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聚青年公民新力量雷闯、陆非、叶富华、王三目等公益、社创界牛人是这里的常客,马丁堂学社、NGOCN、灯塔计划、青年实验工场等本土学术、公益组织是这里的重要伙伴七年努力,中大 ICS 创新空间逐渐构筑出一个活力十足的青年公民网络,在它的扶持和引领下,这些个人和组织不断成长,并成为推动广州公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三年,一个新的门牌号码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成为广州青年的讨论热点。 4 个全职人员、若干志愿者、230 平方米的开放式办公空间、2400 余册公民社会类图书和每年 1000 多场的活动,便是这个号码所能承载的物理资源;然而,在它背后,是众多热衷公益、关怀城市的个人和组织,以及他们所形成的
2、公益网络。 那里是广州市新港西路 135 号 807 室,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创新空间。 公民教育延伸地 “今晚第一次与同性恋朋友接触,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 ”参加完 4 月 15 日晚在 ICS创新空间举办的“直同分享会” ,暨南大学大三学生何群在日志里写下如是感慨。 何群的专业是新闻学,课堂上,老师总是向他们强调,新闻人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杂家”对各个领域、各种社会话题都要有所涉猎。为此,他没少借阅经济、法律、社会学等专著来阅读,也积极参加媒体实习,可总觉得“对社会各阶层的了解仍很表面。 ” 经朋友介绍,何群去旁听了中大的
3、公民课,也得知了那个热闹的“807 空间” 。抱着好奇的心态,他在 3 月中旬造访了该空间。 “还没进去,我就被大门上贴着的各式海报吸引,立人大学、雷励中国、汉达康福工坊都是公益界赫赫有名的机构。 ”何群回忆。 推门而进,迎面的是让人温暖的橙色墙面和“ICS 创新空间”这几个醒目的艺术字体。门内右侧是两个竹制展示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有机农作物和一些农业 NGO 的刊物。展示架旁是两张白色小沙发和一张小玻璃圆桌,构成了空间的会客处。门内左侧是前台,前台后面是一个大型木制书柜和长方形的公共办公大厅,再往里走则是一间小型会议室和几个独立办公室。 “开放的空间不会让人有局促之感。 ” 那天晚上举办的讲座
4、叫为了改变的行走 ,主讲人是投诉合唱团创办人之一的陈伟祥。灯光暗下,投幕亮起,十几个关注公民权益的年轻人围坐一起探讨有关农民工、环卫工人、大学生支教等社会议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何群发现参加讲座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中大公民课的忠实粉丝。 “一个广外的同学表示,只听朱健刚老师讲课觉得不过瘾,她更希望能够与那些行动者作深入的交流。 ”何群说。 在 ICS 创新空间的网络月历上,类似分享会的场地预约记录排得满满当当。空间管理员梓烨说,每天都有广州高校社团或草根 NGO 打电话来咨询活动场地申请的事宜,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借阅公民社会类图书。“我们实行会员和非会员制度,会员(个人或团体)只要缴纳年费即可使用
5、空间的办公设施和借阅书籍,在申请场地时也有相应的费用优惠,比如团体会员租用大厅,每次收费 35 元,非会员则需支付 80 元。 ” 作为中大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的一个独立项目,ICS 创新空间已走过七个年头。项目负责人贾蔚也没料到,这个小小的场所竟成了公益青年的聚集地。 “2006 年初创时,空间原叫木棉花开 ,这是为了延续中心构建青年网络的项目,当时我们主办了多场沙龙,邀请公益界的知名人士过来分享经历。2008 年该项目结束后,空间需要制定新的工作方向,当时大环境在提倡社会创新,我们也就顺势而为,并在 2012 年底改了名字。 ” 改名后的空间虽然不再主动组织沙龙,但它却为其他活
6、动组织方提供了舞台。在这里,慧爱公益机构开展支教志愿者培训课程,NGO 发展交流网(NGOCN)举办公益媒体人沙龙,酷儿大学发起纪录片训练营就连中大公民课的 9 个实践小组也常来空间进行主题活动的策划工作。 面对热情的申请者,空间一般都会允以批准,然而这也给空间带来风险。2008 年,全国上下曾掀起一股抵制家乐福的热潮,一群广州大学生也希望有所表示,于是就相约到空间里商量行动方案。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他们在网上发布了聚会信息。可信息发出没多久,空间就收到了“停止活动”的警告。 “这提醒我们要提高敏感度,对于陌生的申请者,要多了解他们举办活动的宗旨和性质。 ”贾蔚说, “当然,只要是从事公益或社
7、会创新的申请者,我们都表示欢迎。 ” 在朱健刚看来,空间里的丰富活动对公民课程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公民课偏重理论讲解,且涉及的话题比较有限,学生若想深入了解某个领域(如环保、扶贫) ,还是得与相关的个人或机构接触。 ” 草根 NGO 的幕后支持者 除了为个人和组织提供办公、活动场地外,ICS 创新空间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扶持初创型草根 NGO 的发展。 “807 慢生活馆”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馆长何力坦言, “慢生活馆”的建立缘起于中大公民课,一堂如何建立社会企业的课程让他感触颇深, “听了朱健刚老师的案例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做企业并非一定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时候,帮助别人比赢利更有成就感。
8、 ”下课后,他联系了课程的社会企业小组,希望与他们合作尝试一些社企项目。 自称吃货的何力一直对食物品质有着较高要求,他认为有机种植的农作物才是天然的好食材。 “我希望在品尝到优质食物的同时,也能帮助农民改善生活。 ”小组会议时,他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一位组员刚好认识一些在云南种植咖啡豆的农户,大家讨论再三,决定以“公平贸易”的方式去实践。 虽然货源有了,大家凑点钱也解决了运费,但场地仍是个问题。在得知何力他们的困难后,ICS 创新空间免费为他们开辟了一个角落,还提供了两个货品展示架。就这样,何力在空间经营起他的咖啡店。何力不太懂推广,空间的工作人员就主动帮他设计了醒目的企业 Logo 和产品介绍
9、卡;每当有其他 NGO 或高校社团过来开会或举办活动,工作人员也会向他们推介“慢生活馆”的理念和产品。然而,由于产品价格太高,咖啡店的生意总不见起色, “那些咖啡最后都被我们自己喝掉了。 ”何力笑着说。 咖啡店失败后,何力想从本地出发,做有机食品。 “朱老师和几位空间负责人觉得我们的想法很好,便让我们参与到相关的农业扶贫项目中。 ”他说。在空间的牵线搭桥下,何力和他的队友们找到几处没有商家收购的农户。 “他们的作物质量都很好,但由于交通不便,收购商不愿意过去收购。我们就负责帮农户销售产品。 ” 在此期间,空间又为“慢生活馆”提供各种支持:“慢生活馆”没有对公账户,空间便助其代管财务;何力希望在
10、项目运营能力上有所提升,空间便推荐他去参加公益组织协力营;“慢生活馆”需要举办农产品推广会和生态旅游,空间又通过微博和官网帮它进行宣传“ICS 创新空间在本土公益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在社会上也有公信力,客户看到慢生活馆是它的合作伙伴,自然愿意支持我们。 ”何力说。 如今, “慢生活馆”基本上实现收支平衡,不断增长的客户也超出了团队的服务能力。这是何力不曾想过的结果, “能有现在的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真的很感谢 ICS 创新空间提供的帮助,它让我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 贾蔚指出,空间能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是因为它背靠中大 ICS 的策略联盟。 “在这个策略联盟中,中大公益慈善研究中心负责提供专业指
11、导和组织 NGO 领导人培训,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负责提供资金帮助,30 多家民间公益组织负责提供信息和社会网络支持。 ”她说,空间就如一个枢纽,各方资源在此汇聚,然后输送给需要扶持的项目。 聚合青年网络,倡导公民理念 有人说,如果要联系广州地区的公益青年或草根 NGO,只需到“朱健刚”和“ICS 创新空间_木棉花开”这两个微博中查找便可。这话虽然略显夸张,但若仔细查看一遍,便可发现一个规模不小的公益生态圈正以这两个微博为原点,不断向外拓展着范围。 这个生态圈大致可分为 4 层:靠近原点的,是梗叔(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中心项目主任) 、周如南(ICS 创新空间传播总监) 、彭燕辉(中大ICS
12、公民教育项目主任)等与 ICS 创新空间密切相关的个人;往外推一层,是中国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等为 ICS 创新空间提供强大后盾支持的机构;再外一层,是雷闯(“乙肝斗士” ) 、陈嘉俊(拜客广州创始人) 、陈伟祥(投诉合唱团联合创始人) 、灯塔计划、NGO发展交流网(NGOCN)等积极践行公民理念的青年和民间组织,他们是空间的重要公益伙伴;最外一层,则是关注公益的个人和仍在成长的草根NGO。 “新时代下,这种呈放射状的聚合网络对公民理念的传播显得特别重要, ”周如南说, “一方面,公益青年和组织能够在空间里遇到志同道合者,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他们的鼓与呼中,空间秉持的公民理念能够传得更远更广。这是双赢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