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3586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节市地震系统9.7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节市地震系统 9.7 地震应急工作总结与启示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 9.7 彝良与威宁交界处 5.7 级地震的震情灾情及我市地震系统应急行动对策,总结了本次地震应急行动的特点,并结合我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毕节;地震;应急工作;防震减灾;工作总结中图分类号:P315.09 文献标志码:B 0 引言 毕节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南北地震带南端东缘,构造运动强烈,各种构造形迹叠加、相互交错。主要断裂有:垭都紫云断裂、金沙岩孔断裂、大方马场断裂、石门坎断裂等1。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市境内发生 4.0 级以上地震多达 15 次。近几年地震活动更加频繁

2、,仅 2009 年 4.5 级以上地震就有两次,区域内小震更是经常不断。我市地震一般具有:震级小、震源浅、烈度高、震感强的特点。如本次的 9.7 中强地震,就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对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起着重要警示作用。 1 震情灾情 2012 年 9 月 7 日 11 时 19 分 40 秒,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交界处(北纬 27.5,东经 104.0)发生 M5.7 级地震。震中距离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近为 7.5 千米,距威宁县城 77公里。12 时 16 分 29 秒,彝良县(北纬 27.6,东经 104.0) ,再次发生 5.6 级地震。

3、滇黔交界地震导致贵州威宁县累计受灾 19 个乡镇区,受灾总人口多达 27965 人,其中 2 人受伤;受损房屋 6487 户 11733 间,其中房屋倒塌12 户 18 间;一般受损房屋 5591 户 10356 间;小水窖受损 205 个,局地公路坍塌;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60295 亿元。 收稿日期:2012-10-18 基金项目:毕节市社发攻关项目 (毕科合字201248) 作者简介:李付伟(1985) ,男,安徽阜阳,2011 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应急救援、3S 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 2 市地震系统应急对策 地震发生后,市科技局和市防震减灾办领导高度重视

4、,第一时间赶到到市地震台了解震情,同时召开彝良威宁 5.7 级地震紧急会商会。会商结束后,根据分析研判的震情灾情情况,立即部署应急对策、启动单位内级应急预案,各项应急工作有序展开。 首先,实行由科技局局长为首的领导应急值班制,主要完成接、报、传、跟四项任务。做到密切跟踪震情,稳妥应对地震及有关突发性事件,及时上报灾害情况。 其次,由市防震减灾办主任带队的应急工作组即可赶赴现场。在灾区现场设置了流动监测站,对震情进行实时监测,提供一手的震情数据,辅助救灾。同时部分成员深入受灾严重区进行现场调查,并配合中国地震局开展灾害评估,协同有关部门指挥应急工作。 第三,市地震台加强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大

5、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地震台及时进行分析并发布震情实时信息,帮助领导及时掌握震情,辅助应急指挥工作。并积极配合市电视台和毕节日报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第四,实时与省局及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沟通、确保信息畅通,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救灾提供信息支持,进一步辅助应急救援工作,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39.7 地震应急特点 3.1 应急预案作用凸显 这次地震后,我市地震系统迅速启动了单位内的级应急预案,依据预案规定的单位及干部职工的各自职责、安排部署了抢险救灾工作。市地震台共监测地震 414 次,其中 5.05.9 级 2 次,4.04.9 级 2 次,3.03.9 级地震 3 次。灾区现场

6、工作组配合中国地震局开展灾害评估,足迹遍及威宁县和赫章县 13 个乡镇、42 个居民点、9 处地质灾害点。在媒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20 期。应急工作前方组、后方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达到了“预案自动启动,措施安排有序”的效果。2 3.2 相互配合浑然一体 在地震现场,地震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取得了应急抗震救灾的良好成效。地方政府给地震系统现场工作组提供的工作及生活便利,为精确做好灾区震情趋势判断和灾害调查工作提供了保障。地震系统为地方政府提供的震情灾情分析结果为政府安置灾民提供了科学依据。地震系统、地方政府与媒体之间做到实时信息共享,保证了震情灾情及时发布,正确引导了舆论,消

7、除了群众的恐慌,减少了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4 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问题 本次的应急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暴露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新技术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9.7 地震后,由于我市还不具备信息辅助应急救灾的能力,在国家局和省地震局设备还未到灾情现场的时候,我市应急工作信息需求来源只能依靠原始的纸质地图和基层反应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初期应急指挥的有力开展。其次,我市地震观测台站规模小、密度低、布局不合理,并且都是独立工作,没能形成网络体系,不能够精确地监控全市所辖区域的地震情况。如此次的 9.7 地震,我市仅有的两个台站都未能精确地监测到震中位置。第

8、三,县级城镇所辖区域建筑相当一部分是由屋主根据主观意愿自行设计,往往造成建筑平面布置不规则,如:“T”型、“”型等,再加上房屋本身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地震时受扭转效应的不利影响,导致房屋容易发生破坏倒塌,遇到中强度地震,建筑物根本不堪一击。第四,对群防群测工作重视不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缺少力度。我市群防群测“三网一员”体系仍未建立,使得群众在防震减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群众有信息没有合适、便捷的渠道反映给地震部门,地震部门的工作又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所知,这严重影响了我市整体的防震减灾能力。防震减灾宣传是提高群众自救能力的必要手段,但基于客观和主观原因,我市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欠缺,其直接表现

9、就是平时宣传少,震时抱佛脚。 5 启示 第一、拓宽我市地震科技服务领域,积极推动以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为代表的防震减灾信息辅助系统建设。随着 IT、空间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很多地震多发地区的地震观测、预测及应急工作已逐步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如:很多发达城市震时所用的地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后,对地震震中的地理位置划定、提供震情的基本情况并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初步评估,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决策提供支持。3-4这与我市震后初期所用的原始应急指挥相比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因此,提高地震科技在我市地震领域中的应用能力、服务水平,是摆在我市地震部门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积极完善地震监测

10、网络。在地震预报还未过关的今天,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5加强地震监测台站建设,重新审视和论证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布局,重新修订布局方案,着力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市地震监测中心,提高分析处理地震事件的速度和能力,是毕节市防震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加大抗震设防工作力度。在地震精确预测还没有破解之前,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核心环节,然而抗震设防却是我市地震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于提高全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我们应针对不同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生命线工程,必须在具有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权部门的监督管理下进行安全评估,按照标准

11、规范进行抗震设防。对于村镇,应研究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给出当地群众经济上易接受的抗震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建议,引导农村民居进行抗震建设,同时组成检查组,定期对村民盖房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农村民居建设存在的所有问题,都要及时引导、纠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加强“三网一员”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群众性的测报和群众性的防御,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在防震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网一员”队伍建设是强化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必要手段、是努力构建地震安全网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应尽快建立健全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及防震减灾助理员等事项,进

12、一步完善我市地震群防群测工作。6-7同时,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宣传方针,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设立专栏,进行多形式、广覆盖的宣传,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6 结束语 各项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应急救援的圆满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次的应急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应看到其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完善机制体制,以进一步提高我市的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尚彦,刘家仁.贵州地震的分布特征J.贵州科学, 2012(2):82-85 3 修济刚,黄建发,侯建盛.河北文安 5.1 级地

13、震应急工作总结J.国际地震动态, 2006(8):22-24 3 Paul Kovacs. Reducing the riskof earthquake damage in Canada: Lessons from Haiti and Chile. Institute for Catastrophic Loss ReductionJ.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2010(6):123-128 4 李德仁,刘良明,李维.中国减灾系统的系统构想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4):25-30 5 王斌,梁雪萍,周健等.汶川地震对江苏省盐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几点启示J.山西地震,2012(1):46-48 6 于仁宝,王梅德.群测群防队伍如何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J.防灾减灾学报,2010(1):66-68 72010 Haiti earthquake. http:/ Men. wikipedia. org/wiki/ 2010_Haitian_earthquak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