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鼠疫临床学及人间鼠疫处理技术规范一、鼠疫临床二、人间鼠疫应急处理程序技术规范三、人间病例的发现与处理l 鼠疫 :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l 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跳蚤。l 我国 传染病防治法 把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也是当前我们重点预防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ll鼠l疫l菌鼠疫临床l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l 二、病型l 三、临床症状l 四、临床诊断l 五、鉴别诊断l 六、鼠疫治疗l 七、鼠疫隔离医院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l 病因 l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病原体侵入集体后,临床上呈现全身中毒症状,在心血管
2、、淋巴系统和实质器官都表现出特有的出血炎症,以及脂肪变性。l 病理 l 肺型和腺型鼠疫患者有明显病理改变 ,l 肺鼠疫的肺脏有水肿、充血,肺泡及支器官中有出血性渗透物。喉、气管、大支气管粘膜充血,表面覆盖有粘液和血液。l 原发性腺鼠疫,受累淋巴结肿大、坚实,周围组织充血、出血、水肿、淋巴结与之粘连,病程长者有化脓性病变。由于病程不同,淋巴结的切面呈暗红色、灰黄色或两者交错存在,发生显著的坏死时呈灰白色。l 皮肤鼠疫受累皮肤局部红肿,进而污秽暗红至紫色。伴随病变进行过程出现水泡、脓泡乃至破溃、溃疡。常累及局部淋巴结而发炎。l l 败血型病例因具有特殊的菌血症症状,发病急、死亡快,从病理学观测不出
3、特有改变。l 死于鼠疫的尸体,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出血改变。腹膜、胸膜、心包膜、血管壁及胃肠粘膜等处有出血点及淤血斑。对实质器官的侵害是鼠疫病理改变的特征,肝、脾及心肌可出现脂肪变性、混浊、肿胀及出血,有时出现大小不同的坏死灶,呈暗红色,质软易被刀刮取。l 发病机理 l 鼠疫的感染方式通常是由带有鼠疫菌的疫蚤叮咬而感染,一旦疫蚤叮咬时鼠疫菌在皮肤引起病变成为皮肤型鼠疫,但被叮咬局部不留痕迹,鼠疫菌沿淋巴管随淋巴流至所属淋巴结中停留增殖,引起鼠疫特有的淋巴结炎。腺体极度肿胀、充血、坏死,鼠疫菌由此可冲破淋巴屏障,由淋巴结侵入血行,引起全身感染可引起鼠疫败血症,通过血行侵入肺赃成为继发肺鼠疫。l 除疫蚤叮咬外,鼠疫菌还可以从呼吸道、胃肠道等侵入机体,并停留在侵入部位引起病变,从而发生原发性肺鼠疫、肠鼠疫和眼鼠疫。传播模式 被带鼠疫菌的蚤叮咬