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PPT课件.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362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10.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外疝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腹外疝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腹外疝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腹外疝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腹外疝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腹外疝(External Abdominal Hernia)321,患者,青年男性,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2年,突然不能还纳伴腹部疼痛3小时入院。于2年前,右侧腹股沟区出现鸡蛋大小肿块,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能坠入阴囊。于3小时前搬家具时,突然感到右下腹部疼痛,见腹股沟区肿块明显增大,平卧位不能消失,用手按压亦不能推回腹腔。后来腹痛逐渐加重,并出现腹胀,恶心,未呕吐。随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见右侧腹股沟区有6*5*4cm大小梨形肿块,坠入阴囊,张力增高,压痛明显,周围皮肤无水肿。腹部稍胀,压痛不明显,肠鸣音活跃。请问:该病人初步诊断是什么? 应该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应该

2、如何治疗?,4,重点:腹外疝的病因腹外疝的病理解剖腹外疝的临床类型腹外疝的手术方法概念:疝、腹外疝、腹股沟区、直疝三角 难点:腹股沟区的解剖疝修补术手术方法,第一节 概论,概述:概念:疝、腹外疝、腹内疝等。病因: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病理解剖:疝环(门)、疝囊、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临床类型: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概述,疝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3%。男性和女性的比率: 15:1。全世界有超过5百万的疝患者施行了疝修补术。 世界各国的张力修补术 vs.无张力修补术都不尽相同。 具体数据男性和女性的比率: 15:1。6-8%男性人群就患有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疝。总发生率为

3、3%。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比率: 12:1。 平均年龄 = 60岁。,一、概 述,腹内疝 斜疝90% 腹股沟疝 疝 腹外疝 直疝5% 股疝3-5% 其它腹外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 其它疝膈疝、脑疝,腹外疝的种类,股疝,腹股沟疝,脐疝,腹壁疝/切口疝,白线疝,股疝 (femoral hernia),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脐疝 (umbilical hernia)白线疝 (linea alba hernia),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hernia)腹股沟直疝(direct hernia),腹外疝的种类,疝 的 概 念 (D

4、efinition of the hernia ),疝 (Hernia) 腹外疝(External Abdominal Hernia) 腹内疝 真性腹外疝 内脏脱垂,前 进,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人另一部位-疝。,疝 Hernia,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腹外疝。,腹 外 疝,脏器或组织进人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腹内疝。,腹 内 疝,疝内容物连同壁层腹膜突向体表-真性腹外疝。,真性腹外疝,若腹内脏器没有连同壁层腹膜一起突向体表,即没有壁层腹膜覆盖-内脏脱垂。,内 脏 脱 垂,腹壁强度降低 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

5、部位。腹白线发育不全 腹壁肌肉萎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老年、久病、肥胖、腹壁神经损伤等。 胶原代谢紊乱,腹横筋膜胶原构成比例失调。,腹股沟疝发生的病因(Etiology),腹股沟管,股 管,返 回,精索、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A、V穿过股管,腹内压增高 慢性咳嗽、打喷嚏 ; 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哭闹。,腹股沟疝发生的病因 (Etiology),前 进,切口感染,严重腹水 搬运重物 婴儿啼哭,返 回,疝 的 解 剖(Composition),疝门 命名依据。疝囊 颈, 体, 底,疝内容物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大网膜及小肠为最多见。疝

6、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疝外背盖,疝内容物,疝环,疝囊, 易复性疝-能自由进出,注意隐匿性疝。 (reducible hernia ) 难复性疝-粘连、巨大疝、滑动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 嵌顿性疝-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 (incarcerated hernia ) 绞窄性疝-出现动脉血运障碍。(strangulated hernia),临床类型 (Classification),难复性疝,嵌顿性疝,易复性疝,绞窄性疝,常考点,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小肠。 难复性疝的内容物最常见为大网膜。,几种特殊疝常考,滑疝(Sliding Hernia) Richter疝

7、(肠管壁疝) Littre疝(Meckel憩室疝) 逆行性嵌顿,前 进,滑动性疝腹膜后位脏器随后腹膜被牵拉下降滑出疝环并构成疝囊的一部分,属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常见为:盲肠 阑尾、乙状结肠、膀胱。,滑动性疝盲肠成为疝囊的一部分,返 回,Richter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壁的一部分 称为肠管壁疝。Littre 嵌顿的内容物为Meckel憩室。,返 回,逆 行 性 嵌 顿,返 回,腹腔内的肠管已坏死,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第二节 腹股沟疝,腹股沟区: 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斜疝(i

8、ndirect inguinal hernia):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进入阴囊。,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多于左侧。,人类为什么发生腹股沟疝?Why does inguinal hernia happen in human?,中国古代医学观点: 肝气淤滞,气机不畅,气窜于少腹而发病。西汉诊籍25案,现

9、代医学的观点,人类直立行走,腹股沟区结构薄弱,腹股沟韧带,精 索,联合肌腱下缘,腹腔内压力增高,结缔组织代谢异常,前 进,腹股沟管,腹腔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腹水,返 回,结缔组织代谢异常,遗传,吸烟,疾病,脯氨酸代谢异常,腹股沟区更加薄弱,返 回,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腹股沟区的解剖 概要,腹股沟管的解剖(Inguinal Canal),腹股沟管是位于腹内斜肌,腹横肌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长4-5cm。腹股沟管2口4壁,精索走行于腹股沟管中。腹股沟斜疝就是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内口:精索或子宫圆

10、韧带穿过腹横筋膜形成的卵圆形 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 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环或皮下环)。上下前后四壁: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腹股沟管的解剖(Inguinal Canal),前 进,腹股沟管内环,腹股沟管外环,腹股沟管的解剖,返 回,腹股沟管的解剖,下壁 :腹股沟韧带,后壁 :腹横筋膜+腹膜,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返 回,直疝三角 Hesselbach三角,直疝三角的解剖(Hesselbachs Triangle),耻骨肌孔,腹直肌外侧缘,前 进,耻骨肌孔概念:,“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壁与骨盆相连的卵

11、圆形裂孔上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是腹直肌外侧:是髂腰肌,腹股沟外侧三角,腹股沟韧带腹横肌腱弓腹壁下血管,返 回,直疝三角,直疝三角腹壁下血管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侧缘,直疝三角/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返 回,股三角,股三角髂耻束髂腰肌上耻骨枝骨膜,返 回,发 病 机 制,先天性解剖异常详 解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详 解,前 进,胚胎早期睾丸位 于腹膜后L 2-3旁 睾丸下降 鞘突下段成为 睾丸固有鞘膜 鞘突未闭即成疝,睾丸下降后,未闭锁的鞘状突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睾丸下降与鞘膜的形成,返 回,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发育不全弓状下缘位置偏高有关,返 回,发 病 机 制,

12、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腹横筋膜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弓状下缘),55,临床表现和诊断,可复性,56,临床表现和诊断,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外观呈梨形,可进入阴囊。咳嗽时可有膨胀性肿大,手指伸入外环可有冲击感,外环扩大。指压腹股沟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难复性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滑动性疝属于难复性疝。常伴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滑动性疝多见于右侧,左右发病率约为1:6。手术中应避免误伤。,嵌顿和绞窄后可有下列表现: 1、疝块突然增大(原因) , 不能回纳入腹腔。 2、疝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压痛。 3、急性肠梗阻表现,绞窄性疝。 4、绞窄、坏死、穿孔周围组织感染脓毒症。,I 型:疝环缺损直径1.5

13、cm(约一指尖),疝环周围 腹横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完整 II 型:疝环缺损直径1.53.0cm(约两指尖),疝环周围 腹横筋膜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III 型:疝环缺损直径3.0cm(大于两指),疝环周围 腹横筋膜薄而无张力或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IV 型:复发疝。,分 型,Gilbert 分型,1型: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小于一指,腹横筋膜 和腹股沟管后壁完整;2型:腹股沟斜疝,内环口介于一指和二指之间, 腹横筋膜和腹股沟管后壁欠完整;3型: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大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或疝囊进入阴囊;4型:腹股沟直疝,内环口大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

14、完整;5型:腹股沟直疝,内环口小于二指,腹横筋膜和 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6型:马鞍疝,我国疝学组对腹股沟疝的分型 分 型 疝环大小 疝周腹横筋膜 腹股沟管后壁 的坚实性 的完整性 直径1.5cm 有张力 完 整 直径1.53.0cm 变薄 张力下降 不完整 直径3.0cm 无张力 已萎缩 缺 损 复 发 疝,鉴 别 诊 断,斜疝和直疝 详 解-常考睾丸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隐睾急性肠梗阻,前 进,63,斜疝和直疝的鉴别,斜 疝 直 疝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发病率 占95% 占5%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可进入阴囊 不进入阴囊疝块外形 椭圆形或

15、梨形 半球形、基地较宽 上部呈蒂柄状回纳后压住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双侧性 较少 占半数以上。,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与儿童与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进入阴囊 可进入 决不 疝块外形 椭圆形或梨形,有蒂 半球形,基底较宽 压住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仍可突出 关 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A外侧 囊颈在腹壁下A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返 回,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透光

16、试验,鉴 别 诊 断,鞘膜积液示意图,返 回,66,斜疝与鞘膜积液的鉴别,斜 疝 睾丸鞘膜积液上界 不能扪出 可扪出性质 质软、无波动 囊性感、有波动还纳 能 不能形状 椭圆形或梨形 卵圆形咳嗽冲击感 有 无听诊 可有肠鸣音 无声 复位时明显睾丸位置 一侧、可扪出 居中、不能扪出透光试验 阴性 阳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外形同上;肿块出现、增大及消失均缓慢;透光试验阳性。精索鞘膜积液:肿块较小,大小固定;肿块位于睾丸上方或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随之移动。,隐睾:肿块较小;挤压时有特殊的睾丸痛;患侧睾丸缺如。急性肠梗阻:疝嵌顿或绞窄后可出现,应警惕。特别是无疝病史,肥胖,疝块小者。,治疗,

17、非手术疗法:用疝带等。适应证: 1、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因体躯生长,腹肌逐渐强 壮,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当时不需要做)。 2、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当时不能做)。 3、部分嵌顿性疝:估计无肠坏死而疝能用手法复 位者(当时不急于做): (1)疝块大,病史长,疝环松驰者。 (2)嵌顿时间短(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著, 无腹膜刺激征者。,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on),手术治疗(operation) 目前治疗疝最有效的手段,注射硬化剂治疗疝,中世纪:血与火的黑夜,不上麻醉烙铁、沸油止血切除疝囊及睾丸,文艺复兴近代:技术的飞跃,Eduardo Bassini 1844-19241887

18、年Bassini手术腹股沟疝治疗的里 程碑,手术疗法,手术禁忌证:腹内压增高。如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手术前应先予处理。否则,手术后疝易复发。手术方法: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除去已经形成的疝囊,借以消除腹腔内脏疝出的空间,二是加强腹壁的薄弱部分,借以消除形成疝的根本原因。,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 传统疝修补的方法 加强前壁Ferguson Bassini McVay 加强后壁 Halsted Shouldice,前 进,疝囊高位结扎术: (1)婴幼儿: (2)绞窄性斜疝, 因肠坏死而局部 有严重感染者。,疝囊高位结扎 传统疝修补术 内环修补 腹股沟管管壁的修补 加强腹股沟管管

19、壁的方法: (1)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 (2)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Bassini法: Halsted法: Mc Vay法: Shouldice法:,联合腱,腹股沟韧带,精索,精索前方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Ferguson法,返 回,精索后方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联合腱,精索,Bassini法,返 回,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耻骨梳韧带,联合腱,精索,Mcvay法,精索后方,返 回,Halsted法:Bassini法基础上腹外斜肌腱膜 也在精索后缝合。Shouldice法 :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 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

20、切 开的两叶予以重叠缝合,然后 按Bassini法将腹内斜肌下缘 和联合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 面。,返 回,Ferguson法 适用于腹横筋膜无显著缺损、腹股沟管后壁 尚健全的斜疝;一般直疝。Bassini、Halsted、 Shouldice法 适用于腹横筋膜松弛腹股沟管薄弱者Mcvay法 适用大斜疝、复发疝、直疝、股疝、老年人,从Bassini时代至今医学家们描述了100余种疝修补方法,但仍以Bassini法为代表。 Halsted 1889 Lotheissen 1898 Ferguson 1899 Andrew 1895 McVay 1942 Shouldice 1954,手术步骤,Ba

21、ssini手术,Bassini Repair 巴西尼修补,传统疝修补手术是否完美?,术后腹股沟区疼痛手术后恢复慢,术后疝复发率高,有张力手术,腹内压升高更易复发,Advantages of Tension Repair张力修补的优点,Easy to perform易于操作Cost effective经济实用,Disadvantages of Tension Repairs张力修补的缺点,高复发率 首次疝修补后伴随10%到30%的复发率 在再次修补后有35%或以上的复发率 病人不适:术后腹股沟区张力性疼痛手术后恢复慢其它潜在并发症,手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tension-free operat

22、ion),Bard公司生产的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1.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3. 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普理灵三维疝装置,前进,腹股沟疝平片修补法 (Lichtenstein术式),Lichtenstein repair,返 回,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修补术 (Rutkow术氏),返 回,Rutkow repair,当代疝手术:近乎完美的手术,20世纪80年代无张力疝修补(tension-free operation)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传统张力手术(tension operation),无张力手术

23、(tension-free operation),显著地降低了手术后疝的复发率 有效地减少了术后患者的不适感,现代无张力疝手术的优点:修补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愈合牢固,术后复发率低;无张力性疼痛;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出院后可参加正常的体力劳动。有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影响不大。,在欧美国家,无张力疝手术占疝手术总量的80%以上,现代无张力疝手术的缺点:修补材料价格昂贵;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排异反应;可与精索粘连,产生射精痛。不能应用于青少年;,经腹腔镜疝修补术1. 经腹膜前法(TAPP)2. 完全经腹膜外法(TEA)3. 经腹腔内法(IPOM)4. 单纯疝环缝合法,TAPP法,TEA法,Laparo

24、scopic Technique 腔镜技术,手术治疗,在外科领域中,没有一种人体疾病比腹股沟疝更需要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大多数外科医师对于腹股沟区解剖的前入路层次非常熟悉,然而随着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开展,对于腹腔内面观的腹股沟区解剖的了解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的解剖,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的解剖,在腹前壁下部由于腹膜外结缔组织内有前述之韧带和血管而形成以下五条腹膜皱襞和三对凹窝;脐正中襞一条,腹膜壁层被覆脐正中韧带所形成。脐内侧襞左右各一条,是腹膜壁层被覆脐内侧韧带所形成。脐外侧襞左右各一条,是腹膜壁层被覆脐外侧韧带(即腹壁下动脉)所形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的解剖,

25、优点: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缺点:多需全麻,手术费用高。,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1. 手法复位:(1) 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2)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它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2. 手术治疗:(1) 不具有手法复位指征者。(2) 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疝内 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3) 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4) 手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活力,然后 根据病情确定处理方法。,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肠管坏死的判断:肠管已呈紫黑色,失去光泽和弹性;肠管已失去

26、张力和蠕动能力,对刺激无收缩反应;相应的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无搏动。,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手术注意事项:(1) 嵌顿的肠袢较多,警惕逆行性嵌顿的可能。 (2) 勿把活力可疑的肠管送回腹腔,以图侥幸。 (3) 须仔细探查肠管,以免遗漏坏死肠袢于腹腔内(4) 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高位结扎疝囊, 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真性复发疝遗留疝新发疝,复发疝的处理,手术的基本要求: 医师经验丰富: 手术方式合理:,第三节 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femoral hernia)。股疝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股疝易嵌顿,高达60%。,

27、股管解剖概要,股管:是一个狭长的漏斗形间隙,长约11.5cm。上口:称股环,直径约1.5cm,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腔隙韧带,外缘为股静脉。下口:为卵圆窝,是阔筋膜上的一个薄弱部分,大隐静脉在此处穿过筛状板进入股静脉。,股管的解剖,上口股环 下口卵圆窝 前缘腹股沟Lig 后缘耻骨梳Lig 内缘腔隙Lig 外缘股V,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股静脉,病理解剖特点,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疝容易嵌顿,占60%。股疝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应特别注意。,临 床 表 现,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

28、半圆形隆起,疝块往往不大。股疝易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股疝 (femoral hernia)-最易绞窄,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 脂肪瘤 肿大的淋巴结 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髂腰部结核性脓肿,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法,将腹股沟韧带与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关闭股环,直接缝合,第四节 其他腹外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腰疝闭孔疝会阴疝,切口疝 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切口疝的发病率小于1%,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切口裂开者可高达30%。主要病因是腹壁切口感染(50%)、缝合技术、缝合材料、麻醉、腹内压增高和全身性因素。,切口疝(incisional

29、 hernia),最常发生于腹直肌切口,并以下腹部切口多见;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临 床 表 现,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肿块出现。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 多数切口疝无完整疝囊,疝内容物常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 。切口疝的疝环比较宽大,少发生嵌顿。,体征:切口瘢痕处肿块,数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可闻及肠鸣音。肿块复位后可扪及疝环。,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治疗,治疗原则是手术修补。手术要点:切除原手术疤痕、显露疝环、回纳疝内容物、逐层缝合修补。 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可用疝补片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概念: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 病

30、因: 小儿: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 成人:为后天性疝,较为少见。,脐疝(umbilical hernia),脐疝 (umbilial hernia),小儿脐疝 多属易复性,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一般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 由于疝环狭小,易嵌顿或绞窄,临 床 表 现,非手术治疗: 适于2岁之前小儿。 原则是回纳疝块后,用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手术治疗: 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治 疗,概念: 是指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 下腹部两侧腹直肌靠得较紧密,白线部腹壁强度较高,很少发生白线疝。 治疗: 疝块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修补。,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未来:不懈的努力,更加适合人体的材料和手术方法无损伤地治疗疝:药 物 治 疗基 因 治 疗,The history of HERNIA OPERATION is the history of SURGERY,“Hernia today, gone tomorrow”,参考资料:黄家驷外科学腹部外科学腹部疝外科学腹部疝腹腔镜外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