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 。 “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班级,教师也总是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与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当懂得父母和老师为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劳动。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 、 “小太阳” ,在班级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
2、么样” ,不知“该我怎样” ;只知“我要什么” ,不知“要我什么” ;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学生都缺乏感恩意识。素质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 ,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这种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的不良倾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危险的。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一些“以怨报德”的悲剧,看了让人心痛。在心痛之余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同时,这些悲剧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班级必须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感恩教
3、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活在感恩心态中的人,总是会珍惜生命的,是不会任意地糟蹋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 ,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为了我们的教育,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懂得珍惜,尊重他人。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
4、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2012 年我们着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从而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小开始,越早越好。二、课题的关键词界定及政策理论依据1、关键词(1) “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
5、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2) “小学生” 指小学(16)年级学生。2、政策理论(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2)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6、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3)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4)人本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三、课题主要研究方法:(1)文本阅读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感恩教育的文献收集和研究,尤其关注我国传统文献资料,使课题研
7、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2)调查分析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调查分析我校的现状等,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措施。(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研究每一种具体做法的效果。(4)个案研究法:对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5)经验总结法: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四、课题实施的基本过程(一)阶段范围1、准备阶段:2012 年 3 月2012 年 4 月建立课题组、落实分工、加强理论学习、拟订总课题方案、构建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实施准备。2、
8、实施阶段:2012 年 4 月2014 年 12 月根据本方案的研究内容和策略落实研究计划,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举行实践研讨整合意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3、总结阶段:2015 年 1 月至今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作课题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二)措施保障1、健全组织机构。我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组织领导。课题成员年龄结构均衡,业务能力较强,素质较高。采用课题专人负责制,由校.长亲自主抓,政教主任具体抓,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全体成员在研究中积极参与,合力攻坚,形成领导重视,师生
9、协同作战的课题研讨氛围。2、理论提升。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课题研究的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监督。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强化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多样,有教师读书自学、专题讲座等。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多次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建构充实的理论框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内化。教师们在不断学习研究、交流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提高了理性认识。3、享受过程、关注评价。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研究过程,加强课题资料的研究、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4、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我校注重校内外环境建设,建立民主
10、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与各实验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5、关注信息交流。我校充分运用学校网络,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扩大信息的接触面,大量地占有信息。积极开发信息资料,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6、保证课题研究必要的经费,加强软硬件的建设。课题研究经费,全部用于购置课题研究资料和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之中,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执行情况1、全校每个年级各选一个班开展初步研究工作,把这六个班作为实验班开展实验工作。以张兆峰、陈燕、冯莉、滕培战、马文、刘盼六位实验教师所在的班级作为实验班首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课题组副组长孙同林、马拓全程参与指导
11、。实验过程中,六位实验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的展开研究,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2、通过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使他们的感恩心理潜能得到理想的开发。(1)举行感恩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感激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因为他们才使自己能看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感激养育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的爱才使自己不断长大;感激教育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们的教导才使自己变得有文化,有修养。感激一切给予自己点点滴滴关心和帮助的人。感恩主题班会,给了学生一个倾述爱的平台,让学生在感恩的盛宴中吸取营养,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2)通过晨会课、班会课、课余活动等,给学生营造一个以“感恩”为主体的的教育氛围,净化
12、学生的心灵。(3)通过翻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与“感恩”相关的句子,并在教室的展示栏书写,然后在晨会课上朗读。找寻句子的学生要多,朗读时,要求都要带着感情,认真体会每一段感恩的语句,让人听起来就好像一棵棵种子已播撒进了他们心灵中那片神奇的土地,遇到雨露,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4)收集“感恩”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宣扬“感恩” ,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底发出感慨,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5)布置写一封感恩的信。由于学生在写感恩信时,首先触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字
13、里行间必定蓄满了久藏于心底的那份真挚之情和对父母的无比感激。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情真意切,让人读来,必定泪光莹莹,难以忘怀。表达爱心的方式有很多,如:帮父母做家务: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给父母捶捶背、按按肩膀、洗洗脚等。经常问候,让工作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便能从自己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学生每做过一件感恩的、有爱心的事,就在爱心记录卡上记录好,每月评比一次,评出最有爱心的五名学生,给予表扬并颁发“爱心”小勋章。借此活动,鼓励和推动学生开展感恩活动。 (7)利用特殊日子
14、,开展感恩活动 特殊的日子是感恩的最好时机,如父母的生日、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教师节、感恩节等。可送上一张贺卡,一朵鲜花,一封感恩的信或一条信息,哪怕一句温馨又真诚的祝福也可以。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 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因此,我们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让学生知恩,学会感恩。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
15、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等。如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五位实验班的实验教师介绍实验现象、实验成果、实验经验等,再把实验中的困难和困惑提出来,大家讨论想办法解决。课题组副组长孙同林组织课题组成员陈燕、张兆峰不定期的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从另一方面了解课题实验的进程效果,另一位课题组副组长马拓组织课题组成员冯莉、马文对实验材料进行整理,总结一些有价值,可推广的经验。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感受祖国之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16、每周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每月有两节“爱祖国,爱华夏”的主题班会活动。腰鼓、国画班课程成为学生的至爱、学校的品牌,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真正体现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语文观。最后学校还将自己亲自画的作品送给来校参观的领导、送给了社区的孤寡老人等。这样的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让孩子们学会了关心他人。5、积极开展感恩教育评价(1)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为孩子们构筑了各种形式的情感交流的形式,又潜移默化地通过“情感渲染”和“情景管理”的理念,加强了感恩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2)每学期,班级都开展“班级十大感动”或“班级十大感恩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
17、,表彰一批以德报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同学,并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家长,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3)结合“我的成长脚印” ,建立了学生感恩教育的档案袋。每学期选择两到三名行为偏差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填写跟踪研究记录,包括学生在家、在校,乃至在社会上的表现。这可以通过家校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研究,可以是书面的问卷调.查,也可以通过与家长、伙伴、教师及其本人的对话、沟通,获取相关信息。6、做好了感恩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创造性地开展感恩活动,使感恩教育向课程深入,在课程中渗透,让感恩教育有植根的土壤,有依托的载体,进而形成感恩教育文化。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身边情中认识和
18、发现身边的真善美,敬重美、升华美、创造美,进而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德。将感恩教育层层深入,不断扩大其外延和内涵。由感恩父母、长辈感恩老师、朋友感恩同学、英雄感恩陌生人感恩动植物感恩挫折、伤害、批评感恩大自然的万物等。感恩父母给了我们身躯和灵魂,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劳,对我们的成长给予无微不至地关心;感恩老师,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感恩朋友,给了我们欢快和坦诚;感恩英雄,给了我们敬畏和勇气;感恩医生,给了我们关爱与健康;感恩动物,给了我们快乐和团结;感恩挫折,给了我们勇气;感恩伤害,磨练了我们心志;感恩批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映入眼帘的一切,哪怕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汪清水、一片绿地,都值得我们怀着感
19、恩的心情去对它们微笑!情感激发情感,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感恩,我对你也感恩;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有一颗感恩的心,会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情与团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7、家校联同开展感恩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孕育之地,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社会是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是孩子道德品质的熏陶之地;而家庭和社会,则都是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基地。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要从家庭社会入手,孩子的感恩行动要从家庭社会做起,建联动制度促家庭感恩教育。我们知道,相对班级教育来说,家庭教育较多地呈现出松散无序、易走极端等特征,因此,
20、为了将家庭教育引入到班级感恩教育活动中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设置家校感恩活动联系本,建立了家校联动制度,以此来促进感恩教育在学生家庭的开展。我们当前处于一个信息社会之中,对于家校联动实施“感恩教育”来说,信息互通是正常有效实现家校联动推进“感恩教育”的前提,为此,我们设置了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记载册 ,以此作为家校沟通交流信息的一条途径。记载册分班级和家庭两个板块,班级板块由班主任进行评定;家庭板块由家长进行评定。每周五学生回家时将班级评议带回家交给父母,每周一则把家庭评议带回班级交给班主任。每月结束,我们还根据记.载册所作的纪录,组织各班开展了“感恩小标兵”评比活动,运用评奖动力来推进活动的发展。
21、家校感恩教育活动联系本的设置与使用,将班级和家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成为一个有机体,这对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8、三大工程全面开花(1)诵读古典诗文工程诵读古诗文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我校以诵读古诗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感恩特色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我校先后自制了“实验学校新三字经” ,诵读论语 、 孟子等经典书目。诵读经典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结合弟子规日常生活力行表的设计,将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活动表现一律纳入此次教育行动中,完成了三维一体的整合,使学生明白了感恩无
22、处不在。使全体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相互学习,共同感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地迎接明天。(2)礼仪童子功奠基工程开发礼仪校本课程,自编了小学生礼仪校本教材。在一二年级低年级学生中每周设置传统礼仪两节课。通过每周礼仪广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各科教学之中不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的引导与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到书店、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举行邀请函设计、感恩语言描绘、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3)思源归真普及工程我校开展“让爱传递、让梦飞翔”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递梦想 快
23、乐阅读”的读书周活动,鼓励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并用绘画、诗歌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梦想,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然后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真爱梦想图片、视频宣传,让学生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号召学生为他们捐款捐书,为帮助山区孩子实现读书梦想献上一份爱心,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共同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们从读书中享受到快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捐书”并非仅仅是赠送这么简单, “捐书”是一个纽带,让“捐书”和“受书”的学校、小集体和个人之间从.此建立长期的友谊关系,今后将开展许多相互有益的快乐读书活动,如交流读书心得、互通学习经验,各自向对方介绍本地民风民俗,邀请对方交
24、换考察,共同举办夏令营活动等等。开展快乐“读书捐书”活动,必将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使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健康成长。五、课题研究成果以及突破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对照计划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和研究,不断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有效促进了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在社会上产生了“辐射”作用。我们开展“感恩教育”以后,广大家长和群众对开展“感恩教育”是倍加赞赏、热情支持。许多家长都说:“你们学校的的感恩教育开展得好,早就该这样抓了。 ” “这个感恩教育活动抓得非常及时,抓到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点子上
25、,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就大有希望。 ”有位学生的父亲从内蒙古能源公司写信给班级,他殷切的希望班级将感恩教育深入的开展下去,让中国的新一代传承和发扬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现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做如下显示:调 查 内 容 实验前实验后知道 76.8% 90.3%只知道其中一位 15.7% 9.7%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 7.5% 0知道 88.5% 95%不知道,但觉得应该知道 0.8% 5%你知道父母每天早晚的上下班时间吗?不知道,我觉得无所谓 10.7% 0常主动帮忙 68.6% 80.6%空闲时才去帮忙 30.8% 19.4%
26、父母给钱才帮 0 0面对家务事,你如何对待?我从不管家务 0.4% 0.很少脾气 76.4% 93.6%父母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时会发脾气22.9% 6%你对父母发过脾气吗?经常对父母发脾气 0.7% 0.4%老师的说教是对的 94.1% 98.1%不喜欢父母说教,但是不会恨 5.6% 1.9%你厌烦老师的说教,甚至恨老师吗?讨厌说教,有时恨老师 0.3% 0每年都会 76.1% 90.2%有时会 19.6% 9%偶尔会 2% 0.8%你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吗?从来都不会 2.3% 0从上述比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此课题开展已经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孩子们
27、从过去大部分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到现在已经清楚地记得父母的生日,还能采用亲自做贺卡、送祝福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尤其部分学生在对待家长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体谅父母,也不乱发脾气了。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中,参加实验的孩子们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没有学生因老师的说教而怨恨老师,更是体现了这些孩子们也开始理解老师,并能够与老师合作完成好每一件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班级管理有了可喜的进步。学生是班级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者。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以开展的“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在实践道德教育的同时,各方面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学生的学习、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转变。在实践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形成了感恩意识,养成了感恩习惯,把感恩思想有机地融入生活、学习中,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3、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教师是班级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受惠者。通过对感恩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多人次先后执教街道级、市级公开课 8 次,比赛课 3 次,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 、心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