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1571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部队冬季防病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病预防讲座,第二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第一讲 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等。一旦有传染病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呼吸道传染疾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一、流 感,流感的临床表现:一般潜伏期短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1、单纯性流感: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

2、-40,多伴头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发病3-4天体温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1-2周。2、肺炎型流感: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及湿罗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3、中毒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4、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可恢复。,预防:1、患者隔离治疗一星期。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

3、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板蓝根、双黄连等)。5、多饮水,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6、流感灭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一、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患者受感染后,大多前期无明显

4、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态、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者两侧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疼、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

5、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瘢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三、 水 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宿舍及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4、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5、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易引起爆发性流行。,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肠道疾病,简称菌痢,是由

6、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预防措施:1、加强对饮水、食品和粪便的管理;2、灭蝇灭蛹,改善环境卫生;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4、流行期间,可口服大蒜,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一、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因为乱吃东西兼受凉的缘故。而且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预防措施:1、不能乱吃及暴饮暴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2、防止腹部受凉,适时增加衣物,夜间睡觉时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肠炎;3、加强运动锻炼;4、注意饮食调养。,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二、 秋季腹泻,“秋冻”不

7、是人人都合适。“春捂秋冻”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人们对“秋冻”的理解,不应该仅限于“不忙添衣”上,还要加强耐寒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洗鼻。另外,“秋冻”不是人人都合适,要有个“度”,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三、 “春捂秋冻”?,1、腹部:患有胃肠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上腹部保暖,以防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2、腿脚: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经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3、头部:秋冬季节不宜晨起洗头,容易受风寒。4、膝关节:在阴冷、潮湿的天气下肢穿着过少,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尤其是

8、膝关节处,久而久之会引发慢性风湿性关节炎。5、脖子: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6、双肩: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尤其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秋冻降温后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双肩的保暖。,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这些地方不宜“冻”,1、血管疾病患者:天气寒冷可以导致血管痉挛,最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2、脑血管疾病患者: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脑符合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3、消化道溃疡病患者: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病的高发季节。,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这些人不

9、宜“冻”,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水土不服,水土不服,病证名。指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等。 当人们外出时,由于生活环境使正常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机体各部的正常菌群在种类、数量、毒力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平时与机体共存的致病菌由于得不到制约,就会使人得病,而那些平时正常提供营养物质、帮助消化吸收的细菌也会受到抑制而减少,从而出现“不服水土”的症状,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菌群失调症”。,水土不服,第一讲 秋冬季常见疾病及处理,首先不要紧张,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由于

10、环境突然改变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应。有的人只要休息几天,熟悉一下周围环境,让人体生理功能作相应的调整,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些不适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如症状比较明显,长时间不能消失,可服用少量药对症处理。如睡眠不好,少量、短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如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服用有助消化的药品帮助消化,提高食欲;如呕吐、腹泻可服用胃复安,氟哌酸等;皮肤瘙痒可服用息斯敏等。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水土不服是可以克服的,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很多人还会出现咽喉疼痛、口腔溃疡、鼻出血、便秘等“上火”症状。应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作息正常;选择与原来口味相近的食物;少食辛辣,多

11、吃清淡的果蔬及粗纤维食物;多喝水。,谢谢欣赏,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1.急性腹泻(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4)喜食生冷食物,常

12、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5)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6)着凉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一、腹 泻,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2.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1)肠道感染性疾病(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3)肿瘤(4)小肠吸收不良3.野外治疗原则:结合急、慢性腹泻的症状,对症治疗。野外常用药配有黄连素、氟哌酸、硫酸庆大霉素

13、。酌情补充机体所失水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一、腹 泻,发病原因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致病的主要原因。1、气候和环境的原因: 夏天的7、 8、 9 月,我内蒙地区的气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0以上。2、自身原因: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兵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针对中暑的原因,中暑的预防是关键。 3、其他: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二、中 暑,穿着紧身、不透风的

14、衣裤以及发热、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药物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致中暑。,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二、中 暑,接触性皮炎,定义:皮肤或黏膜接触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病因: 动物性:隐翅虫、松毛虫、斑蟊虫 植物性:荨麻、补骨脂、银杏等 化学性:染料、金属、化妆品、塑料,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三、皮肤病,硝酸刺激,强碱刺激,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敌敌畏刺激,化学物品刺激,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含金属铬及镍的皮带扣和手表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第一讲 野外常

15、见疾病及处理,帽塑料内衬引起的 接触性皮炎,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松紧带引起,塑料拖鞋带引起,氯霉素眼药水引起,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湿 疹1、湿疹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起泡”2、湿疹与接触性皮炎有时可互相转变3、在皮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影响人群广,治疗也较困难,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根据发病时间、皮疹的不同特点及病理改变不同分两种种类型:急性湿疹:起病急,病程短。早期以红肿、 丘疹、水疱为主,末期则有糜烂、渗 出,表现“湿”的典型特点。皮损对称, 境界不清。瘙痒剧烈,可发生于身体 任何部位。,急性湿疹,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慢性湿疹: 可由急性转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就为

16、慢性。皮损以苔藓样变、皲裂为主。境界相对清楚,有散在丘疹、色素改变。阵发性瘙痒。病程较长。,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手部湿疹,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神经性皮炎,手足癣,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一般治疗:避免可能诱发、加重本病的因素,查找致敏物。,药物治疗:氟轻松、皮炎平、皮康霜等都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辅助药物:VitC、VitB、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局部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原则和药物剂型,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一般软组织损伤: 对般的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给予冷敷降温以减轻出血、肿胀、疼痛,大约1-2天后受伤部位伤口已经凝结,再改用热敷,以促

17、进淤血吸收,加速其愈合。同时还可选外用膏药贴敷局部或者口服跌打丸,也能帮助症状缓解。,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出血性外伤: 对皮肤破损的出血性外伤,处理原则是快、早、彻底。一般的小伤口,无明显污染,立即用创可贴贴敷; 若伤口较小时,用干净的布加压包扎好,以减少出血、防污染,遇见较大伤口时,应立即到驻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给予清创术,清创术一般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最好。,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烧伤: 发生烧伤、烫伤怎么办?对浅表性烧、烫伤,如备有獾油、京万红、烫伤膏最好。如没有应及时取适量的豆油、香油、酱油、黄瓜汁等任何一种涂在患处,可防止创面起水泡和感染。如出现疼痛,可用米醋涂抹患处止痛。

18、一旦出现水泡,当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水泡抽吸渗出液。一旦皮肤破溃可用碘伏外涂,以减少渗出预防感染。对面积较大或发生在面部的烧、烫伤,最好不要做任何处理,迅速到医院就诊,有烧伤科的医院最好。,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良好和松紧适度方法包括:绷带卷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

19、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1.脊柱损伤: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2.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卧位。3.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4.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5.呼吸困难病人:坐位。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6.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7.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四、常见外伤处理及搬运,病人死亡具有如下特征(1)呼吸停止(2)心跳停止(3)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4)角膜反

20、射消失,若只出现上述12个征象,为假死。若四个征象齐备,并且用手捏眼球时,瞳孔变形,即为真死。,心肺复苏是对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病人的一种急救措施,试图通过心肺复苏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如食物药物中毒、车祸、心脏病、高血压、触电、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均可以通过心肺复苏来抢救。,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心肺复苏,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心肺复苏,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野外常见毒虫及其简单处理,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打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镊子轻松夹出。)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

21、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3被虫子咬不能

22、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野外常见毒虫及其简单处理,被蜂螫伤 一般常见的蜂有蜜蜂、黄蜂和马蜂,这几种蜂者有尾刺,蜂螫人是靠尾刺把毒液注入人体,只有蜜蜂螫人后把尾刺留在人体内,其他蜂螫人后将尾刺收回。当人体被单个蜂螫伤,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若被群峰螫伤,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当发现蜜蜂蜇伤人后,要仔细检查病人伤口,如果伤口上有一小黑点,就说明尾刺尚在伤口内,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附近的人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

23、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这样只会加重患部的肿胀。因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所以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洗涤涂擦伤口中和毒液。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擦患部以消肿止痛。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伤口。若是被黄蜂螫伤,因其毒液呈碱性,所以用弱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涂擦患部可止痛消痒是否要去医院诊治:蜂螫后局部症状严重、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人,除了给予上述处理外,如带有蛇药可口服解毒,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处理守则:,被蝎子螫伤 蝎子有一弯曲而尖锐的尾针与毒腺相通,刺入人体后可注入神经性毒液。受伤处大片红肿并带有剧痛。人被螫伤后,可能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呼吸增快、

24、脉搏细弱,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处理守则: 一旦发现被蝎子螫伤,处理原则基本与毒蛇咬伤相同。周围人可以立即用鞋带、布条等绑扎病人伤口的近心端,以阻止毒液吸收。再以小刀、碎玻璃片等尖锐物品火烧消毒后 “十”字形切开伤口,深达皮下,拔,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野外常见毒虫及其简单处理,出毒针,用弱碱性液体如肥皂水、淡氨水冲洗伤口,由绑扎处向伤口方向挤压排毒,持续20-30分钟,或用拔火罐法排毒。 如果身边带有蛇药片的话立即让病人服用,并用水将药片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厘米处外敷一圈,注意不要使药物进入伤口。 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可松开近心端的绑扎带。若伤口周围皮肤红肿,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

25、 鼓励被螫伤的人多喝水,以利进入体内的毒液尽早排出。但千万不要用含洒精的饮料。,第一讲 野外常见疾病及处理,五、野外常见毒虫及其简单处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

26、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如何预防被蛇咬伤1、参加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高帮鞋,尽量避免穿凉鞋;2、穿越丛林时,最好能戴顶帽子、扣紧衣领显得尤为重要;3、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走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最好拿竹棍在草丛里敲打几下;4、不幸被蛇追赶时,千万不要下坡,逃跑路线尽量保持“S”形。被蛇咬伤后如何处理 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第二讲 急救报告及处理,在矿区发生急重病和意外受伤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之后迅速联系驻地医师或卫生员,并向大中队报告事故发

27、生原因,由大中队主官向支队汇报情况。当驻地医师或卫生员到达现场后,根据病情判断是否现场等待120或派车与120救护车对接到驻地医院救治。拨打120电话时注意事项:、拨打电话时,切勿惊慌,应保持镇静、话语清晰简练、准确回答清楚询问的问题。、呼救者必须说清伤患的主要症状、伤情或主要疾病史,便于准确派车,做好特殊准备。 、讲清伤患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呼救者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便于联系。 、讲明现场地点、等车地点,应选择交叉路口、公交车站、有标志性建筑物处。接车应尽量提前,主动招手示意,利于迅速找到现场。 、大型灾害性事故和突发事件,必须说明其性质(塌方、火灾、一氧化碳中毒、交通事故等)、伤亡人数、现场情况。、不了解伤病清,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以免影响救治。、在公共场所患者身份不明时,呼救者应同时拨打电话,便于查找家属了解病情,使救治更及时、准确。,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