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学生签名_日期_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也日益弥漫。许多国家的政府在日益关注环境、资源和消费者的同时,也在以维护本国消费者的权益之名设置诸如卫生检疫、商品包装等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
2、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它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浙江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其农产品出口同样受到了严重制约。本文通过对绿色壁垒基本知识的介绍,本着以企业为中心,扎实提高农产品自身质量的原则,针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以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完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为切入点,要求企业与政府,企业与行业之间相互依托、紧密联系,提出应对策略,进一步化解绿色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词绿色壁垒;影响;策略II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
3、ION,TRADEPROTECTIONISMISINCREASINGLYFILLEDWITHHAZEGOVERNMENTSINMANYCOUNTRIESPAYMOREATTENTIONTOENVIRONMENT,RESOURCESANDCONSUMERS,ATTHESAMETIME,THEYALSOSETMOREANDMOREGREENTRADEBARRIERSSUCHASHEALTHQUARANTINE,COMMODITYPACKAGING,INTHENAMEOFMAINTAININGTHENATIONALCONSUMERSRIGHTSANDINTERESTSGREENTRADEBARRIE
4、RHASBECOMEANIMPORTANTMEANSFORADJUSTINGTRADEBENEFITSINTHEWORLD,ITMAKESOUR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SUFFEREDSERIOUSLOSSZHEJIANG,ASONEOFTHEMAINPROVINCESTOEXPORTAGRICULTURALPRODUCTS,ITS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ISALSORESTRICTEDTHISPAPERISONTHEBASEOFTHEINTRODUCTIONABOUTTHEBASICKNOWLEDGEOFGREENTRADEBARR
5、IERS,INLINEWITHENTERPRISECENTRICANDIMPROVINGTHEQUALITYOFAGRICULTURALPRODUCTS,INVESTIGATESTHEEFFECTOFGREENBARRIERSOFZHEJIANGS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ONECONOMYINTHEMEANWHILE,INORERTORAISEPEOPLES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NSCIOUSNESSANDIMPROVEAGRICULTURALEXPORTBUSINESSMODEL,ENTERPRISEANDGOVERNMENT,ENTE
6、RPRISEANDINDUSTRYSHOULDRELYONEACHOTHER,CLOSELYCONTACTTOPROPOSECOPINGSTRATEGY,SOASTOFURTHERRESOLVETHENEGATIVEEFFECTOFGREENBARRIERSONOURPROVINCES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KEYWORDSGREENTRADEBARRIEREFFECTSTRATEGYIII目录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111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112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1121全球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1122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
7、借口2123GATT和WTO中的有关规定为绿色壁垒的实施提供了合法性212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发展上的差距213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314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32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521浙江农产品出口增速放慢522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受到限制及贸易方向的改变623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63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731浙江农产品出口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差732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够733国内现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734出口管理体制分散,调控能力不强835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市场风险较大84浙江农产品出
8、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功经验941临海西兰花产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9411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9412合作社立足于服务10413农户积极行动1042庆元香菇市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11421实施“庆元香菇原产地域蔬菜保护”及标准化生产11422建立食用菌检测中心和科研中心115浙江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1351政府应采取的策略1351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13512倡导绿色生产,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13IV513帮助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1352企业应采取的策略14521提高自身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14522积极实施ISO14000和环
9、境标志认证,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14523农产品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14524企业应树立绿色营销观念15525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1553行业协会应采取的措施15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201浙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中一直排在前列。截止2009底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4921家,茶叶、水果罐头、蜂产品等出口额居全国第一位,出口市场主要包括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浙江农产品出口金额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51,在各省(市)中排名位居第四。但绿色贸易壁
10、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之策。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11绿色贸易壁垒的涵义绿色壁垒GREENBARRIER,通常亦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指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是世界各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包装和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认证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PPM)和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类型;但目前是指环境标志、绿色
11、、生态包装、环境技术标准和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12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绿色壁垒的产生是环境保护的国际需求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国际背景来看,下列因素促进了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121全球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世界二次大战后,各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在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达到极限时,开始对人类进行可怕的报复。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而丧命;有8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每天有25万人因此而死亡。面对自然环境日益严厉的报复,国际社会掀起了强劲的环保浪潮。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人类
12、共同的责任,2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122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借口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新的国际焦点。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代价之一即是环境恶化,特别是自由贸易,则被看作是加速环境恶化的因素。各国因此而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环境法规和贸易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对贸易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二者之间本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甚至冲突,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理的贸易自由化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相反在环保方面,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贸
13、易市场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资源。123GATT和WTO中的有关规定为绿色壁垒的实施提供了合法性在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尚未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惩人们的环保意识才逐渐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设立了一个“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日渐激化。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保护国内市场,一些国家用国内环境法规或措施作为保护的手段;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加剧,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强烈呼吁,国家不得不制定涉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各个环节的环境标准和措施。1994年4月世
14、界贸易组织决定成立一个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协调贸易措施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12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特别是出于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和贸易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而日趋尖锐化。发达国家利用这种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一方面,加紧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初级产品,同时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紧密挂钩,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
15、3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种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所谓“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13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形式(1)绿色关税制度。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胁及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2)绿色市场准入制度。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3)“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
16、中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4)强制性绿色标志(签)、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等。绿色标志(签)、认证制度本身是非强制性的,各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申请,但是如果进口国政府把通过认证规定作为进口商品的必要条件或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必要条件,对于想要出口到对方国家的产品来说,就必须选择通过认证,取得标签这条路。(5)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绿色贸易壁垒有很多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而设置的,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口国政府不惜重力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检验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利用其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条件对进口货物实施检验,使进口货物难
17、以通过。(6)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例如荷兰政府规定啤酒饮料一律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容器,实际上为进口的同类产品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4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4(2)形式的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
18、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
19、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例如,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实施“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许多国家利用此标准限制和拒绝产品进口。(5)较强的技术性。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52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2
20、1浙江农产品出口增速放慢浙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总体素质水平均不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较低,难以达到发达国家苛刻的环保标准,严重制约浙江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进入和销售,大大降低了浙江农产品的出口比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制约着浙江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造成了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以下是浙江农产品20022010年出口的情况,2002到2008年虽都保持着稳步增长,但是增长步伐放慢了很多。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2010年相对于2008年出口的增长幅度仅为934。表120022010年浙江农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亿美
21、元)同比增减2002158913200318221452004228251200524574200626869620072924886200833521462009300610320103667220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网发布的数据整理得来。例如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浙江2001年下半年对欧盟出口茶叶数量、价值分别下降606和612,2002年又比2001年减少196万美元。2002年,由于不符合欧盟卫生检疫标准,欧盟兽医委员会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我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当年浙江水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10563万美元,下降9448,蜂产品同
22、比减少295万美元,下降6446,羽绒羽毛同比减少522万美元,下降4955,浙江有23亿美元相关农产品出口被禁,俄罗斯暂停浙江畜禽产品进口。2007年,欧盟茶叶委员会又公布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等10个农残项目并更6新了其他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占全国茶叶一半的出口左右的浙江省因“绿色壁垒”的缘故逐步失去欧盟和日本市场。2006年,日本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使浙江茶叶进入日本市场受到了更多的限制。22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受到限制及贸易方向的改变浙江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WTO“贸易与环
23、境委员会”成员,在环保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先进,有条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而浙江由于多种出口产品达不到它们的“绿色标准”而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出口市场不但难以巩固和扩大,而且还面临缩小的境地。浙江农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范围越来越广,先是食品,水果,蔬菜慢慢转变到水产品,禽产品等,国外进口国总是在不断变换新的政策,标准来限制对其市场会产生冲击的产品进口。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1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当这些农产品无法出口到目标的国外市场时,只能转向其他国外市场或内销。23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浙江出口农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
24、如水产品、茶叶、蔬菜等,同时加工品也逐渐成为出口主导产品,如蔬菜水果加工品、肉类加工品等,其竞争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便宜。绿色壁垒的实施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装成本、流通成本、认证检验成本等增加,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出口成本和价格,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条件和比较竞争优势,影响了浙江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达到一定的绿色标准,为达到这些标准,企业势必会增加出口农产品的各种管理费用,检测费用,技术费用等额外费用,浙江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自然就升高了。众所周知,浙江农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价格优势,而国外苛刻的绿色标准就削弱了这种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25、。73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31浙江农产品出口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差农药残留超标表面上看是农药使用问题,但深究起来却与浙江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有关,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组织形式很难根本保证浙江农产品的质量和实现生产规模化,这种的生产方式及生产者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给农业、卫生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一些被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农药,依然还在相当广的范围使用,而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很难得到普及。浙江很多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都是靠收购原料加工出口,质量控制只能在“末端”,不能从源头开始,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规模效益显现不出
26、来,无法投入科技手段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难于提高,贸易信息掌握滞后,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应较为迟钝,因此浙江许多农产品因质量原因不能满足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各项苛刻的技术标准。同时浙江出口的农产品中,初级产品多、加工制成品少;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这使得浙江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缺乏技术创新,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极低。32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够目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大部分出口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创品牌少,缺乏国际竞争力。以蔬菜为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蔬菜的采后处理、加工,储运条件等方面差距较大,利用现代技
27、术进行深加工程度不高,缺乏蔬菜汁、粉等营养型产品和利用萃取技术制成的保健型产品。出口蔬菜的加工品种少、档次低,大多都是以冷冻、腌浸、干制等传统工艺制作的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其质量档次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强,这种局面将直接影响浙江省蔬菜出口的发展后劲。加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巨额补贴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农业竞争力,间接降低了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因此更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33国内现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8在产品短缺年代,人们在意的主要是产品产量的增长,对产品质量和标准却不够关注。目前,在产品标准化方面,虽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
28、在不少问题(1)标准低我国绿色食品开始时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标准制定的比较低,仅定有A级,之后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了AA级(其标准与国外有机食品一致),但比率很小。(2)标准陈旧国外的产品很多标准每隔2年或5年修订一次,修改内容完全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如日本于1980年颁布的饲料安全法,至今已修改70多次;美国联邦法中的“食品药物”部分每年也作相应修改。而我国1985年颁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已沿用至今都从未修改过。(3)认证体系落后美国有近60种认证体系,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证体系。我国的绿色食品认证和OFDC认证目标均未获得欧盟日本和美国的认可。34出口管理体制分散,调控能力不强浙江省
29、农产品出口管理和质量监管体制涉及多个部门,这种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是导致浙江农产品无法与国际接轨、频频碰壁的内因所在。浙江目前的农业外贸管理体制仍是沿革计划经时期的模式,农产品出口管理和质量监管体制涉及多个部门,形不成合力,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浙江农产品无法与国际接轨。由于缺乏行会协作机制,为争夺国际市场,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之间常常互相压价,搞低水平、无序的恶性竞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出口产品质量也没保证。35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市场风险较大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浙江出口这些国家
30、和地区的农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然而这些国家实施环境保护较早,公众环保意识强,环境标准严,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健康和生产商的利益,想方设法设立名目繁多的检测标准,制约了浙江农产品出口。94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功经验虽然绿色壁垒是浙江省近年来遭遇最严重的“拦路虎”且因此损失巨大,但在省政府、合作社和农民户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破壁”的喜事。如临海市的“西兰花产业”、松源镇的“庆元香菇市”等。41临海西兰花产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临海作为“中国西兰花之乡”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西兰花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西兰花生产基地,西兰花生产规模占浙江的50,全国的25,其
31、中冬春西兰花占全国的80。西兰花主要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区,且连年来保持增长趋势。但在2007年因新疆蒜苔农药残留超标而掀起的新一轮农产品检测的“农残风波”中,西兰花产业遭受重创从2007年底的480元/公斤跌到2008年2月的020元/公斤,每亩减收1000元。许多西兰花烂在田里,无人问津,西兰花变成菜农的“苦菜花”。2009年,日本提出“肯定列表制度”,其中对西兰花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高达298项,对西兰花出口带来更高的要求。为了成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临海市政府和西兰花生产企业级农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11临时市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法规的研究。利用行业协
32、会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力量,使现行的技术标准与卫生检疫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修改旧版西兰花生产技术规程,制定2006年新版西兰花跨越日本农残“肯定列表”生产技术规程涉及到选用品种与安排生产季节,抗台与培育壮苗,选地、整地与定植,田间肥水管,病虫害综合防治,蔬菜采收,以及清园与堆肥等技术。通过外交磋商,解决贸易摩擦。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迅速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涉及的企业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赴进口国展开谈判。通过延缓标准的执行日期、适当降低标准要求、简化检测过程等途径,减少“肯定列表”的负面影响。检验检疫局提高对农药残留的检测能力。要保证西兰花的安全出口,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药物残留的监督和检测。一是全面
33、落实蔬菜基地的登记备案工作,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加大对出口蔬菜源头的监管力度,10实现对种植、加工、储藏、出口全过程的管理,引导出口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二是建立进出境蔬菜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三是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提高把关与服务的有效性。加大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提高对蔬菜药物残留检测能力和水平。412合作社立足于服务加强咨询服务。通过生产现场指导,让植保员和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规范田间操作规程,从生产环节控制违禁农药的使用。加强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提供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标准化技术等最新信息服务,促进西兰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宣传“
34、肯定列表”内容及其影响,提高菜农风险意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充分发挥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特点,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规范引导,促进西兰花产业化发展。制定西兰花生产标准,开展科技合作,技术培训,实行“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购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购销范围,统一价格),有效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建立海外营销组织体系,打通西兰花出口通道。在很多国家建立西兰花营销网点,并实现各网点间的沟通、协调、配合,融合成一个体系,提供更好的西兰花营销渠道,打开西兰花出口的通道。413农户积极行动关注国际贸易动态,未雨绸缪。农户可以通过客户、报纸、电视、网站等渠道,关注国际政治、国际市场
35、形势、消费趋势,关注西兰花主产地的天气变化等情况,确定西兰花种植的合理规模,避免因各种贸易壁垒措施的变化而造成出口损失。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肯定列表”涉及西兰花的限量标准共有298个,在57种西兰花常用农药中,不应使用的农药有12种,限制使用的农药有10种,可以使用的农药有35种。为此,农户在西兰花农药使用中应遵循下列原则对于高风险的,即农药使用残留限量低于001MG/KG的,回避使用;对于中风险的,即限量在001MG/KG005MG/KG的,限制使用;对于低风险的,即限量在005MG/KG以上的农药含005的,推荐使用。农户要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班,安全准确用药,增加用药效果,改变见虫打药
36、的坏习惯,11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利用现有的杀虫灯、性诱剂设施,详细记录每天诱捕的害虫数量,预测局部病虫发生情况。正是在这种政府、合作社、农户共同努力下,浙江西兰花出口量并未出现大幅度减少,有效的避免了“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42庆元香菇市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庆元香菇市场位于浙江省松源镇,是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批发市场。市场以销售正宗庆元县香菇为主,兼营木耳、竹荪、灰树花、香菇、牛肝菌等30多种食用菌蔬菜,蔬菜辐射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场中40的香菇出口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交易额的60。多年来庆元香菇市场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核心,不断加强
37、市场建设和管理,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行业中发挥了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成功地避免绿色壁垒所带来的负作用。421实施“庆元香菇原产地域蔬菜保护”及标准化生产为了实施“庆元香菇原产地域蔬菜保护”,经历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庆元县的“庆元香菇”于2006年6月12号获得国家原产地域蔬菜保护,并成功的注册了“庆元香菇”文字和图案证明商标。这标志着“庆元香菇”作为民族传统精品可以凭此“护照”纵横驰骋于国际市场。2006年开始,庆元县在县域范围内进行了规模为50万段的标准化生产示范。2007年4月,由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原产地域蔬菜庆元香菇国家标准(标准号GB190872003)获
38、批,成为丽水市第一个国家标准的蔬菜,为国内菌业生产提供了范本,得到了农业部、中国食用菌协会、商务部土畜品商会的充分肯定。此外,香菇产销龙头企业以每公斤高于时价1元左右收购标准化生产的香菇,仅此一项就使菇农每年增收100万元。422建立食用菌检测中心和科研中心为了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学含量和检测能力,庆元县从2007年兴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食用菌检测中心楼,并拥有全国一流的食用菌科研中心,上千名拥有食用菌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近年来,围绕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效的主题,开展珍稀食用菌新种类的育种驯化、高产栽培新技术研12究、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产业化开发等工作,经过食用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39、,开发出鸡腿菇、杏鲍菇、长根菇、姬松茸等40多个品种,改良了香菇的品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都较大的提高。135浙江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51政府应采取的策略511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带头提倡发展绿色农业发展,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实施收缩战略,对符合环保潮流,采用新型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的农业生产进行大力扶持。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整合我国农产品出口力量,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利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建立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转变
40、传统模式,将农业生产导入绿色农业的发展轨道。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从而促进生态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绿色生态食品的发展。512倡导绿色生产,提高全民绿色环保意识未来的市场是绿色产品主导的市场,这点不容置疑。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513帮助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例
41、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提出质量可追溯的要求,抬高了浙江农产品出口的门槛。至2012年,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机制。农产品产地准出包括产品上市销售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的监控工作。该制度要求生产主体按照“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要求,开展农产品生产,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浙江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已经有了14良好的基础。近年浙江的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52企业应采取的策略521提高自身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众所周知,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与农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密不可分。这些年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
42、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出口方企业应当依靠自身积极提升产品质量,不断主动地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着重注意树立确保食品安全、重视生态、环保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努力使出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522积极实施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环境行为评价等方面。实施环境标志就是对一种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保控制,从而使产品从原料
43、生产到回收利用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企业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目前全球已有近万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认证,我国只有200多家。浙江省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实施ISO14000管理,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缩小与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的差距。例如,2002年1月,欧盟以氯霉素超标为由,停止进口中国蜂产品。作为全国最大的蜂产品的生产基地,浙江江山市受阻产品接近常年出口额的1/3。江山市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加紧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并于2002年7月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在我国蜂产品行业拿到了第一张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率先突破
44、了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目前“恒亮”的有机蜂皇浆不但在欧盟畅行无阻,而且价格还比以前上涨了30到50。523农产品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长期以来,浙江出口农产品主销往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欧盟,而这些国家的绿色关税、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以及卫生标准比一般水平要高很多,15因此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连连遭受绿色贸易壁垒制约,面对此现象,浙江应在巩固原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农产品的优势,调整农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有计划、有步骤选择开拓非洲、东欧以及南亚等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扩大出口范围,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变集中于几个国家的状况,达到增加出口额的目标。524企业应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伴随
45、着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要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寓环保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树立品牌形象、国际展示展览形象、国际贸易形象来提升形象力;通过走特色之路、深加工之路、多元化之路来提升竞争力;争取宏观政策、用足微观政策、参加好国际展会来提升服务形象。例如2010年3月2日第35届日本国际食品饮料展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展览中心开幕,浙江组织的30余家出口农产品企业参加展会。展览期间,浙江以美味、安心、安全为主题,采用发放企业宣传资料和中国浙江参展厂商推广手册、推介、品尝、专家
46、交流等形式,介绍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品牌战略,从源头抓起,大力开展农产品、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食品质量管理的做法,以展示浙江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日本客商的普遍欢迎与赞赏。525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要采取多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R大力推行15014000国际认证,搞好标准化工作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机制,抵制绿色保护主义行为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国内立法等。林诗卉(2005)认为绿色壁垒对浙江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浙江农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严重制约浙江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进入和销售,大大降低了浙江农产品出口
47、比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环保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以致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受到限制,不但难以巩固和扩大市场,反而面临市场缩小的境地。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了浙江农产品出口成本,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条件和比较竞争优势,浙江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减弱。戴天慧2009认为绿色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积极影响是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并能开发新的国际市场。一方面,合适的绿色壁垒通过贸易手段可以达到真正的保护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有利于环境的产品的国际贸易的发展。绿色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消极极影响是造成了我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缩小了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金惠君(201
48、0)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的积极影响是促使浙江农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贸易壁垒的消影响是造成了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绿色贸易壁垒改变了部分农产品的贸易方向,也提高25了浙江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林诗卉(2005)认为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积极展开与发达国家关于安全认证的协商和合作。浙江应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为打破绿色壁垒提供技术支持。浙江农产品应努力开拓新市场,保持、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形成多元化市场格
49、局。浙江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组织,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外有关部门交涉和协商,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良服务,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应积极利用WTO的有关规定,保护浙江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国英、孙跃兰(2005)指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不尽相同,所以要研究不同的“壁垒”,做到知己知彼,找出“破壁”之策。要及时准确的捕捉国际市场信息,随时采取对策。浙江农产品出口要积极采取多种另类“渠道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如调整出口结构,扩大熟制品出口;寻找市场缺口,开拓新兴市场;一些产品基地积极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避开“绿色壁垒”,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产品。把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整合成为现代农业,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形成产业化经营。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贸易自由化有益于环境的改善。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西方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ANDERSONK和BLACKHURSTR1992认为,贸易活动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相反贸易自由化可以为环境保护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HECTORROGEHOTORRES1999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来改善环境,此外,国与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