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医学文献的分类标引中国医学文献的分类标引 内容范围:内容范围:(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临床知识和技能;)中医临床知识和技能;( 3)中药方剂理论和知识;)中药方剂理论和知识;( 4)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体系结构体系结构 : 标引方法标引方法 :中国医学类体系结构中国医学类体系结构 R2 中国医学中国医学21 中医预防、卫生学中医预防、卫生学2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24 中医临床学中医临床学25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26 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271 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妇产科学272 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学273 中医肿瘤科学中
2、医肿瘤科学274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 275 中医皮肤科学中医皮肤科学276 中医五官科学中医五官科学277 中医其他学科中医其他学科278 中医急症学中医急症学28 中药学中药学289 方剂学方剂学29 中国少数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医学标引方法标引方法 1.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医现代化研究 2.关于关于 “R2-031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3.关于关于 “R21中医预防卫生学中医预防卫生学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4.关于关于 “R2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5.关于关于 “R24中医临床学中医临床学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6.关于关
3、于 “R25中医内科中医内科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7.关于关于 “R26中医外科中医外科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8.关于关于 “R271中医妇产科中医妇产科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9.关于关于 “R272中医儿科中医儿科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10.关于关于 “R273中医肿瘤科中医肿瘤科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11.关于关于 “R28中药学中药学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12.关于关于 “R289方剂学方剂学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13.少数民族医学文献入少数民族医学文献入 R29 1.中医现代化研究 分类方法 : 采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中采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医
4、的总论性文献,归入医的总论性文献,归入 “R2-03中医现代化研中医现代化研究究 ”;专论现代医学各科疾病等文献分别归入;专论现代医学各科疾病等文献分别归入中医临床各科。中医临床各科。 例 :1.中医现代化入中医现代化入 R2-032.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入入 R259.126。 2.关于 “R2-031中西医结合 ”文献的分类 分类方法: 总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文献归入总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文献归入R2-031, 专专 论入中医有关各类;中西医结合论入中医有关各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各种疾病的文献入治疗中医各种疾病的文献入 R24 278; 中西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各种疾
5、病的文献入医结合治疗西医各种疾病的文献入 R4 78。 例 :1.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入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入 R2-0312. 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入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入 R272 3.关于 “R21中医预防卫生学 ”文献的分类 中医预防学是系统研究中医预防疾病的基本理论、一般原则、方法和临床各科疾病具体预防措施的一门学科。中医预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包括中医预防学的发展概况,基本思想和预防法则,例如: “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 “病后防复 ”等原则和方法。 分类方法 : “R211预防、卫生预防、卫生 ”收纳中医预防学总收纳中医预防学总论性文
6、献,各论入临床有关各类;论性文献,各论入临床有关各类; “R212养生养生 ” 收收纳综合性养生文献,食养、食疗入纳综合性养生文献,食养、食疗入 R247.1; 例 :1.中国传统预防医学入中国传统预防医学入 R211。4.关于关于 “R2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1) 关于 “R221内经 ”的分类 总论入此,专论素问、灵枢入各论。总论入此,专论素问、灵枢入各论。 关于 “R221.9难经 ”的分类 有关难经刊本和注本都应归入有关难经刊本和注本都应归入 “R221.9难经难经 ”。 关于 “R222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 ”的分类 有关伤寒金匮本文合编的著作,归入
7、有关伤寒金匮本文合编的著作,归入 “R222 1本文合编本文合编 ”; 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著作则分别归入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著作则分别归入 “R222.2伤寒论伤寒论 ”和和 “R222.3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 例 :1.黄帝内经灵枢译释黄帝内经灵枢译释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 /入入R221.2。2.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太素 /全无起著全无起著 /入入 R221.3。3.伤寒论七字经伤寒论七字经 /黄荣话编著黄荣话编著 /入入 R222 2。 4.图注八十一难经译图注八十一难经译 /王树权著王树权著 /入入 ?。 5.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入入
8、?6.金匾要略译释金匾要略译释 /李克光主编李克光主编 /入入 ?4.关于关于 “R2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2) 关于关于 “R223中医生理中医生理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中医学的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 :是以五脏为中心,研究人体各脏腑、组是以五脏为中心,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脏腑是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脏腑是中医学对内脏的总称。中医学对内脏的总称。 例 : 1.重新认识脑为中心的五脏整体体现重新认识脑为中心的五脏整体体现 ,郭向勤郭向勤 ,入入R223.11。2.肾的精气阴阳探析,张超群,入肾的
9、精气阴阳探析,张超群,入 R223.14。 关于关于 “R224经络、孔穴经络、孔穴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经络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和。经络学说主要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和。经络学说主要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的相互关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的相互关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炙学的理论核心成部分,是针炙学的理论核心 。 孔穴 :又称又称 “腧腧 (sh)穴穴 ”。腧穴是各条经脉气血聚会、出入流注的处所,。腧穴是各条经脉气血聚会、出入流注的处所,这些处所也称这些处所也称 “穴位穴位 ”。 针炙疗法就是用
10、针刺或艾炙腧穴,腧穴分为经穴针炙疗法就是用针刺或艾炙腧穴,腧穴分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例: 1.经络实质研究刍论,杨俊生,入经络实质研究刍论,杨俊生,入 R224.1。2.阿是穴的源流、实质及应用价值,邓春雷,入阿是穴的源流、实质及应用价值,邓春雷,入 224.2。 4.关于关于 “R2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3) 关于关于 “R226中医阴阳五行、运气学说中医阴阳五行、运气学说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 是用以认识和概括说明人体一是用以认识和概括说明人体一切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理论。切生理现象和病
11、理变化的理论。 运气学说运气学说 : 是中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是中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的关系的科学理论。体生理,病变的关系的科学理论。 例 :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太极图解,潘毅,入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太极图解,潘毅,入R226。 关于关于 “R228中医病理中医病理 ”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 病因 :指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指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寄生虫、外伤、虫兽所伤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寄生虫
12、、外伤、虫兽所伤等。等。 病机 :就是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病变:就是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病变机理。中医学将病机的一般规律归纳为邪正斗争、阴阳失机理。中医学将病机的一般规律归纳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及升降失常三方面。调及升降失常三方面。 例 1: “血瘀症血瘀症 ”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赖世隆,入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赖世隆,入R228。 例 2:从流行病学探讨瘦人多阳虚,张超群,入从流行病学探讨瘦人多阳虚,张超群,入 R228。 有关中医心理学、中医免疫学等文献分入 R229 例 : 试谈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免疫,张瑛,入试谈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免疫,张瑛,入 R229
13、。脏腑学说即脏腑学说即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 五脏: 即心、肝、肺、脾、肾;五脏的生理功即心、肝、肺、脾、肾;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能主要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 六腑: 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纳和消化饮食,泌别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纳和消化饮食,泌别清浊,排泄废物,以通为顺。清浊,排泄废物,以通为顺。 奇恒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子宫); 藏象学说 : 内容有三部分:一是脏腑的生理和内容有三部分:一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二是脏腑、组织、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病理;二是脏腑、组织、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三是津液、气血、精髓的生理和病理及其与;三是津液、气血、精髓的生理和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脏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