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一.了解文章来源。1.孔子,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2.本文选自 。礼运, 礼记 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著作。3.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 (朝代) (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 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有 。二.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编纂(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闩( )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三.多种方式朗读。然后学生疏通课文。1.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 (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A.
2、大道( )之行( ) B.选贤与( )能C.讲信修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E.矜( ) F.皆有所养( )G.男有分(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I.不必藏( )于己 J.谋闭( )而不兴( )K.盗窃乱贼( )而不作( ) L.故外户而不闭( )2.翻译下列语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四.自由朗读。背诵。充分感受本文的要点和主旨。1.默写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2.默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3.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
3、基本特征?来源:W4.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5.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表意相近的语句。五.拓展延伸,自由讨论。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第二部分:综合探究。1释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不独子其子(子: )矜、寡、孤、独(孤: )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2文中“大道” “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 大同: 3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4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二)怪哉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
4、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注释 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拘系:拘押,关押庶:庶民,百姓按:察看信:的确,确实1解释加点词语。观者莫识( )还对曰( )咸仰首叹曰( )信如其言( )何以去虫( )以酒灌( )2翻译句子。此地必秦之狱处。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
5、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三)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1、下面句中“此”字分别指代什么:此公欲来。指代( )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 )此殊不缺也。指代( )2、下面各组词
6、义相同的一组是( )、落: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果: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处: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3、补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语:(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 ( )与老人出。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不求取食物。、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5、翻译下列句子:此公
7、欲来,能相容否?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四按要求仿写下列句子。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 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改句: 大道之行也教学互动卷答案:第一部分:一.1.春秋 2.礼记礼运篇 孔子 3.西汉戴圣 论语 孟子等。二. 1.j m gun fn zun w shun 2.略三.1.A.大道: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施行 B.通“举”C.培养和睦(气氛)D. 所以 。动词,以为亲
8、 E.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F.得到供养 G.职业 H.憎恶 I.私藏 J.奸邪之谋。发生 K.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L.用门闩插门。2.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扶育自己的子女。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的劳动。第二部分:一略 二1.礼记 、儒家、戴圣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4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也可有其他答案)三. (一)1.和睦以为子幼而无父的人指害人 2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 “大同”指理想社会。 3略 4略 (二)1识辨回答都确实除去用 2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4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三)1、杨氏大穴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 3、穴中人;杨氏 4、 5、这个人想到这里来,你们能容纳他吗?您亲自把他引来,那他一定是很人才能的人了。 四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