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高考地理二轮闯关导练:优分提升练(五)版含答案优分提升练(五)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 共 4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4分,共 4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图,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甲、乙、丙、丁某地拍到的“草原落日圆”美景。读图,完成 13 题。1拍摄“草原落日圆”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2拍摄“草原落日圆”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7 月 1日 23:40B7 月 1日 24:00C12 月 1日 23:40D12 月 1日 24:003图中 Z河( )A上游地势
2、低洼,流速缓慢B中游峡谷险滩广布C下游支流众多,短小急促D7、8 月河水暴涨雾凇又称“树挂” ,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水晶。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丰满大坝以下松花江河段雾凇景观的真实写照。读松花江吉林市河段和丰满大坝示意图,完成 45 题。4松花江吉林市河段( )A由西北流向东南B丰满大坝建在陡崖处C流量稳定,冬季不结冰D含沙量大,流速快5吉林松花江畔雾凇景观的成因有( )充足的水汽 地处河谷,风力较弱 水温与地面温差大 地面温度高A B C D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 2001年和 2011年同时段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图,完成 67 题。6据图判断(
3、 )A2001 年甲地可能为工业区B2011 年乙地可能为绿地C2011 年城郊热力环流更强D2011 年城郊最大温差为 9 7从 2001年到 2011年,该城市( )A由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B城市空间形态没有变化C城市的辐射集聚功能减弱D人口和工业向郊区迁移“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 2010年我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完成 89 题。82010 年我国区际间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是( )A西北地区调入量最多B东北地区调出量最多C全国范围内为南“水”北调D全国范围内为西“水”东调9几十
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由“天下粮仓”逐渐成为虚拟水的主要流入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自然灾害 城市化占用耕地 生态退耕 种植结构变化AB CD乞力马扎罗山位于 03 S,是东非高原的火山丘,海拔 5895米。下图是山体自然带()从高空垂直俯视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图中带附近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大理岩B石灰岩 C花岗岩D玄武岩11图中、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积雪冰川带、热带草原带B高寒灌木林带、热带荒漠带C高寒荒漠带、热带雨林带D寒带苔原带、热带季雨林第卷(非选择题 共 56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21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5、。第 141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 小题,共 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丙地为潘帕斯草原,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1)指出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6 分)(2)简析图中甲、乙两地气候干旱的原因。(6 分)(3)图中乙地沿岸地区冬季多浓重湿雾,分析其成因。(6 分)(4)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的角度分析丙地成为无林草原的原因。(6 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下图是我国西
6、南部分地区图,该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乌江河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2014年 12月 26日,历时 5年建设的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运营,“云贵万重山”的贵州迈入了高铁时代。如下图所示。(1)说明图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的主要不利因素。(6 分)(2)简述乌江河流域发展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0 分)(3)指出图示地区贵广高铁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6 分)(二)选考题(共 10分)请考生在第 14、15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雾灵山
7、为燕山山脉主峰,海拔 2188米。雾灵山山势雄伟、云雾缭绕、森林满山、遍地涌泉,素以“奇、险、秀、美”而著称。雾灵山气候多样,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夏季最热月气温 17.6 ,是华北热海中的“避暑良岛” 。下图为雾灵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交通图。分析雾灵山的旅游优势,并说明雾灵山在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华北平原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近 1.3亿,地下水是其主要供水水源,但是目前地下水已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下表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污染程度项目未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较重污染 严重污染极重污染浅层地下水(%)55.87 20.11 6.68 2.7 2
8、.1 12.54深层地下水 87.14 10.42 1.49 0.48 0.24 0.23(%)简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状况,分析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优分提升练(五)1C 甲、乙、丁三地西侧地势高,遮挡视线,拍不出视野开阔的草原日落景观。丙地地处高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2A 丙地位于 30 E附近,与北京时间大致相差 6小时。丙地位于南半球,7 月 1日,丙地日落早于当地 18:00,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23:40。12 月 1日,丙地日落晚于当地 18:00,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2日 0:00 以后。3B Z 河上游河段海拔在 10002000 米,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
9、,低洼不符合。中游段等高线密集,峡谷险滩广布。下游支流较少,流程较长。7、8 月南半球热带草原为干季,降水少,河流正处于枯水期。4C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河段由南向北流,丰满大坝建在峡谷处。松花江该河段流速快,水温在 0 之上,无结冰期;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良好,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松花江主要补给水源为松花湖,流量稳定。5A 松花江水汽补给充足。由于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温低,且该段松花江水温较高,水温与地温的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日出前后,气温明显下降,雾气冷却成饱和水汽附着在树枝上凝华成雾凇。6A 2001 年甲地气温最高,可能为工业区。2011 年乙地比周围地区气温高,不可能为绿地;20
10、11 年城郊温差减小,城郊热力环流减弱;2011 年该城市:22 最高气温24 ,16 最低气温18 ,4 最大温差8 。7D 从 2001年到 2011年,该城市环路仍为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城市规模变化不大;2011 年高温区多出现在三环以外,二环以内气温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二环路以内的人口和工业外迁。8B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主要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产区。从图中流向也看出东北流出的箭头较多,黄淮海地区虚拟水流出的地区多,但因水、土地资源和人口的限制,调出量并不是最多。全国范围内虚拟水呈现北“水”南调、东“水”西调的格局。9D 几十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华南地
11、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且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经济作物替代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0D 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丘,故山顶附近多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玄武岩。11A 根据基带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断,图中植被类型依次为积雪冰川、高寒荒漠、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12(1)2030 S(30 S以北)为热带沙漠气候,3040 S为地中海气候,40 S 以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6 分)(2)甲地区地处西风背风坡,东岸为离岸风。乙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流经。(6 分)(3)西邻海洋,水汽较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
12、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大气层稳定,不利于浓雾的扩散。(6 分)(4)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夏季风较弱,带来的海洋水汽少;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6 分)13(1)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6 分)(2)区位优势:铝土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煤炭、水能资源丰富。(4 分)问题: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破坏山体的稳定结构,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6 分)(3)喀斯特地貌广布,溶洞、暗河发育广泛;地形崎岖,多河流、峡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6 分)14优势:气候适宜,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适合夏季避暑;周围景区众多,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交通便利;距京津等旅游消费市场近。(4 分)注意问题:加强生态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适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发展生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