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二病的概念: 中风:以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言语不利甚或突然倒仆昏不识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为正气不足,偶感外邪诱发致病。 历节:以 骨节疼痛 遍历关节,痛势剧烈,日久可致骨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肝肾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而致。概 述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 多以外风立论。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 多以内风立论。明代,医家提出: 真中 外风所致类中 内风所致合篇意义:1
2、)、范围:皆属广义风病范畴。2)、病机:内虚邪中,内外合邪的病机特点。(联系湿痹之候) 3)、主证:肢体经脉证状。1、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 素问 通评虚实论 “仆击、偏枯 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 、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 “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 于腑, 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 “唐宋 ”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 “正虚邪中 ”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 “内风 ”立论。金元:刘河间: “心
3、火暴甚 ” 李东垣: “正气自虚 ” 朱丹溪: “湿痰生热 ” 王 履: “真中风 ”、 “类中风 ” 明代:张景岳: “内伤积损 ” 李中梓: “闭证、脱证 ” 清代:叶天士: “肝阳化风 ” 王清任: “气虚血瘀 ”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中风沿革 第 1条夫 风之为 病,当 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半身不遂: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痹:痹者,闭也,指风寒湿侵犯人体,使经络气血闭阻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病症。名词提要: 本条论述了中风的
4、脉症以及与痹证的鉴别。 讲 解1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半身不遂 风邪闭阻经脉,气血瘀阻,肢体筋 脉拘急或弛缓不用。2 中风的病因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以脉论理)脉微:正气不足,气血虚弱脉数:感受风邪,病邪有余3中风与痹症的鉴别:中风 主证:半身不遂,不疼。痹证 主证:但臂不遂,疼痛 。 讲 解中风与痹证鉴别表病名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中风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半身不遂,口角 斜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 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为主)痹证 风寒湿杂至, 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神志清楚,脉涩(邪实为主)鉴别诊断 ,保证辨病与辨证的正确,是张仲景诊治疾病重要特色之一。本条指出半身不遂属于中风,反之仅局限于某关节肌肉疼痛、活动不利的,则为痹证。同时以强调四诊合参才能保证辨病与辨证的准确性,故原文又指出中风的脉象是脉微数。【 辨治要领与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