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3379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刑法学各章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刑 法 学 (练 习 题) 2 第一编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概说 一、 名词解释 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空间效力 刑法溯及力 二、 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3.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 A.属地原则 B.属地原则为主 ,属人原则为辅 C.属地原则为主 ,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 ,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

2、则、普遍原则 4.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 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5.下列人员中, 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3 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 B.司法人员 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 D.现役军人 6.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3、。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8.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三、 填空题 1刑法具有 和 两个显著的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 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 人民。 3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 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 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

4、 的特权。 5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和 相适应。 6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 或 有一项发生在中华4 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应受我国刑法管辖。 7享有 和 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8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 四、问答题 1.刑事管辖权原则都有哪些? 2.如何理解从旧兼从轻原则? 3.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4.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5.如何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五、案例分析 被告人哈吉、奥格雷,男, 33 岁,某外国民航飞机副驾驶员。被告人奥格雷与机组人员一道执行该国境内航班飞行任务。被告人在飞机航行至东经

5、118 06 00、北纬 52 40 00上空时,用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威逼机长,迫使机长改变航向,飞机飞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甘阳南县上吉岗乡农田里。 请分析: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能否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为什么? 5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名词解释 犯罪 犯罪构成 二、填空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 、 和 三个基本特征。 2 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犯罪概念是区分 与 界限的总标准。 4犯罪构成 ,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 及其 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 的总和。 5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 、 和 。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犯罪的概念? 2

6、.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3.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犯罪构成都有哪些条件? 5.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 被告人陈 ,男, 20 岁,书店职工 。被告人金,男, 20 岁,书店职工。 6 一天傍晚,陈,金结识了本镇的未婚女青年罗、方后,一同打羽毛球至晚九点,临走前互相约定次日晚上一同到人民银行活动室去玩。第二天,陈、金、方、罗如约而至,方还带来一位女青年李。因活动室不开放,一行人即到方家中闲聊。其间,陈、金二个分别向罗、方二人提出建立恋受关系,罗、方均表同意。玩到深夜,陈、金要求在方家留宿。方、罗未拒绝,于是陈与罗、李同睡在床上,金与方同睡在沙发上。陈与罗、金

7、与方分别互相拥抱接吻,但未发生性行为。第二天凌 晨 5 时许各自离去。相隔几天,陈、金又相约先后两次到方家,分别与罗、方同宿,互相拥抱接吻抚摸,也未发生性行为。 请分析:被告人陈、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第三章 犯罪构成要件 一、 名词解释 犯罪客体 直接客体 犯罪对象 危害行为 不作为 危害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 单位犯罪 间接故意 犯罪的过失 意外事件 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 二、选择题 1.按照 ,犯罪客体分为 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 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

8、社会关系的多少 7 2.按照 ,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3.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 D.复杂客体 4 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5.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6.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作为

9、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 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7.我国刑法规定, 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 14周岁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C.已满 16周岁 D.已满 18周岁 8.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属于 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完全 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 8 9.我国刑法规定 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己满 14周岁 不满 16周岁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C.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 D.从轻、不满 18周岁 10.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 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

10、轻、减轻或者免除 11.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 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敲诈勒索罪 12.已满 14 周岁不 满 16 周岁的人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 , 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1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三、填空题 1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 ,而为犯罪行为所 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就是指犯罪活动的 。 3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 、 ,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 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 4犯罪行

11、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和 。 9 5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 、 和 。 6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 、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 。 7刑事责任能力通常被划分为 、 、 和 四种程度。 8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 、 和 三个年龄阶段。 9精神病人在 或者 自己行为的时候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 或者 严加看管和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 。 10生理功能丧失的 人或者 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 ,对直接负责的 和 判处刑罚。 12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 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

12、、 等几种因素。 13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 自己的行为 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或者 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14行为虽然在 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 或者 ,而是由于 或者 的原因所引起,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刑法理论上称为意外事件。 四、问答题 1.犯罪客体应如何分类? 10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 4.危害结果的概念及其特征? 5.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是如何规定的? 6.如何理解单位犯罪的概念、构成及处罚? 7.如何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8.如何区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 五、案例分析 1被告人王 ,男, 20

13、岁,农民。 被告人王与被害人陈( 13 岁)系 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弟去河边洗澡,陈也随同前往。洗澡时,陈要求王带他到深水处玩玩。王虽觉得自己的游泳技能不熟练,但自信能满足陈的要求,当即表示同意,并真的将陈带游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陈游泳,王自行洗澡,不久,王感到身体累,便离开陈自行上岸。陈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挣扎不动,溺水死亡。 请分析: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2 1997 年 10 月 15日,某校学生陈某( 1981 年 11月生)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陈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陈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倒地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