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感染ICU发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成立休克室(shock unit)20世纪50年代欧美爆发多发性神经炎,建立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世纪60年代-危重病医学成立40年代萌芽,70年代发展05年成立中华重症医学会(SARS),06年湖北成立医学会2008年7月(汶川地震)重症医学会授予临床二级学科代码:320.58感染在ICU的特殊性常导致死亡临床表现差异悬殊易感因素:高龄,卧床,休克,化疗,烧伤,外伤,昏迷,抗生素,机械通气,导管,免疫制剂,ICU入住时间,ARF等。危重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宿主因素:年龄、免疫力、并发症病原微生物学因素:90%为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3;近年革兰氏阳性球菌逐步上升医源性因素:药物、血液净化、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感染的病理生理病生:1.微生物释放外源性蛋白酶和毒素激活内源性调节因子炎性反应2.内毒素激活补体系统(C3a、C5a)和凝血因子 启动凝血反应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DIC危重症感染患者多属院内感染:即48H后发生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根据感染源及感染途径: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