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1418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翻译理论概述-英汉互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翻译理论概述一 、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 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 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 1990)翻译的定

2、义应该是: “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 (蔡毅, 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 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沈苏儒, 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 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v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 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 (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 )v 好的翻译应该是

3、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 1790)v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 1953)v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翻译的定义

4、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 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 1965)v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 1985中文版)v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

5、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1969年所下的定义:v Nida in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

6、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v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v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v (2) a translation: the product of translating (i.e. the trans

7、lated text);v (3) translation: the abstract concept which encompasses both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nd the product of that process. 二、中国翻译简史 v 自汉末以来迄宋初并在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公元 5-10世纪)。v 明末清初( 17世纪末 18世纪初)对西学的译界。v 自清末民初而至本世纪 30年代达到高潮的对西学的大规模译介。v 自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及今后一段时间,对外国文化的又一轮大规模译介活动。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v 据胡

8、适 白话文学史 统计,佛经翻译达 15000卷以上。但相比之下,佛经理论的数量和份量都显轻。v 现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大量翻译佛经的人是安世高。v 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是天竺人摄摩藤,竺法护翻译的 四十二章经 。v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可分为三个阶段:v 草创早期(东汉末年到西晋):标志为外籍僧人主译,共译经书 570部,主要翻译家:安世高、支谦、竺法护等;v 发展时期(东晋至隋朝):翻译力量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僧人共译;翻译经书 3155卷;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还设置了翻经馆。主要翻译家和评论家:道安( 314385 ),鸠摩罗什( 344413 ),惠远( 334416 ), 彦琮( 55

9、7610 )。v 全盛时期(唐初至唐中叶):主要译者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僧人译经家。其中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 “五不翻 ”的原则。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v 衰落时期:唐代以后,佛经翻译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到北宋仁宗景优年间完全沉寂下来佛经翻译的主要贡献:1、奠定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初步基础。2、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v 明末清初,即 17世纪至 18世纪中叶的万历到乾隆时,

10、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宣扬基督教,同时耶传播科学。杰出的代表人物为著名科技翻译家、中国 “科学译祖 ”徐光启和著名科技翻译家 “中华才士 ”李之藻。然而,这次高峰仅仅是昙花一现,满清政府因害怕外国列强,实施 “闭关锁国 ”政策,禁止一切对外交往活动。 因此,这次翻译高潮无论从延续时间、译者队伍与译著数量来说,都远不能与前一次佛经翻译相比;与此相应,在翻译理论上也没有重大成果。明末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 几何原本 揭开了中国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的序幕,同时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个翻译高潮。李之藻与 Francois Furtado合译 名理探(原书名 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 )等涉及天文、地理、数学、

11、物理、医学等十几个自然科学学科领域。清初,康熙笃信西学,倡导西译,编撰西籍,翻译和出版了大量西欧科学书籍 著名翻译家为外国传教士,如德国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德国传教士:v 德国传教士。数学家、天文学家。字道末。生于德国科隆,卒于中国北京。v 1616年申请到中国传教, 1618年成行,次年 7月抵达澳门。 1623年 1月到北京,因成功地预测三次月食而名声大振。 1630年供事历局。 1644年清朝后仍留钦天监工作,奉摄政王命修正历法,成 时宪历 。 1651年顺治亲政后更受重视,官至一品,被授光禄大夫 封号。 1664年受杨光先诬陷被罢黝,后幽居而逝。 1669年冤案平反。v 汤若望对

12、中国科学有很大贡献。他制造了 浑仪 、 天球仪 、 日暑 、 罗盘 、 望远镜 等许多天文观测仪器,译述撰订了大量天算历法方面的著作。他还在 崇祯历书 的编纂工作中做出很大贡献,他的一些著述被收入该书中,例如 “法算 ”专论天文计算中必需的数学知识, “会通 ”是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等。书中采用第谷体系和几何计算方法,亦有伽利略的新发现,使欧洲天文知识得以在中国传播。他将 137卷的 崇祯历书 改编为 103卷 西洋新法历书 ,并据此制定了 时宪历 ,行用 20余年。他以学识、勤勉和无私受到人们的钦佩与尊敬,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汤若望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v 南怀仁( 1623 168

13、8) 耶稣会 传教士。 比利时 人。1641年入耶稣会。中国清代顺治十五年( 1658)抵澳门。次年,被派往陕西传教。十七年,奉诏进京协助 汤若望 纂修 历法 。康熙八年( 1669),为 钦天监监副,主持编制 时宪书 。奏请制造六件大型 观象台 天文仪器,即第谷式古典仪器 黄道经纬仪 、 天体仪 、 赤道经纬仪 、地平经仪、 象限仪 (地平纬仪)、 纪限仪 (距度仪),至十三年完成(现存观象台)。十五年,任耶稣会中国省区会长。十七年撰 康熙永年历法 32卷,可预推数千年后年历,奉旨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十九年,奉旨铸造火炮 320门,次年完成。康熙帝临 卢沟桥 观看试放。又作 神威图说 70卷,于二十一年进呈。是年,以制炮成功,特旨加工部右侍郎衔。二十二年 ,从康熙帝往盛京。二十六年坠马受伤,次年卒于北京,赐谥勤敏。 南怀仁v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 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 300周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 “天球仪 ”(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