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65722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苏 钦(上海财经 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摘 要 我国城市商 业银行是在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下建立和发 展起来的 , 但是近 年来 , 由于其内部 运 行机制中存在缺陷 , 加上外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 状况呈下降 趋势 。 欧美地 方中小银 行与我国城 市 商业银行的情况颇为相似 , 面临国内大银行和国外金融 机构的双重夹击 , 它 们实行进取 性的经营 策略 , 在 政府的政 策扶持下 , 克服自身局限 , 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 , 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 中国城市商 业银行要借 鉴欧美的 经

2、验 , 针对自身的 不足 , 从 体制 、 管理 、 业务 、 政策等多个层面入手 , 积极探索 , 实现经营机制的根本转 变 , 在 多元化的 金融市场中 确立城市 商业银行的 一 元化 。关键词 城市商 业银行 ; 欧美 ; 发展策略中图分 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071(2010 02-0043-04近年来 ,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 以银行为代表的 金融体系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城市商业 银行是我国银行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它的 组建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面临当前内外经营环境的巨大变 迁 , 城市商业银行何以

3、有效应对 , 是业内外人士广泛 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现 实处境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是在宏观经济金融 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 20世纪 70年代 以来 , 我国成功进行了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率为中 心 的渐进经济体制改革 , 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有了明 显提高 , 扣除物价因素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 9 5%, 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增长 2 5%和发 展中国家年均增长 5%的水 平 (刘荣 , 2002 。理论 界认为 , 双轨制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绩效显著的 主要原因 , 即在保持国有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放松 国家垄断 , 使新兴部

4、门进入 , 利用竞争所形成的 鲶 鱼效应 , 提高国有部门的效率 , 带动经济 增长 (张 军 , 1997 。与此相似 , 我国金融业改革同样走了 双 轨制 之路 , 即在原先国有银行框架内引进中小商业 银行 , 利用 长出 的新体制推动旧体制的变革。据 统计 , 至 2003年 9月底 , 我国已建立城市商业银行 112家 , 现有营业网点 5161个 , 从业人员 10 7万人 , 资产总额 13029 40亿元 , 占全国存款类商业银行市 场份额的 6%左右。尽管从量的角 度 , 城市商业银 行的总体实力还不是很强 , 然而 ,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 建和发展 , 在经济、 金融各个层面上

5、仍然产生了一系 列重要的影响 :首先 , 促进了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城 市商业银行在建立伊始 , 就初步建立了股份制形式 的现代企业架构 , 实现了投资 主体的多元化 , 近年 来 , 上海银行、 南京市商业银行等一些规模较大的城 市商业银行积极吸引外资参股 , 并引进国外先进的 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 , 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 革和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 其次 , 提高了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 , 完善了多元化的 竞争市场 , 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的垄断 局面 , 竞争压力的提高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变革 , 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 , 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收稿日期 201

6、0-02-20作者简 介 苏 钦 (1988- , 女 , 江苏南通人 ,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学生 。经营和服务水平。再次 , 有效地化解了历史形成的 金融风险。城市商业银行通 过对本地城市信用社的 整顿与重组 , 根除了原来城市信用社的大量金融风 险隐患 , 减轻了历史形成的风险包袱。截至 2003年 末 , 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共合并城市信用社 2294家 , 消化设在城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及金融服务社 100多家。第四 ,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银 行的出现 , 适应了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改革的进程 , 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 社区居民的融资需求 , 在一 定程度上填

7、补了市场真空 ,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金融支持。但是近年来 , 随着我 国加入 W TO, 以及经 济金 融全球化 进程的不断加快 ,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活 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从外部来看 ,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日趋严 峻。根据麦克尔 波特的市场竞争力分析框架 , 城 市商业银行外部竞争环境主要表现在同行业竞争、 新进入者威胁、 产品的替代性、 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博 弈力量等五个方面 :在 银行同业的竞 争方面 , 近年 来 , 四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 加大了以利润为导向的改革步伐 , 竞争力不断增强 , 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本、 技术、 信誉等方面存在局 限 ,

8、加上在现行政策条件下 , 无法跨区域经营 , 因而 缺乏业务发展空间 , 经营业绩受到很大的影响。在 新进入者的挑战方面 , 改革开放后 , 进入中国市场的 国外金融机构的数量日趋增加 , 到 入世 当年的年 末 ,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已达 44家 , 设有营 业机构 190家 , 代表处 214家。加入 W TO 后 , 外资 银行在华 投资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 而且它们的 业务重心恰恰就在城市 , 这对相关的城市商业银行 将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在银 行产品的替代性方面 , 资本市场的发展 , 导致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 重加大 , 城市商业银行客户流失增多。网络技术的 运用和监管

9、机关对透明度的要求使金融工具的可模 仿性加大 , 替代性增强 , 削弱了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 争力。在银行资金提供者方面 , 市场逐渐开放后 , 金 融市场主体日益增多 , 资金供给者的选择余地增加 ,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信誉的薄弱性 , 谈判力量较弱 , 融资成本日渐加大。在银行客 户方面 , 随着行业壁 垒的不断降低 , 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机构日益增多 , 不仅有国内的 , 也有国 外的 , 不 仅有银行类金 融机 构 , 也有非银行金融机构 , 因而融资主体的可替代性 增强 , 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而从内部来看 , 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的 缺陷也更显突出 :一是股权改革不彻底 , 法

10、人治理结 构失灵。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最大股东为地方财政 , 持股比例近 30%, 其余大多是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 业 , 个体工 商户及城市居民持股合计不超过 10%, 这种地方政府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 使行政干预合 法化 , 银行体系中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的作用 多流于形式 , 未能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矫正机制。 二是市场定位不准 , 金融创新能力低下。城市商 业 银行在成立时普遍将为地方企业、 居民服务作为自 身的市场定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 一些城市商 业银行轻零售、 重批发 , 缺乏经营特色。各城市商业 银行金融创新能力普遍低下 , 由此带来的收益还不 到总收入的 5%。三是

11、不良 资产比例 偏高 , 资本金 补充机制不完善。目前 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已公布 的不良贷款余 额 (按一 逾两呆 口径 为 1077 41亿 元 , 平均不良资产比例高达 15 88%, 有相当一部分 城市商业银行亏损 , 有的已经资不抵债 , 蕴含着较大 的系统性风险。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单 一 , 主要通过私募扩股、 收益留存等方法来补充资本 金 , 难以适应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的需求。 四是科技 投入不足 , 经营手段落后。城市商业银 行作为地方 中小金融机构 , 规模偏小 , 盈利水平较低 , 难以承受 过多的投资负担。因而其经营手段仍然较为传统 , 高科技设施不足 , 营运成

12、本较高 , 效率低下。二 、 欧美地方中小银行的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与经济结构中中 小企业较为活跃的情况相对 应 , 欧美国家中小银行体系相对发达 , 尽管近年来 , 国际金融业兼并重组风起云涌 , 但中小银行在数量 上始终保有一个较大的规模。如 1998年底 , 德国仍 有 3404家信用机构 , 其中商 业银行 323家 (包括 4家全国性大银行、 319家地区性中小银行及私人银 行 , 储蓄银行 607家 (包括 1家中央 储蓄银行、 606家州和地方储蓄银行、 以及信用合作银行、 不动产 抵押银行等共 2340家。美国 银行业结构比欧洲大 陆更为分散 , 目前共有商业银行 8315家 ,

13、 储蓄机构 1590家 , 其中中小银行约占银行总数的 94%左右 , 资产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 23%左右。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相比 , 欧美中小银行大多 有着数百年发展的历史 , 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 机制和内控体系 , 在制度、 法制、 信用、 经济等宏观环境方面也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以中国城市商业银 行饱受诟病的产权制度为例 , 欧美中小银行大多内 生于资金供求的矛盾之中 , 由民间资本按照利润最 大化的原则自发投资形成 , 产权明晰 , 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而完善 , 由于不存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那种由 地方政府实际控股的股权结构 , 因而银行的运作以 市场为取向自主进行 , 取得了良

14、好的经营业绩。 但是近几十年来 , 欧美中小银行也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严峻挑战 :在国内 ,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使 得银行业内部以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 加剧 , 中小银行的传统利 润来源受到侵蚀 , 1994年 美国 跨州银行法 #的实 施 , 更是使地方中小银行直 面大型国民银行的竞争 ; 在国外 , 中小银行也受到外 国金融机构的威胁 , 因为欧美国家金融市场一体化 程度高 , 开放力度大 , 中小银行承受的来自国外大银 行的压力也更为强大。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 , 欧美中小银行和有关监 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一 , 加强行业内部战略联盟或合作安排。在

15、英国 , 储蓄银行的内部整合早在 70年代就已 经开 始 , 最终组成了信托储蓄银行集团。在法国 , 合作银 行重组成 4家大的合作银行集团 , 储蓄银行转化为 第五大合作银行集团 , 从而垄断了 免税储蓄账户。 在意大利 , 许多合作、 储蓄机构成为 大的银行集团的 一部分 , 并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而在美国 , 中小 银行则是通过银行控股公司及联系银行制度进行业 务合作。其二 , 大力开展专业化经营。欧美一些中小银 行在对客户和业务进行市场细分后 , 根据自身优势 , 确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 , 为社区服 务的经营目标。 有些银行选择某一子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 , 如专门 从事清算支付、 定

16、期存 款等 , 即所谓的 窄 银行 业 务 , 以求生存和发展。不少银行还成立了附属机构 , 完全通过远程网络从事经营 , 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丁 志杰 , 2002 。其三 ,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各国中小银行探索 了一些新的业务形式 , 如以浮动利率贷款、 利率上下 限保险等进行套期保值或转移风险 ; 以贷款权对换 交易、 股权贷款等增加金融 资产的流动性等。一些 中小银行还将业务经营的技术支持部分和非核心银 行业务外包出去 , 以集中力量从事核心银行业务 , 降 低经营成本。各国还普遍注重强化内控措施、 实行 资产证券化管理 ,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资产质量 , 分散 了市场风险。其四 , 努

17、力用好政策空间。鉴于中小银行对经 济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 欧美各国政府对中小银行均 采取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如在德国 , 政府对储蓄银 行提供明确的正式担保 , 用于提高信用评级 , 以降低 融资成本。在美国 , 政府允许中小储蓄机构自由提 取坏帐准备金以减轻税赋 ; 允许中小银行比较自由 的调整存款利率 , 以利于同大银行竞争。以利润最 大化为目标的欧美中小银行充分利用了这些优惠政 策 , 使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欧美中小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十分有益的 启示 , 它充分说明 :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 , 中小银 行都有其存在和发 展的空间。因为中小银行内生于 一定的经济体中 ,

18、契合了地方经济和社区居民对金 融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 即使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 仍 然具有长久 的生命 力。当 前 , 以 人均 GDP 水 平衡 量 , 我国经济发展与欧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相当 (皆在 $1000 人左右 , 中小企业已经逾 1000万家 , 占企业总数的 99%, 吸收了我国年新增就业人口的 85%以上 (盛松成 , 2000 , 从理论上 讲 , 更应顺从经 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 大力发展中小型的城市商业银 行 , 形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局面。对于经营过程 中的各种困难 , 中小商业银行要实施进取性的经营 策略 , 努力拓展生存空间 , 通过强化同业合作、 开展

19、 差别化经营等一系列措施 , 努力创新 , 培育自己的比 较优势 , 在与国内外大银行的市场博弈中 , 以能动性 求得竞争的主动权。当然 , 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 也 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为市场存在缺陷 , 如果任由 其自发演进 , 易形成过度集中 , 引起市场扭曲 , 从而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 政府效用函数也不能达到最大。 政府应主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 确认或制定交易规 则 , 维护市 场秩序 , 同时 给中小银行适 当的政策扶 持 , 以不平等的形式维持金融市场的平等竞争 , 形成 一个大、 中、 小银行协调发展、 相互补充的金融市场 格局。三 、 加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思路

20、 他山之石 , 可以攻玉。中国城市商业银 行应积 极借鉴欧美中小银行的成功经验 , 根据自身的实际 情况 ,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 1 在体制层面上 , 要深化产权改革 , 克服法人 治理结构失灵。规范明晰的 产权关系是欧美中小银行的制度优势 , 也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要多管齐下 , 加大调整 产权调整力度 , 既要面 向社 会 , 多渠道吸收社会公众和民营资本入股 , 稀释政府 或国有法人股权 , 改变这些银行由地方政府事实上 控股的现状 ; 也要大力引进有欧美背景的国外战略 投资者参股 从已经成功引进国际资本的上海银 行、 南京市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 ,

21、 国外资本的参与 , 不仅仅是参股或控股的股权数量问题 , 更重要的是 , 它可以带来新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 , 带来新的管 理思想和理财方式 , 是一个质的变化。在此基础 上 , 抓紧研究和制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并推动立 法 , 确保在经济和文化转型时期 , 城市商业银行能够 真正摆脱直接的行政控制 , 转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 运作 , 建构符合国际惯例、 运作规范的商业银行法人 治理结构。2 在管理层面上 , 要完善内控机制 , 有 效防范 风险。欧美中小银行数百年 发展的历史表明 , 完善 的内控体系和较高的资产质量是它们历经劫波而始 终屹立市场潮头的一个重要保证 , 有鉴于此 ,

22、 各城市 商业银行应狠下功夫 , 苦练内功。要树立内控优先、 审慎经营的理念 , 建立健全目标明确、 高效灵活的内 部控制体系 , 通过完善授权授信制度 , 在信贷全过程 推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责任制 , 加强风险评估和 信贷管理 , 消除不良资产滋生的土壤 , 有效防范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要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 , 引 入激励机制 , 将清收指标纳入经营目标计划考核 ; 协 调有关政府部 门 , 以欠款大户为重点 , 依法收贷 , 司 法部门将此类案件列入执行重点 ; 要适 时建立全行 业资产管理公司 , 对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资产进行分 类重组 , 以盘活资金 , 增强发展后劲。3 在业务

23、层面上 , 要准确市场定位 , 加 强同业 合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国有商 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思 路 , 除农业银行外 , 其他国有银行目前正在向大中城 市收缩 , 城市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机遇 , 除上海、 南 京等少数几家省会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向 综合类银行方向发展外 , 其余城市商业银行应选择 专门业务领域或地区集中型的战略定位 , 把为中小 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服务、 为农村经济服务 , 为社区 居民服务作为重点 服务目标。在合理定位的 基础 上 , 以管理扁平、 信息共享、 商业智能为目标 , 大力开 展金融创新 , 针对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 开发设计不同的金融服务种类。要

24、推动城市商业银 行以股权为纽带 , 通过相互参股的形式结成利益共 同体 , 使合作各方突破自己的局限 , 利用各自在特定 领域的比较优势延伸经营触角 , 拓宽利润空间。 4 在政策层面上 , 要开展制度创新 , 强化政策 扶持。与欧美中小银行相比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 政策环境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应与时俱进 , 开 展制度创新。在地域限制上 , 要分类 指导 , 区别对 待 , 可以研究制定资本充足率、 资产利润率等一系列 量化指标 , 在加强风险预警和金融监管的基础上 , 允 许达标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省会城 市的该类银行先行跨地域发展 ; 在业务扶持上 , 借鉴 欧美做法

25、, 允许城市银行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种 类对利率作较大浮动 , 并适当提高居民和企业的存 款利率 , 使客户有一个风险与收益的比较空间 ; 要建 立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活动的辅助体系 ,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大的特点 , 建立中小企业融 资保险制度及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制度 , 为城市商 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盛洪 . 局部均衡 、 一版均衡与制度变迁 J.经济研究 , 1997, (2.2刘荣 . 股份制商 业银行竞争力分折 J.金融 研究 , 2002, (8.3张军 . 双轨 制 经济 学 :中 国的 经济 改革 (1978-1992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6、 , 1997.4丁志杰 . 欧美中小 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意义 J. 金融论坛 , 2002, (4.5盛松成等 . 对我国股份制中小银行发展若干 问题思考 J.金融研究 2000, (10.6李志辉 . 美国 银行经营与管理模式重大变化 背景分折 J.南开经济研究 , 2000, (2.7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Competitors, 1998, Free Press. 8Michael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 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 Y. 1998. Free Press.(责任编辑 :晓 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