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0课 *游褒禅山记读王安石一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曾叱咤风云的人物,最后竟被赶到半山 (金陵至钟山之半道,故名半山 )闲居,弄得 “其宅仅蔽风雨,不设墙垣 ”的地步。王安石当年倡导 “变风俗,立法度 ”,其目的只是要整顿当时的 “贪鄙苟得 ”、腐败因循的政治局面,为的都是宋朝的江山和百姓。殊不知世上的改革从来都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所以他就无法避免两度拜相、两度罢相、最后被逐出朝廷的命运。其实这种结局已经不错了,这跟宋神宗对他有好感有关,古往今来的改革者有几个比这还好点儿下场的?有专家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中一个重大的因素是用人不当,如张舜民 哀王荆公 中所说 “哭一声唯有弟,故
2、时宾客合如何?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这恐怕是王安石生前所料不及的。以我之见,更重要的原因怕是时机不成熟。当时,不但在政治上有司马光一伙专门与他作对,而且在思想领域还有以程颢、程颐为首创立的北宋理学体系,这是比政治势力更难对付的。这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得到佐证:小岗村的几个农民就因为吃不饱肚子想闹分田到户,不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吗?不过我想,这位大改革家完全可以开颜一笑了,因为在他之后,中国的改革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社会也正是在这种断断续续、艰难险阻的改革中不断前行的。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3理解作者
3、 “尽吾志 ”的思想,体会 “深思慎取”的重要性。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至和元年 (1054)写的。当年 4月,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他和几位同伴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本文是王安石 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三、背景探寻记“记 ”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记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作为一种文体, “记 ”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 “记 ”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四、文体知识通 “甫 ”,古代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于 ”,介词,对; “是 ”,代词,这件事 合用为一个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到,到了 表示另提一件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