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2995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 第一章:绪论 1、文学史一般可以按照 _通史 _、 _断代史 _、 _国别史 _、 _专题史 _等进行分类。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有 _宇宙 _、 _作家 _、 _作品 _、 _读者 _。 3、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_文学的观念 _、 _文学的构成 _、 _文学的创造 _、 _文学的接受 _、 _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_等内容。 4、在文学的诸种规律中, _审美 _规律是核心规律。 5、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雷纳 韦勒克曾将文学研究区分为 _内部研究 _和 _外部研究 _两种。 6、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曾将哲学研究的方法区分为 _自下而上 _和

2、_自上而下 _两种。 7、广义的文艺学一般包括 _文学史 _、 _文学批评 _、 _文学理论 _、 _文学批评史 _、 _文学理论史 _等分支学科。 8、何谓狭义的文艺学? 答:狭义的文艺学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9、 何为文学批评? 答: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 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10、 试论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答: 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 科学 方法 的层面 , 专业方法的层面。 ( 1)哲学方法的层 面。哲学方法是在总体上把握

3、世界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具体学科都具有指导的意义,因此哲学方法是文学理论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这一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等等; ( 2) 科学方法 的层面。这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人文学科 中逐渐形成的方法,以其横断性和交叉性而为文学理论所吸收和借鉴,它处于中间层次而 对文学理论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 系统论 、 控制论 、 信息论 、突变论、耗 散结构理论、 模糊数学 理论等方法; ( 3)专业方法的层面。这是适用于文艺学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从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传统方法,如

4、赏析方法、考证方法、评点方法 等,也有从其他学科中移植过来,后来逐步固定下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比较具体,也最接近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 总之,上述几种文学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论背景和操作原则,在把握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时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径,显示出自己的优长之处,同时它们又是相辅相成、 殊途同归的,在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都值得重视,值得借鉴和吸取,而在具体操作中最佳的选择是对其加以 融会贯通 和综合利用。 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

5、合。然后,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 1、文学理论史 上的几种重要的文学观念有 _摹仿说 _、 _表现说 _、 _实用说 _、 _客观说 _、_体验说 _。 2、被朱自清称之为中国文论开山纲领的是 _诗言志 _。 3、被朱自清称之为西方文论开山纲领的是 _摹仿说 _。 4、“寓教于乐”说的提出者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 _贺拉斯 _。 5、“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的提出者是 _梁启超 _。 6、文学观念中“客观说”的代表性流派有 _俄国形式主义 _、 _法国结构主义 _、 _德国文本主义 _、 _英美新批评 _。 7、文学观念中“体验说”的代表性理论家有

6、 _英加登 _和 _姚斯 _。 8、恩格斯曾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都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 _意识形态领域 _”。 9、认为“文学的主题始终是处在世界之中的人”的文论家是 _萨特 _。 10、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 _情感符号 _的创造。 11、“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出自 _礼记乐记 _。 12、一般来说,艺术可以区分为 _表演艺术 _、 _造型艺术 _、 _综合艺术 _和语言艺术四种。 13、 _形象性 _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感性标志。 14、为什么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答:首先,从文学的媒介语言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其次,从文学的主体作家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

7、有社会属性、再次,从读者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15、 文学的反映对象和反映方式为什么具有特殊性? 答:首先,就反 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其次,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再次,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 16、 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 1、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无须讳言的。这里所说的集

8、团、群体,包括了阶级但又不止阶级。例如,工人、农民、商人 、官吏、知识分子等,都是社会的不同集团与群体。无论属于哪个集团和群体的作家,其思想感情也不会总是被束缚在集团或群体的倾向上面。作家也是人,必然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人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问题。如果体现在文学的审美描写中,那就必然会表现出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 作家通过观察用一定的手段将 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愿望形象的用文学作品展示出来。 2、 文学的情感性,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

9、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 “ 反理性 ” 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 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对于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含蕴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的力量。 3、文学的想象性、虚拟性,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与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虽然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所钟爱的两姐妹,都

10、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他们创造的成果是不同的。科学所承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实实在在的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它虽然也追求真实,但它是在艺术假定性中所显露的真实。 17、 试论语言艺术的特征。 答: 语言艺术是指文学这一艺术样式。文学艺术具有艺术的特殊性,它是 “ 惟一的仅仅运用语言符号来创造艺术意象体系、形成艺术作品的艺术。 ” 它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语言艺术的形象上具有间 接性、概括性、意象性和模糊性特征;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11、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学形象虽然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受器官来直接把握,但它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同样可以使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的心灵。 二、 在突破时空限制广泛自由地反映社会生活; 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 形象具有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广阔性。文学天地的广阔性,同样来自语言媒介的特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广泛而深入的表现能力,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最大的自由,具有极大的容量,真可以说是 “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 (陆机文赋),能够

12、突破客观时间,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处发展,无疑使文学的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达到的 。 三、更富有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上;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13、 四、其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 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 18、 举例说明文学观念中的实用说以及你的理解。 答: 80 年代以来的文学观念。上世纪 80 年代是当代文学的黄金期,几近得到公认。 80年代的文学实验主要是新文学观念的实验,出现了文学观念的大爆炸,影响至今。文学创作缺乏新观念的突破,难以前进, 80 年代文学实验在总体上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大繁荣,它的成就至今体现在不同类别的创作中。但是,在文学创作中,向来有经典式的创作和实验性的创作两类,都是不

14、可或缺的。将实验观念与经典观念对立起来,不加梳理,臧此非彼,则容易冒失去读者的风险。文学整体上应寻求经典 式写作和探索性写作的适当比例,以保持创作的合理布局和基本的读者群。目前,受读者因素影响,创作基本上回到现实主义轨道上,但我们发现,现实主义的一些经典理念并没有得到发挥。譬如,关于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和具有现实的批判意识、关于思想价值、关于典型塑造、关于人物刻画、关于情节和细节的要求,等等。不是说所有作品都必须坚持这一套,但起码应该有一大部分作品以此取胜,否则就会脱离读者普遍的阅读兴趣。我们相信,传统文学观念是真正有价值的主流艺术观念,其生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仅仅在于,我们对它们到底继

15、承了多少,坚持了多 少。背离传统文学观念的,有时恰恰是传统文学自己。这个时期,传统文学的前途在于观念的再造。传统文学所面临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生机,意味着反思后的清醒和更重大的飞跃。 19、 任选一种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文学观念,阐述你的认识。 答:目前类型化的文学观念。其主要指是部分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创作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区别于纯文学原则的一种方式。纯文学反对任何形式的类型化,因为类型化与原创性和独特的文学表达相对立。但多数读者不反对甚至欢迎类型化,这使类型化创作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从某个角度看,纯文学主要表达人类的发展性情感,通 俗文学主要表达人类的基本性情感,而基本性情感的表达需要是远远超过发

16、展性情感的。人类的基本性情感表达可以分为若干主要类型,它们可以无限重复、模仿、复制,只需加以部分改动和部分创造,就可以满足一类读者要求不高的需求,特别是消遣性、消费性的需求。这一类读者往往对一类作品乐此不疲,而且通过网络上的分类标题和题介迅速找到适合的读物。因此,类型化阅读也是人类的一大阅读乐趣,只不过文学性和创造性较弱。 类型化尤其适应文学的商业化、产业化,进行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从一本书的畅销开始,到一类书的“次畅销”,迅速实现利润的 最大化。 以上情况说明,青春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网络文学的实用性、幻想性、消遣性三大动机,以及两者共同推动的类型化生产,构成了当下最流行的文学观念,构成了对

17、传统文学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文学观念的挑战,获取了比传统文学多得多的读者。 20、 任选一种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理解。 答:新世纪 10 年,是文学形势和文学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的 10 年,变化的标志是以纯文学 (或称严肃文学 )为主体的传统文学日趋边缘化和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型文学的日趋兴盛。评论家对此已有许多评论,其中最有害的观点是,认为纯文学的现实 处境是合理的,意味着它回到了正常的位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有的文学格局并非是理想化的,不是要固定下来,纯文学需要更主动地生存。我是赞同后者的,我同时认为,还要将研究引向深入,探讨形势变化的深层原因,这原因主要来自现时代文学观念的变

18、迁,不认识这一点,就会陷于悲观的进化论或盲目的持守论,无益于改变现状。面临今天的形势,获得方向感是重要的,而方向感来自具体的分析。 说到底,传统文学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来自文学观念方面,因为无论是来自生活方式、商业资本还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都要通过对于文学观念的影响加以实现。这 里所说的文学观念包括审美观念、文化观念、创作观念、阅读观念、批评观念等复杂的观念因素。 数字化阅读和市场化运作,的确造成大规模阅读分化,但一切阅读,只要是文学阅读,都大致建立在文学观念、阅读观念的基础上,技术和资本并不能强迫读者的意志。所以,我们更应该从终端去寻找文学嬗变的深层原因,而不应该只看到外部的变化。与传统文

19、学创作不同的创作,建立在流行的新的文学观念的基础上,对这些观念需要辨析和理喻。 第三章:文本的构成 1、文学中的语言可以区分为 _人物语言 _和 _叙述人语言 _两种。 2、三分法一般将文学区 分为 _叙事类文学 _、 _抒情类文学 _和戏剧类文学三类。 3、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 _悲剧 _、 _喜剧 _和正剧三类。 4、情节一般由序幕、开端、 _发展 _、 _高潮 _、 _结局 _和尾声构成。 5、题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 _直接经验材料 _和 _间接经验材料 _。 6、表现手法主要包括 _叙述和描写 _、 _抒情和议论 _和 _对话和独白 _等三种类型。 7、叙事诗主要包括 _史诗 _和 _

20、故事诗 _。 8、鲁迅认为,悲剧是将 _有价值的东西 _毁灭给人看。 9、恩格斯认为,悲剧矛盾冲突的本质是 _历史的必 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 _之间的冲突。 10、何为题材? 答: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11、 何谓主题? 答: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 何谓情节? 答: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 何谓文学文本的结构? 答: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

21、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 何谓表现 手法? 答: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15、 何谓叙述? 答: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 何谓对话? 答: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 何谓独白? 答: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8、 何谓体裁? 答: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 19、 人 物性格与

22、情节的关系。 答: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 其次,人物性格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 合理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表现并且进一步强化 人物性格 ,好的故事情节能让人对故事中的任务感同身受; 总之,情节是 戏剧艺术 的基础。有没有生动丰富的情节是一出戏能否产生 引人入胜 的 艺术魅力 的关键。历来的戏 剧作家 和戏剧 评论家 都十分重视戏剧的情节。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古希腊著名理论家 亚里斯多德 ,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诗学中 ,最早提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 ,有似悲剧的灵魂”的论点 ,强调情节是

23、 戏剧艺术 的 六个成分 (即情节 )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中的“最重要的”成分。他对 戏剧情节 的重视 ,对后来 戏剧艺术 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0、 举例说明小说的特点。 答: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 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第一、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 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

24、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 人真事,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第二、 小说大多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 人物性格 、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 环境描写 和人物的塑造与 中心思想 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 环境描写 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

25、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第三、小说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 环境描写 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1、 一般而言,我们对文学文本的结构有哪些要求? 答: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文本总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 散文和报告文学等。一般而言,文学文本的结构分三个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现象层,文学意蕴层。语言层作为传达作品审美意识的媒介,构成文学作品

26、诉诸读者审美感知的物质外观,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还有符合自身的审美价值。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现象屈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由文学文本的语言所描绘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景物等构成的整个作品的形象体系,是否具有现象层是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所在。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意蕴层主要体现为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意蕴,文本意蕴的质量直接影响文本的价值,意蕴是文学 文本也是文学形象的灵魂所在。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文学语言层,文学现象层,文学意蕴层组成的结构系统,相对于语言层,现象层是内容,语言层是形式;相对于意蕴层,现象层是形式,意蕴层是内容,这三个层面无论是作为形式还是作为内容都不是

27、绝对的。 22、 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 答: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首先在情境性, 文学语言 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文学世界,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真实传达作家的审美感悟即可。如 “ 寂寞嫦娥舒 广袖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这样,尽情地展现出了诗人心中真实的体验。因此, 文学语言 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具有内指性。 其次在创造性及非语义因素的语 义性, 作家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现实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而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诗人的表达可以不合事理而合情理,它

28、指向了作家的精神世界,它把作家对现实的审美感悟用 虚拟化 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它具有一般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流畅性、整体性,还具有一般语言所不具有的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 再次, 文学语言提升了一般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将读者具体带入到感受世界中。“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夜、路”更多的是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对革命斗争的长期性的体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人融为一体,共宣感时 伤逝 的忧国情怀。意在言外的文学语言,传达和表现了作家内心情绪,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具有心理蕴涵性。 23、 叙事类文学的文体特征。 答:第一

29、、注重通过叙事主人公对外在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客观的描绘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叙事以客观事物的发生规律为依据,并体现着故事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自己的精神需要。 第二、作家反映生活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叙事 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就一般意义而言,叙事就是讲故事,也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但这种讲述不同于一般的闲聊或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故事”与一般意义上的“过去发生的事”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像客观世界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和行动那样随机地、仍然地存在的东西,而是被讲述者已经组织成完整有序的一系列事件和行动。 24、 戏剧类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从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

30、过程来看,戏剧文学比小说发展成熟得更早,与小说一样在叙事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基本特征: 第一, 戏剧文学作为一种 文学样式,必然具备了文学的共性与自身的特点。戏剧文学与其他文学有一个鲜明的区别,那就是戏剧文学不能算是一种纯文学而应该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既以文学性为基础,又与表演、演唱、舞蹈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这决定了戏剧文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综合性表现在戏剧为了与表演紧密结合而在语言、动作和形象上有了综合。 第二,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个性、(二)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动作性。 戏剧必须与表演相结合,而又有舞剧、歌剧等多种门类。这就要求在创作

31、上不能够仅仅给人们提供阅读上的需要, 而应当尽量适应于舞台表演。这个特征决定了语言的鲜明。 第三, 具有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 戏剧文学应与舞台紧密结合,在供人们案头阅读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其舞台表演性。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看戏之前阅读过剧本,这就要求戏剧文学必须具备形象性。而形象性首先表现在剧本的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上,又要求戏剧文学必须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较其他文学样式更能够集中地反映生活。因为戏剧文学与表演相结合,因而须要绝大多数没有看过剧本的人能看得懂,进而引起共鸣。除了形象性之外,戏剧文学还应当适应具备情节的冲突性。戏剧是用来表 演的,因而在剧情上应当有足够的矛盾冲突,来吸引观众的

32、眼球,让观众有兴趣看下去。 总而言之,综合性、形象性和冲突性是戏剧文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第四章:文学的创造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出自 _礼记乐记 _。 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出自 _钟嵘 _的 _诗品序 _。 3、“集体无意识”的提出者是 _荣格 _。 4、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可以区分为 _素材积累 _、 _艺术构思 _和 _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5、艺术构思可以区分为 _萌发阶段 _、 _孕育 阶段 _和 _成形阶段 _三个阶段。 6、何谓艺术想象? 答: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

33、理过程。 7、 何谓艺术构思? 答: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心理过程。 8、 何谓艺术直觉? 答: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涵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9、 何谓艺术灵感? 答: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10、 何谓艺术传达? 答: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运用艺术语言把头脑中构思的审美意象加以物化的过程。 11、 何谓艺术情感? 答:艺术情感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产

34、生的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2、 何谓艺术理解? 答: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13、 何谓创作个性? 答:创作个性又称艺术个性,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 14、 何谓文学风格? 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 15、 何谓文学的时代风格? 答: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16、 何谓文学的流派风格?

35、答:文学的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17、 什么是感悟说? 答:这种观点源自中国传统 诗学,核心主张是文学创作乃作家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此种论点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它在解释文学创作时依据的是“物心文”这样一条路径,先有外物激荡人心,然后由人心因物而感动,最后将这种内在之感动外化为文。这实际上就是“乐由中出”思想。这种思想至于魏晋六朝,几乎成为古人解释文学创作之通则。如钟嵘诗品序亦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等,它们都与乐记之论一脉

36、相承。此后历朝历代诗论家中坚持感物说的不乏其人。感物说的主旨在于强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 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当然,作家受外物刺激而激起创作欲望,这个“外物”不能仅限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因为社会生活也同样可能成为激起创作欲望的契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都讲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作家创作欲望的激起作用。“感物说”仅止于外在自然,当然是其所短。 18、 试述 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几种基本因素 。 答: 1、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生命个体通过全身心的努力使自己的主体能力体现于某一活动过

37、程及其结果之中。心理学研究早 已证明,人在儿童时期即已表现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黑格尔在美学中所举的那个小男孩向平静的水面投掷小石子,并看着被自己激起的波纹微笑的著名例子就恰好说明这一点。成年人就更是如此。司马迁之所以以病残之躯,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夜以继日地赶写史记正是为了使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个体生命价值,通过这部史书实现出来。古人们常常埋头著书数十年,主要目的是使之传之于后世,使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使然。其次,促使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还有个体情感舒泄的需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即是讲人的内在情感有舒泄的

38、需求,而诗歌创作就是情感舒泄的一种方式。前面已经提及的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悦,也都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2、 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我们指出了文学创作与个体性精神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决定文学创作的唯一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由许多关系维度所构成的整体性结构。特定社会结构都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的功能。文学创作既是个体性精神活动;又是社会性精神活动,在作为个体的作家后面往往隐含着一个社会阶层或者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与利益关怀。文学创作既是个体性精神生产活动,又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 3、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文学创

39、作虽然是高层次的精神生产活动,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却并非时时处处都受着意识的支配有时是无意识心理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创作冲动的产生就常常是难以说清的心理过程。作家如何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他的那种浮想联翩的艺术想象力是从何处而来的,等等问题,都与无意识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作家们自己也经常谈到创作过程的“非自觉性”问题,也是指这种无意识心理在创作中的 重要作用。 19、 试述作家的独特素质。 答:即使一个人有很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与技能,也有很好的人格修养,并且非常喜欢文学艺术,他要想成为一个作家也还有是不够的。作为作家还需要一些独特的素质。 首先,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这是作家不同于他人的一个非常

40、突出的地方。一般人也经常为生活中的事物所感动,但他们却很少想到要将这些事物写下来。作家则经常处在写的冲动与亢奋之中。 其次,作家对生活中的事物,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征性的、隐含着重要意义的事物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一般人对这些则经常是熟视无睹。作家敏锐的 观察力当然也是一种自觉训练的结果,但这里也的确具有某些天赋的因素在内。 再有,作家对于语言也有着超常的敏感。他们善于捕捉语言中细微的变化,善于将一件旁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善于发现并掌握生活中那些有特色的、富于表现力的言语。 总之,作家素质既是一种职业的修养、习惯,又是一种个性气质以及其它方面的天赋因素。当然,一个天赋并不出色的人,

41、通过艰苦的努力,也能够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而成为优秀的作家。这方面的例子在文学史上也并不鲜见。 20、 试述作家的主体特征。 答:创作主体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普 通人。一般而言,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具有如下特征: (一) 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注,也就是说,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人不会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是依据创作规律而思考。这并不是说他对于现实事物不作价值判断,没有是非之心,而是说他能够将现实事物放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予以观照,而不是仅仅从一己之得失的角度来看问题。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当然要遵循审美规律。 (二) 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创作过程中,作家浮想联翩,常常是全身心投入到假想的世界之中

42、。想象力常常带着他上天入地、遨游世界,而且他会觉得这一虚拟世界就像真的存在一样。只有在 想象力的牵引下,作家才能将一幅幅画面、一组组人物串连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三) 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 处于创作过程的作家一方面创造着假想的世界,一方面又深深为这个世界所吸引,并将全部情感投入其中。他会为他笔下的人物、事件而时喜时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之说,再恰当不过地把这种情况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21、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前人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