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31362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第一章 职业健康名词术语 职业健康,国外有些国家称之为 “工业卫生 ”,有些国家称之为 “劳动卫生 ”。 我国建国以来曾经历了 “工业卫生 ”、 “劳动卫生 ”称为过程,到目前的职业卫生、职业健康 2种叫法并存,内涵相同。 1、职业健康(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 职业性有害因素 及其健康损害进行 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 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2、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

2、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卫生部 2002年公布了我国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 2002 63号),共 10大类 104种, 第一种、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的无机性粉尘)(二) 煤尘(煤矽尘)(三) 石墨尘(四) 炭黑尘(五) 石棉尘、(六) 滑石尘 (七) 水泥尘 (八) 云母尘 (九) 陶瓷尘(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十一) 电焊烟尘 (十二 ) 铸造粉尘 (十三 ) 其他粉尘 第二种、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射线、射线)等 第 三种、化学物质类 :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

3、,不包括四乙基铅)(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四)镉及其化合物 、五)铍及其化合物 (六)铊及其化合物 (七)钡及其化合物(八)钒及其化合物(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十一)铀(十二)砷化氢(十三)氯气(十四)二氧化硫(十五)光气(十六)氨(十七)偏二甲基肼(十八)氮氧化合物(十九)一氧化碳(二十)二氧化碳(二十一)硫化氢(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二十五)四乙基铅(二十六)有机锡(二十七)羰基镍(二十八)苯(二十九)甲苯(三

4、十)二甲苯(三十一)正已烷(三十二)汽油(三十三)一甲胺(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三十五)二氯乙烷(三十六)四氯化碳(三十七)氯乙烯 (三十八)三氯乙烯(三十九)氯丙烯(四十)氯丁二烯(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 N, 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四十三)甲醇(四十四)酚(四十五)五氯酚(四十六)甲醛(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四十八)丙烯酰胺(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五十)有机磷农药(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五十二)杀虫 脒 (五十三)溴甲烷(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 (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

5、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第四种、物理因素: (一)高温(二)高气压(三)低气压(四)局部振动 第五种、生物因素: (一)炭疽杆菌(二)森林脑炎(三)布氏杆菌 第六种、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 -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二)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 醌

6、 、 蒽 醌、蒽油、木酚油、荧光素、六氯苯、氯酚等(三)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四)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蒽油、汽油、润滑油、油彩等(五)导致 痤 疮的危害因素:沥青、润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联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六)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铍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钠(七)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八)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油彩、高湿、有机溶剂、螨、羌 第七种、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氢(二)导致电光性眼炎

7、的危害因素:紫外线(三)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 第八种、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二)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三)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 第九种、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二)联苯胺所致膀 胱 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八)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 第十种、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氧化锌(二)二异氰酸甲苯酯(三)嗜热性放线(四)棉尘(五)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 3、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卫生部、劳动保障部 2002年下发了 关于印发 职业病目录 的通知 (卫法监发 2002 108号),共 10大类 115种。 第一种、尘肺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

9、据 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第二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第三种、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

10、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

11、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第四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第五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2、森林炎

12、 3、布氏杆菌病 第六种、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第七种、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第八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第九种、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第十种、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基本相对应,只有第二类和第四类有所差别,实际都是由相对应的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