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和”推进“数字”泛化-江东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实践与探索导语缘起三江畔,1913 年 2 月,宁波市四眼碶小学诞生。百年铸人文,百年来,她为政界、教育界、商界输送精英,也为宁波的教育事业带来和美景象,沈祖伦、朱兆祥、陈廷骅、闻儒根等名人曾在此就读。今天,学校已发展成两个校区,56 个班额,2600 余名师生,四眼碶人用他们教育智慧与务实创新的教育实践孕育着一个又一个的新起点!我们的愿景江东实验小学的智慧校园一天7:55 学生带着智慧校园卡进入学校,刷卡进校,家长收到短信安心上班。8:05 智慧课堂开始10:00 教师公文处理,接收各类活动学习会议通知15:00 教师同步表现: 教师反馈家长孩
2、子学校表现:教师上传学生活动视频、发布小检测成绩信息15:30 学生智慧校园卡刷卡离校,短信反馈16:00 教师数据处理和网上备课19:00 丰富的网络资源,网上课堂,智慧复习巩固(选择性的微课资源)我们的实践多年来我校秉承着“和教育”的办学思想,学校创建智慧校园建设也紧紧围绕着“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这 12 个字的核心内涵,截止目前已收获了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市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视像中国优秀项目学校、宁波市首批智慧项目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基本建成“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应用环境,促进了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智慧校园”是“数字
3、化校园”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也是智慧教育建设的前沿阵地。学校通过“智慧校园”的创建,使教育更加均衡化、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2学化。我们的智慧校园创建从具体以下三方面展开,以实现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特征:智慧管理:为学校日常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提供方便、高效、智能的统一管理服务支撑。达和衷共济的协同,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智慧教学: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呈和而不同的构建,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师生教学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智慧文化:打造
4、便捷、高效、丰富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和宣传的渠道,显和合包容的共享,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桥梁。我们紧密切入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的实践环节,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信息的全面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内生资源的体系化共建共享,实现智慧校园各应用系统的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管理服务平台、统一教学资源库、统一数据分析平台,为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创新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手段。一、 智慧管理:“一站式”服务,抓机制保障,落实基础建设。“和衷共济”是一种学校精神,它是“校魂” ,是对一定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
5、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的概括和总结。在智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践行和衷共济的精神,同心协力推进,开创出一条“硬件+软件”模式的智慧化管理新路,努力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一) 完善的机制保障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基础条件。为更好地全方位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促使教育信息化正能量最大发挥,对于智慧校园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 ;制订创建智慧校园的管理、使用、网络安全、人员培训等制度;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入创建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并具有完善的考核机制;有创
6、建智慧教育应用研究推广项目团队。根据数智慧校园实施进程的需求,我们私人定制课程,开发了“全员的基础普及培训、骨干专项提升培训、管理层高端培训、拓展趣味培训”四大类3培训,分层分类开展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1.基础培训普及化。组织了电子白板、OA平台、微课制作、几何画板、云录播系统、省教育资源平台应用等基础培训;邀请专家讲座,进行理念上的引领;全员参加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使信息化基础培训全员化。2.专项培训育骨干。开展了hiteach技术及数据分析培训、数字化菜单课程平台建设与管理培训、视像中国成员微课制作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专项培训、hiteach技术团队昆山考察学习、微信制作培训
7、。3.高端培训拓视野。管理层参加了宁波市智慧教育高级研修班、宁波市装备中心组织的复旦大学高端培训,创客指导教师北京DI培训、信息教师参加全国信息化应用展览等。更好引领学校信息化工作。4.拓展培训促兴趣。将数字化技术辐射到老师的生活中,开展了photoshop、手机APP、威力导演、数字影视等生活应用培训,使老师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信息化应用。(二) 融合的基础建设拥有了先进的基础设备:我校教师人手一台移动电脑,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网络万兆上联到区教育局,校区内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电子白板”、 “电子班牌” “未来教室(hiteach) ”,校园大屏幕、非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数字化设施设
8、备全方位投入校园数字化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位于全市前列。搭建了前瞻的数字平台:我们自主搭建了基于超星 mooc 的数字化课程管理系统、基于 clouDAS 的成绩云端分析系统,四眼碶小学微信公众号平台、门户网站和 OA 办公平台来服务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用好用活市、区统一配备的各数字化系统:宁波智慧教育平台、浙江教育资源云平台、一师一优课平台、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宁波财政专网、宁波档案局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系统、江东区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 完善统一了宁波市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备授课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校务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教研管理、后勤管理一应俱全。教师利用
9、宁波市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备课支撑环境;利用平台开展课堂教学、课外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互动活动。利用宁波智慧教育统一资源与数据中心实现与兄弟学校资源互通,配有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实现对学校、部门(行政、教学、后勤) 、年级、班级等组织机构信息的分类管理;教职工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配有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实现通知、公告、请假等校内日常事务的在线申请、审批、发布等功能。等等。4健全了时新的安保系统:学校已建成平安校园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分析系统能快速检索视频录像中符合某种指定特征的目标,包括人、车、物 ,利于办案人员从海量的视频资料中分析出嫌疑目标,提升办案效率。 智慧校园卡,通过校门口的刷卡考勤机采
10、集学生的进出校行为,并通过 App 及时推送消息给老师和家长,使老师和家长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进出校情况。针对未及时进出校或未到校的学生,系统通过 App 发送信息通知班主任和家长,经核实确认信息后,采取后续措施,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另外,系统为各层级的用户提供按时间、班级、学生等条件的查询功能。创建了新型的科技乐园:学校建成了 3D 虚拟实验室。这是一个将先进的虚拟现实软、硬件技术高度集成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实验操作平台。虚拟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二、智慧教学:“两纵深”建设,促“数字”泛化,彰显信息能力。我们打造和
11、文化的要义,不是强调共性消融个性,而是在遵循共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和而不同”应用于智慧教学,是要鼓励彰显特色、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将智慧校园的建设重点放在自主开发个性化资源上,着力融合与提升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积极引入新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创客活动的纵深发展与特色创新。(一) “数字”泛化,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我校结合宁波智慧教育“百千万优秀空间”建设活动方案 ,大力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全面共建共享。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采用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
12、建共享”模式,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善于把学习者在使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生成性资源,对后续学习者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改进起重要作用。学校从丰富课程资源、优化主题活动资源、完善自主命题试题资源三方面入手,个性化地创建数字“泛化”新局面。学校亮色之一:引入 Hiteach 教学,圆学生个性学习之梦。在省规划课题有效利用生成资源,打造小学和乐课堂(12 年获全国基础教育论坛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历经三年实践的基础5上,2014 年 9 月,引入“hiteach”助力课堂教学,打造未来教室,圆学生个性学习之梦。建立了硬件和制度保障。两校区各增配 1 个 50
13、座,由“互动电子白板、即时反馈系统(IRS) 、实物提示机、学生平板电脑、Hilearning 等软件及自动录播系统”构成的未来教室,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与计划,推动项目研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技术资金、后勤等方面的保障。成立了“创 E-family”团队。E 即是 education,也是 electronic,可以理解为用数字化创造教育家庭。这个家庭由校骨干名师、信息部、教研组长和青年技术骨干组成, (名单+照片)当然还有三年级数字化实验班的小伙伴们,当时指定了 6 位年轻的语、数、外、科老师成为了首批吃螃蟹的人。探索不同的学科应用模式。通过项目公司技术培训、校内外交流观摩、教师共同研讨等
14、方式,在了解技术特点后,各学科自主研究,推动 hiteach 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不同的应用模式。 语文学科 探索“基于学情”的课堂。巧设“预学单”借助“HiTeach”推送功能快速检测学情。数学学科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利用 hiteach 推送和互动反馈等功能,记录呈现每一孩子的思维过程,教师从不同推送区中随生成资源展开教学。科学学科创建了电子记录本。利用 hiteach 的“即时保存”和“调用生成库”两大功能保留学习痕迹,替代了纸质科学记录本 ,使资源循环利用,任一班级原有范例都可随时调用,实现有效的经验链接。举办专场展示和应用推广。我校分别于 14 年 12 月和 15 年 4 月举
15、办了“科技创新课堂智慧改变教学”和“技术改变课堂和乐孕育名师 ”两场大型展示活动 ,品德、美术、数学学科都举办了区级应用推广活动。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我们从最初的两个实验班,6 个实验老师,发展到目前两个校区,多个年级 30多位教师实践的规模,可以说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校园常态化使用。启动云计算技术的学习力诊断分析。上学期末,启动了 hiteach 后台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的学习力诊断分析工具。根据各学科特点,开展了语文“PISA 阅读” 、数学“错题库建立应用” 、英语“分级阅读” 、科学“评价量化 痛点切脉”的实践应用。课堂上学生利用 IRS 即时反馈系统互动作答记录,老师可将评价结果直接上传到
16、 clouDAS 云端学习诊断分析服务进行完整的学习力分析,立即产生各种学习诊断分析图表,输出各类学习力关键报告。教师团队分析,可对教学环节和方式进行阶段性调整。2016 年 3 月,课题基于 Hiteach 的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研究立项为区级课题。(二)师生应用,彰显信息能力6师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是衡量“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指标。我校师生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学校亮色之二:慕课带菜单课程漫步云端。我校在每周四下午开展学生走班学习(我们称
17、之为快乐跑课)已近十年。自主选课、走班上课、课程评价都有了基本的模式。学校基于原有丰富课程资源,注重本校老师开发,致力两校区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发了拓展性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江东实验小学菜单课程智慧管理系统”以服务课程建设。此项目2014年11月立项为宁波市首批智慧项目试点学校,15年初与上海超星公司合作,完成了数字化菜单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平台搭建,12月通过了宁波市智慧教育中期验收。选择慕课系统,架构数字化菜单课程平台。学校的校本课程,没有统一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写的,首先我们将多年积累的教材和教案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确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的系统化的主题学习资源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最后采用超星
18、慕课平台的形式呈现,使得资源共享、混合教学、选择学习成为可能。搭建数字课程,实现在线课程的“私人定制” 。我们确定在课程框架的搭建上,划分了“课程介绍、社团动态、教学天地、社团成员”4 个共有章节。收集老师这几年积累下来的材料,充实内容,并结合各个菜单课程的特点,增加特色栏目,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编排。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在超星数字化平台上建设了“故事校园” 项目和二十六个校级菜单课程,如小盖茨信息课程、未来星篮球课程、水墨空间书法课程、“巧手家之梦”科技课程、笔底生辉动漫社、蓓蕾舞蹈课程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菜单课选课报名系统,使学生便捷选课,学校方便组织与管理。共建课程资源,推进系统的学习与
19、应用。(1)收集与录制微课资源。如在科学课和科技社团课中,我们找寻有趣的、疑难的、创意的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随后教师团队群策群力,编写微课稿,拍摄微课,并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2)应用资源线上学习,线下仿作。我们让孩子观看微课后自行制作,借用父母的手机,对自己的制作过程进行录制,再次回传。(3)反馈共享问题和经验。对于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利用视频作业在课中交流,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对制作的难点解决更加得心应手。7(4)学生录制, 再创资源。我们鼓励孩子把看到的奇怪现象、心中的疑问也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如科学小实验,创新小制作、运动锻炼演示等做成视频微课,这类视频教师稍作剪辑加工,
20、又成为新型教学资源。即形成了如下资源的建设、学习、推广循环运作模式。数字化菜单课程平台的建成,为两校区1000余名校级学生和近50名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撑,构建了教与学的新时空。学校亮色之三:创客引学生遨游科技2015 年,我校成立了“创客空间”社团。短短一年时间“创客空间”社团就被评为我校的四星级校级社团。“创客”教育其实是一个任务驱动式的课堂,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课堂,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模型制作、3D 打印技术、3D 建模技术等基础知识,也有具有国际性的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 DI 项目。小创客在解决任务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将
21、得到提高。小创客通过 DI 项目激发思维,将这些创意和点子转化为详细、可执行的图纸或计划书,并通过大胆实践和团结协作,让“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积极地应用到比赛中去。近一年,“创客空间”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比赛,并且收获满满。宁波市第一届 DI 大赛的“控制之中”项目的一等奖,“控制天气”项目的三等奖;宁波市第二届 DI 大赛“我们会是谁”一等奖、二等奖、“无线通讯”项目的一等奖、三等奖,此外还获得江东区 DI 大赛二三等奖;江东区创客大赛的二三等奖。“创客空间”引入中小学是大势所趋,将“创客精神”作为一种学校氛围和标志才是根本。小创客可以在“创客空间”制作、创作、交流,也可以在 D
22、I的舞台上将创意用故事展现,更可以在校外的开放实验室、社会层面的创客空8间贡献奇思妙想,让学校里的学生能敢梦、敢想、敢为是“创客精神”所希望的。三、智慧文化:多方位共享优质的社会服务“和合包容”是一种“有容乃大”价值追求,文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师生终身幸福奠基,一方面是校内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机整合,协调运转。智慧文化力求多方位分享。(一)影音德育让正能量无处不在。比如影音德育,是我校根据学生爱看、爱听的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校园影音媒体和信息手段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微格教室、未来教室、网络媒体、校园音响系统、校园电视台等成为德育活动的新阵地,让德育变得直观而生动。1.节目制作 DIY自从有了非编
23、系统,为学校的影音德育提供了设备支撑,儿童电视台、礼仪故事、课前温馨提示铃等等都实现了“自制”。儿童电视台体育、卫生、心理、校园广角镜等节目,讲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那些事儿,播出以后得到了广泛好评。校园网上的电视台节目点击率也是频频被刷新;礼仪故事、课前温馨提示铃全部由我校师生个性化录制。法制教育作为我们江东实小的德育名片,学校依托各种媒介对师生进行法制宣教工作。校园宣传窗、黑板报、班级网站、儿童电视台、 、幸福影院、校园音响都是我们常用的影音形式,通过向师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宣讲法制案例,使大家的法制意识得到提升。除此以外,学校拍摄法制教育校园剧食品添加剂 、 小交警在行动等,在市、区各类比赛中
24、获得好成绩,并多次参与各种演出和宣传活动。其中食品添加剂还参加了“2012FLL 世锦赛中国公开赛”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寒假里,你是否一家团圆,感受着浓浓的亲情?你是否走亲访友,体会着浓郁的年味儿?你是否走出家门、国门,欣赏着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就请你拿起画笔、照相机、摄像机,一起把你的足迹记录下来吧!以上是我校 2016 年寒假计划中的一段文字,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将德育工作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相结合,德育处多次开展了此类活动,学生的作品被留存,并上传校园网,分享给全校师生,德育的空间无限延伸。每次活动的开展,学校都会事先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好玩
25、又有收获的活动氛围,活动效果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各类媒体报道达十余次。因此学校也被评为浙江省首批“青少年9法制教育基地”和江东区首批“德育品牌学校”称号。2.经典故事随心播随着我校樱花校区故事特色的打造,越来越多的故事音频、视频与学生见面,大量的成语故事、名著故事、神话故事等的 mp3 文件以及学校“故事大王”们的表演视频、历届故事会的节目视频等,都在宁波智慧教育平台上进行链接,师生们随时都可以根据需要便捷点播,成了故事校园目标培养“能说会道”的实小学子丰厚的资源基地。 我们一直将影音德育形容为“边角料”,随着实施平台的转变,这小小的边角料在传统中创新,资源传播的速度与空间更为快速广阔,亦
26、越发显示出她“大育人经”的能量。(二)网络让特色文化建设无限延伸“智慧校园”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智慧校园”建设成果的体现,利用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和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为全体市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结合校园局域网、市智慧教育平台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多层级网络平台,让我校的特色中队文化打造,学生学习成果展评与宣传,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方向无限延伸。1.电子班牌显神通在校局域网支持下的班级电子班牌系统,开展班级特色中队的班徽、班语、文明公约、导师介绍、寄语等图文结合的静态展示;学习成果、班级主题活动回放、课间文明安全温馨提示等动态宣传。同时,结合校级层面的文明礼仪示范班的统一展
27、评,学习成果的触摸式个性点评等等,让中队特色展示从教室内部向外部横向延伸。2.班级网站促互动借助市智慧教育网的班级网站建设,结合课程管理、班级管理和个性应用等模块,形成“私人订制”的教育成长录,根据学习记录推送合适的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丰富家校互动沟通的渠道,使班级文化建设从学校向社会进一步纵向延伸。3.微信平台提时效在校园网或班级网站发布的活动信息报道,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至手机端,不仅提升信息交流的时效性,而且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四、智慧校园建设的收获:力求应用水平的不断创新10智慧校园创建三年来,对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自身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收获了丰厚的成绩。(一)收获与成绩1满足
28、了学生选择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在数字化菜单课平台中,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不同课程,在同一门课程中不同学生随时随处可进行个性学习和分层学习,使得以移动、链接、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收获颇丰,全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级的比赛中获奖,选修科技的同学获得省、市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近两年有 80 余人次市级及以上获奖,选修信息技术的同学连续三年在宁波市中小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等,获奖人数达 44 人次,创客组团队在宁波市 DI 比赛中获一等奖。2. 信息化项目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智慧创建过程中,我们用信息化项目来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将项目研究与学科教
29、学深度融合,使信息化项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在区十三届教坛新秀比赛中,我们获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4 名,三等奖 2名,10 名获奖青年教师都是“创 E-family”成员;近两年区、市优质课、基本功比赛中 15 人次获奖;导师团队中新增 2 名区名师,3 名区骨干;杨宁赞获全国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李妙获省书法优质课一等奖。 在一师一优课比赛中,共有 9 节课在省、市立项。教师研究能力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学校新的课程规划中,增加了十几门由老师开发的水动力课程和和故事课程,和故事“和”之睦课程本学期参加了视像中国远程课程。近三年有 36 项相关论文、课题、作品等在省、市、区获奖。3. 提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信息化的一站式服务,创设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实现了学校教育跨越地域和时空发展的需求,使学校的教育管理、特色建设、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都如虎添翼。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自主选择: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弹性多元:变统一的学为个性的学;延展空间:变有限的学为无限的学。 乐教 善学 融合-小学和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书公开出版。实现了课程的创新:数字化菜单课平台的开发使“跑课”升级,较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