多种载体上以满足受众需要的行为。它包括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应该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二)传统报业受到数字出版的冲击报纸和书籍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阅读对象。但是,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阅读内容和形式,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报纸通过手机报互动、网络互动等手段,打破了原有的出版周期的限制,向 24 小时滚动播报的方式转变,力求第一时间向

5、读者提供准确信息,不断提高的时效性、互动性,实现传播流程的再创造。2006 年 2 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国内第一份“数字报纸”, 其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数字报纸覆盖了国内 1900 多家报纸中的 1000 余家,并且数量还在不断上升,这标志着“数字报纸”的理念已被业内广为接受。它既传承了纸质报纸的版面信息和阅读体验,又融合了互联网的快速互动和多媒体等特点,同时方便的版面导航、丰富的阅读体验、快捷的发布时效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更是赢得了广大读者以及业内人士以的青睐。有专家认为数字报纸的出炉尊重了人们选择和阅读的习惯,相比较以往报纸的电子版在网上所呈现的比较零散,不适合大众的传统阅读习惯。从以

6、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正处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相互结合、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的转型期。在以报纸出版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保持一定增长之外,以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二、数字出版的良好发展态势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一)我国数字出版呈现良好态势1.我国网络条件不断改善,网民数量迅速增加网络条件的改善和网民数量的增加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 年 1 月 15 日发布的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9 年 12 月,我国网民数已增至 3.84 亿人,2008 年一年增长 8600 万

7、人,依然达到 28.9%的高增长率,网民人数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网民快速增长的阶段。此外,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 28.9%,这一数据的增长潜力更为可观。良好的网络条件,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数字出版中来。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高歌猛进。据统计,2006 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 亿元,2007 年达 362.42 亿元,2008 年达 530.64 亿元。2009 年的产值是2006 年产值的 3.75 倍,年均增长率超过 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数字版权保护

8、得到重视重视数字版权、争取数字版权,才能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导权。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相关企业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方正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经得到出版机构的高度认同。方正以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正阿帕比数字版权保护系统(Apabi DRM)、版式文件技术CEB、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DRM、阿帕比电子书整体解决方案 Apabi eBook 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妥善解决了图书资源数字化、数字版权保护、eBook 安全分发和数量统计三大关键问题。目前,方正已经为全国 450 余家出版社提供电子书技术服务,全球有 3000 多家图书馆、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用户应用方正阿帕比

9、(Apabi)电子书及数字图书馆软件为读者提供网络阅读及信息检索服务。(二)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现实状况从操作层面而言,多家报业集团依据“数字报业”战略整体设计,并参照已确立的创新方向展开尝试。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从 2005 年开始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2007 年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一是报业集团向数字报业转型的五年规划;二是数字技术平台的五年规划。集团设计了数字报业整体规划的框架结构: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把读者变成能够了解,能够掌握的客户,并建立客户数据库) ;两个基础(既要坚持把报纸办好,同时要建立数字技术平台) ;三个阶段(作为起步阶段的 2007 年;作为成长阶段的 2008-20

10、10 年;2010 年之后的发展阶段) ;四个产品(互动多媒体报、手机报、电子纸报和户外电子屏报) ;十个计划(组织结构、新介质体验计划、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客户数据库、研发、市场营销、投资融资、培训、数字技术)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发行切入并引领数字报业的改造;二是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以印务剥离代表集团在主业上的转型;三是在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寻求突破。集团强调,数字报业的概念和理念的内涵不仅在于技术的升级和一般网站、网络的建设,更要借助技术促使内容、信息、资讯的有效整合,完成对传播终端的最终掌控和受众的真正细分,从而达到对整个报业传媒产业链的有效整合。文新集团则一方

11、面强调在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中提升和超越自我,垒实数字化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将核心技术和各自优势结合,促使新媒体终端产品浮出水面,以满足网络时代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打造媒体内容提供商的盈利模式。集团着力进行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打造统一的数字技术支持平台。二是以数据库建设推动报刊内容数字化。三是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新媒体群。四是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五是制定数字报业发展规划。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认为未来的报纸必须建立数字、网络、移动三大平台。基于这一思路,集团将数字化进程设计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概念创意,规划布局;第二阶段,启动融资,精细产品,拉动规模;第三阶段,资本运作,战略融资阶段;第四阶段,高

12、速扩展,实现盈利。2006 年,集团引入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多媒体、电子纸显示、LED 与宽带传输等多项数字技术,先后推出以四个系列新媒体,实现在新媒体无线、宽频、户外、电子纸等通用领域的布局,以此践行“用轻资产撬动重资产,用虚拟组织拓展新媒体项目,用新技术增值传统报业,用新媒体延伸报业产业链”的创新思维。(三)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优势(1)完全创新的人机交互环境设计。在新的交互环境中,数字报纸尊重了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快感与文化内涵,保持报纸完整的产品形态,使得与传统报纸一样进行收费成为可能。(2)数字报纸实现了报纸版面信息的完整展现,报纸原有广告得到再次发布。由于这项技术的创新,填补了以往

13、电子版或者网络版的重大缺陷,为延续、创新和增强媒体广告资源的价值,奠定了重要基础,预留了发展空间。(3)数字报纸的网上发布,实现了报纸内容和广告在网络上的有效延伸。在新的传播渠道中,发行空间巨大。通过有效的宣传、推广与应用,读者(网民)的数量可能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发行总量大幅上升,而其成本十分低廉和恒定,不受纸张成本与价格的影响,并且不受发行地域的限制,挣脱了邮递网络和印刷能力的限制,使报纸的抗震能力、商业价值与发展空间得到大幅提升。(4)在跨媒体出版系统的支持下,不管版面规模、发行量有多大,数字报纸的发布时间可以始终定格在凌晨点或者更早,可以实现全球同步发行。利用先进的导航和检索技术,为读

14、者提供任何时间报纸版面的查询和利用,在功能上大大超过了传统纸质形态的报纸。在这种技术背景下,报纸的形态以及衍生产品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5)如果对数字报刊实行收费发行,可以更为方便地建立读者(网民)档案,为实现阅读量调查分析、民意调查以及受众行为监测分析创造了条件。这将是今后报纸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报纸难以做到的。数字报纸与跨媒体出版系统经过近 5 年的持续开发和两年多的正式运行,系统已经趋于稳定、成熟。同时也看到,免费数字报纸由于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并没有得到强力的推荐与营销,其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三、观望与踟蹰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当所有人都认为数字出版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但却鲜

15、有人知道该如何去挖掘,这也直接导致了数字出版行业目前风声大、雨点小。现在的出版集团盈利模式仍以图书的出版、发行为主,数字出版规模相对较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版机构介入数字出版大多持观望态度 目前尚未有明显的经济回报,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的问题” 。数字报纸应该继承和延续传统报纸的经营模式,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实现重大创新。在这方面,虽然已经有所探索,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虽然部分出版单位开始涉足数字出版领域,但整个行业对数字出版的重视远远不够,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仍然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许多作者、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仍存在诸多疑虑,不愿意授权给数字出版商,造成数字出版内容的缺失。

1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大,难以给传统出版者带来令其满意的收入,传统出版单位没有看到数字出版的盈利点。再者,大多数传统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限的书号资源还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进军的动力不足。(二)数字出版的法律和监管不完善缺乏政策管理层面的强力支持。在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报纸“十一五”行动计划提纲中可以看到,目前对各种形态的数字报纸的监管政策还不明朗,属于探索阶段。整体上缺失行业标准和政策支持,数字报纸的发行未被重视,更没有被列入发行总量整合,缺乏强力的政策导向。数字出版是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2001 年,中国为使本国版权

17、法与 TRIPS 协议保持一致,才在修订的版权法中增加了数字版权;2005 年颁布实施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和 2006 年颁布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才为数字版权提供了更多的法律支持5。法律法规的滞后,致使盗版现象一直是困扰数字出版的一大问题。我国涉及互联网出版业务的网站有数万家之多,但是审批通过的互联网出版单位仅有几十家。(三)数字版权问题困扰数字版权一直是困扰数字出版的一大难题,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和版权保护技术不成熟,致使数字出版版权纠纷和盗版时有发生。中国版权协会反盗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在 2007 年第二届中国数字博览会上谈到,目前从事数字出版的网站约 1

18、400 多个,但其中只有 4.3%的内容真正拥有版权,大多数是盗版。盗版的猖獗使很多传统出版机构望而却步。(四)数字出版技术标准不统一数字报纸技术缺乏实质性的改进。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年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同时,数字报纸的用户体验(UI)设计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大家依样画瓢,甚至越描越黑,数字报纸的形态塑造还有很大的空间。数字报纸延伸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出版标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互联网领域,中文标准严重缺失,4000 项国际标准中只有 3 项由中国制定;除了互联网基础性标准,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还包括

19、出版元数据的标准化、网络出版的标准化、出版物流系统的标准化等。然而,我国目前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文本格式,各技术提供商生产的电子阅读设备在文本格式上不能兼容,如方正的CEB、书生的 SEP、超星的 PDG、中文在线的 OEB、万方的 PDF、知网的 CAJ 等等,这些版式互不兼容,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增加了用户的阅读成本,无形中也造成数字图书用户的不断流失。四、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传统出版业陷入数字化转型的困境要求出版业首先加大数字媒体的开发力度,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数字出版格局。此外,跨行业、多产业联合,构建互利共赢的集团化发展

20、模式,以及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多元化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都是迅速推进传统出版业整体格局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举。做到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实现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的潮流,出版转型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版业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传统业态和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全面开发利用。应该说,我国现有的网络条件和数字技术已经足够推动数字出版的发展,传统出版机构要适时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搭建与数字出版相匹配的相关技术平台,积极主动迎接数字出版的挑战。(二)加大政策扶持,确定数

21、字出版的未来走势中国数字出版出现时间比较晚,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政策扶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数字出版发展的措施,如加大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以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也正是在人们对于数字出版的政策翘首期盼的时候,新闻出版总署 2010 年“1 号文件”中提出, “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发展内容软件、动漫、游戏出版产业,鼓励网络和电子游戏开发等产品出版。 ”这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出版这一新的出版业经济增长点的未来走势。(三)完善数字出版的监管机制法律是行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准则,法律对于行业的监管和制约作用无须赘述。在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

22、转型蓬勃发展之时,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对于数字出版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我国在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上应尽快更新,让数字出版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与此相适应的,通过法律法规约束而加强的数字出版的监管,可以有效地杜绝盗版的出现,保护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四)统一数字出版的技术标准数字出版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使得行业间的壁垒加大,数字出版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增加。对于业界的企业来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字出版技术标准的统一,解放技术的禁锢,从而降低数字出版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五)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需要培养并储备一批复合型人才

23、。这批复合型人才应该既有创新能力,又能熟练运用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要策划出符合不同受众要求的数字出版物,这样传统出版单位才会在数字化过程中占得先机。一言概之,传统出版机构应把握发展时机,凭借自身优势,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投入力度,主动做好人才储备,积极主动的发展数字出版。五、结语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版行业。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冲击,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空前的震动。数字出版的出现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是比“淘汰铅与火”更伟大的出版革命, 它将把出版业带入“减少或告别纸和笔 ”的时代

24、,为出版业的高度繁荣带来新的契机。我们不得不承认,新技术不断发展、科技浪潮不断冲击的当下,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容易,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要经受数字技术的考验,依靠数字出版来获取行业新增长点,就应该通过理念、政策、法律、人才等的不断进步,在数字化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创造业界新的辉煌。参考资料.1崔保国主编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2范以锦.传媒集团变革 ,从媒体竞争到战略竞争.3罗杰菲德勒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版.4胡鞍钢,张晓群 .中国传媒普及水平追赶的实证分析.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

25、心编,国情报告,2004(5).5石峰.大力促进传媒业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6吴海民.媒体变局 :谁动了报业的蛋糕 .新闻与传播,2006(2).7张晓群.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取向,载于 2006-08-22 传媒学术网,8杨树弘.传统报刊媒体的困境与数字化生存路径,中国数字报业网,资讯.9李莎.中国报业已感寒意:市场窘境如何面对?. 世界媒体实验室 .10闵大洪.中国数字报业方兴未艾.人民网,2006-08-21.11闵大洪.中国报业数字化的成就和前瞻,传媒.杂志 2006(2).12喻国明.“ 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中国编辑.2006(1).13陈中原.试论我国传媒的幼稚产业政策,新闻记者.2005(3).14王玉海.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进及其应用价值,东方论坛.20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